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莉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总体的组成部分,是自成体系的特殊文化”[1]。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的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谚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方言谚语作为一个子系统,是当地先民长时期以来对当地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透过方言谚语,可以知晓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本地的地域文化;通过口耳相传,客观上又保存了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绩溪地处皖南山区,历史上曾属于徽州。绩溪方言是徽州方言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而绩溪方言谚语作为口头文化的一部分,折射出了徽州的人文思想和风土人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而言之,从文化视域考量,“方言是地域文化特征的显著标志,方言特色的丢失则会加速各地文化的同质化发展,保护方言就是保护地域文化,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
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农耕文明发达,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农耕文化以“自信、有序、淳朴”[3]为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传统中国人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绩溪方言谚语既像其他地区方言谚语一样观天文,察变化,总结天气规律;又结合地域特征,览地理,辨人事,探析处世之道。
古代社会,人们往往通过观察自然界风雨雷电、日月星辰或动物习性的改变来预测天气,如“月亮生毛,半夜雨滔滔”,指的是月亮如果有光晕,半夜就会下大雨;“十月初一晴一晴,卖柴老妪抖淋淋”,预示着十月初一天晴,冬天就会多雨雪。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于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被誉为农耕时代的“时间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不同的气候现象,“是先民认知天地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将天文、物候、人伦、民俗完美结合,表现出将日月星辰的周期变化与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人类实践活动相统一的系统整体思维”[4],对于农耕时代的人民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古代农业社会耕作不易,基本靠天吃饭,因而先民们积累了很多关于节气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谚语,以顺应天时,随时节稼穑。如“寒露油菜霜降麦”“小暑油麻大暑粟”等等。
绩溪是低山丘陵地区,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仅靠田地无法满足一家人的生存需求,因而每到青黄不接之时,人们便上山采集野菜以裹腹,如“上山蕨,下山柴”形象地说明了蕨菜不耐储藏的特性。“马兰头,吃了会梳头,喜喜菜,吃了会驮娒(“驮娒”指抱小孩子)”既形象地描述了马兰和荠菜是春天的馈赠,又诙谐地说明了它们神奇的“功用”。
《礼记》中说道:“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5]父母在世,要尽赡养之责,怀感恩之心,“吃不尽源头水,报不尽父母恩”“养儿才知父母恩”。父母离世,则需举办葬礼,之后春节、清明、冬至均需按时祭祀。
徽州人非常重视血脉的传承,相信对先人按时祭祀会给后代子孙带来好运,所以强调“新坟不过社”。“社”指春分,去新坟前祭祀亲人必须在春分之前。
南宋以后,“朱熹与新安理学家们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人伦思想和文化,特别强调建立适合中国宗法等级制的、以家庭(家族)为本位的人伦思想和人伦规范。”[6]
绩溪人深受新安理学影响,在宗族关系上呈现出清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所描述的“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的独特场景:“新安各族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7]具体到家族关系上则秉承着“家和万事吉,子孝父心宽”“兄弟不和金成铁,兄弟同心铁成金”“夫妻恩爱,幸福一辈”的传统人伦理念。这些谚语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徽州(绩溪)人在处理人伦关系时坚守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今天对弘扬优秀家风,促进家庭道德建设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绩溪古属徽州,“徽之四境,东有大障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淮之险,北有黄山之厄。”[8]。“境内64%平均海拔1332m,36%的高山海拔1131m以上”[9]这些独特的地理特征在方言谚语中也得到生动体现。
