■江苏省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邹桂梅
所谓“户外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在户外空间开展的一类体育运动形式。从广义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智力游戏”和“活动游戏”两大类型。前者如下棋、积木、打牌等,后者有追逐、接力以及利用球、棒、绳等器材进行的体育活动。户外游戏体育活动虽然形式多样,却共同具有“集体性、情节性、规则性、竞争性”等基本特征。狭义上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就是指与户外相关的培养与教育、拓展与实践等一些益智情趣活动。本文所说的学前教育活动则属于后类。
幼儿多来自“独生(或少生)子女”家庭,出于各类安全因素,户外活动时机很少,或者说活动范围狭小。不仅如此,他(她)们还普遍存在“90后”“00后”时代特质,严重缺乏必要的活动情趣和活动空间。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的“家外之家”。有鉴于此,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我们要从创设良好环境入手,努力为幼儿打造一片启智益能、愉悦身心的快乐天地,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基铺路。首先,要尽可能丰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设备、器材和材料,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活动兴趣和实际需要。其次,要适当添置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玩具器材。良好的游戏设施和活动环境,有利于让幼儿以更加自然放松的状态投入游戏活动,从中享受阳光活动的快乐与洗礼。
众所周知,幼儿群体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对“情趣”元素始终有着难以摆脱的依赖性。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认真把握并充分迎合“求趣、求异、求新、求动”的活泼心态,组织并引导幼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努力从中攫取善教乐学的“情绪智力”效益,从而在增强信念中达成锻炼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目标。值得强调的是,活动期间教师还要根据孩子发展与动静交替的特点,注重控制并适当调节幼儿的活动量。在活动量较大时,可穿插分发奖牌让他们休息一会儿。这种既有趣又科学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还非常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智育发展和德育提升。
由于先天遗传、心智发育、男女性别和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众多幼儿中客观存在无可规避的“个体差异”现象。在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更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设身处地,通过实际行动努力把握他们的内心所想。比如,对于那些活泼好动、胆子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可适当地放手;而对于那些厌动好静、胆小较小、能力欠佳的幼儿,在适当降低活动强度、难度和标准的情况下,善于鼓励并多加指导,促使他们一起参与集体性活动中。以“跨跳”活动为例。教师把“小河”设计得有宽有窄,让有些孩子通过“挑一挑”就能在“河宽”之处一跃而过;与此同时,让其他孩子在“河窄”处也不会那么踌躇不前。再以“投篮”为例。教师有意识地安排高度不同、距离不同的小筐子,让孩子们根据自身能力和各异条件自行选择并进行投掷。如此而为,可让幼儿在个性展示中自由发展。
所谓“户外大畅游”,是一种新型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形式。它包含“自由性、创新性、乐趣性、连贯性”等特点。即使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幼儿“户外大畅游”体育活动中,对于活动目标、活动进程和背景配乐等一些活动细节,对于一些具体活动的具体策划,对于教师与家长在各个环节所担负的一些责任,对于幼儿如何提供自身一些帮助等方面,尚需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更为积极的实践。作为主体责任者,幼儿园及其幼教工作者要一边实践一边探索。首先,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如“热身”环节,根据季节特点,在时间长短上做出与之相应的随机调整。然后,要对幼儿大致介绍活动的各项环节,如项目名称、活动要求、游戏规则、评比标准等,让孩子们“游”得明白、“戏”得开心。其次,由于这项活动具有自由性,幼儿在进入活动场地后,可根据兴趣自选游戏设施,独立学习并掌握参与方法,并且相互进行联系、讨论和交流,从而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中享受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最后,还要努力做好体育游戏后的“收尾”工作。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引导幼儿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所倡导的“本质艺术”论,就是在强调“赏识与激励”教育教学的本质性特征。“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幼儿体育游戏活动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一方面要开展不同特点的“因人而异”的体育游戏活动;另一方面更要开展以“赏识”为主的激励性评价活动,尤其对于心理脆弱、体育能力欠强的幼儿,应当高度重视、倍加关注、善于激励,为赢得他们的后续性发展做好积累和积淀。
综上所述,我们应努力贡献自己的心智力量,把这一“有意义”活动变得更加“有意思”起来,为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打下坚实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