正如上文所言,绩溪境内山路崎岖,村落或隐于山坳之间,或处于高山之巅,行路艰难,“磡头磡,上床还有三道坎”“葫芦峰,抖膀膀,抖过山,抖过岭”等谚语形象地反映了磡头、荆州等地地势高耸崎岖,通行不便的地貌特征;县域内有些地方水源紧张,如“天干黄毛坦,挑水担中饭”,有些地方却时时担心水灾,如“杨滩新屋下,大水冲屋瓦”。山峭路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形成了当地人小富即安、乐天知命的精神状态,表现为“一路牛,一路草,路路牛,吃得饱”“辛苦赚钱快活用”等等。
绩溪山清水秀,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当地特色的饮食,“二月二,裹裹粽”“进门三道茶,清茶、甜茶、鸡子面”“冬瓜焐火腿,焐了白白淡,火腿焐冬瓜,焐了喷喷香”“七月半,做包做餜”,绩溪粽子、绩溪南瓜包、水馅包、冬瓜炖火腿、逍遥绿茶、大障茶笋、荆州山核桃、伏岭糕饼,在带给当地人美食享受的同时,也随着徽商走出大山,为更多人所熟知。
“仓廪实而知礼节”,绩溪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遵循“七碗来,八碗去,差一碗,不来去”(礼尚往来)“大家吃,大家香,一个人吃,胀死缸”(不多吃多占)的社交礼仪,注重“上台鸡,下台鱼”(餐饮礼仪)“七分茶,八分酒”(茶酒之道)“舅舅有个上木头”(舅舅为大)的餐桌礼仪,崇尚“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早吃姜,晚吃蒜”“青菜滚豆腐,日子长如路”的养生之道,正如《礼记·礼运》中所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透过地域饮食,亦可见出程朱理学思想在徽州影响之深。
绩溪“邑小士多”,自古文风昌盛,在当地的乡规族约中,“读书和为士被视为四民之业的首要追求和选择。在不少宗族看来,教育子弟读书的目的与功用不仅是为了业儒和为士,还是为了教子弟知书识礼,为他们从事其他职业和做人打下基础,有些宗族还指出读书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要作用。”[10]绩溪方言谚语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这一现象,如“三代不念书,好比一窝猪”。在读书的过程中,既重视读书的态度,“念书不认真,一世老童生”“娇子不娇书,娇书变养猪”,同时也强调读书的技巧,“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只学不问,不成学问”,最终汇合成 “卖田卖地,不卖书字”的文字崇拜。
若读书之路不通,当地人大多寻求第二条路——学个手艺,“卖田卖地,卖不掉个手艺”。既强调学手艺的时机,“老来学木匠,学来学去不登样”;也注重经验的积累,“眼看千回,不如经手一回”。无论读书还是学手艺,都强调要有恒心,否则就是“一曝十寒,一事无成”。
中华文化关注现实人生,注重人文关怀,尤为重视探索处世之道,有学者将之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处世原则”“居安思危、与时偕行的处世态度”“执两用中、守经达权的处世方法”“积极入世、忠以为公的群己之道”“亲亲仁民、爱敬他人的人际之道”“重义利群、守礼尚和的公义良序”“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和平主义”等7个方面。[11]绩溪方言谚语虽然没有全部体现上述7个方面,但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些谚语充分体现了绩溪人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和道德原则。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内容和基本生存手段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中国人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基础而组成了一个个的村落、部族并世代繁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耕作,犹如是聚居在一个个微缩的社会之中而共同生活与相互联系着,彼此之间相互熟悉并情如一家。”[12]基于此,在为人处世上便讲究和谐,提倡礼让。绩溪方言谚语就体现了这一点。如“让人不为怂,痴汉不让人”,主张和为贵,对他人谦让。但在礼让的同时也注意通融变通,随机应变,如“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无论是农耕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幸福生活作为至善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13]要追求幸福的生活,首先要有对幸福生活的规划,具体到家庭、个人而言,就是要有长期的计划,勤俭持家。如“会做不如会省,会省不如会拣点”“拣点”指理财,家庭生活既要勤劳肯干,又要有理财意识,这可视为理财在农耕社会中的最朴素的表现。如果对生活没有计划,只知埋头苦干,就会是“一担挑三头,屁股在外头”的结局,虽然有力气又肯干,但是对生活没有规划,就会连裤子都没得穿。
徽州地处深山,在农耕社会生存不易,很多徽人不得不走出深山,另谋生路。徽谚云“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绩溪亦然。外出谋生的徽人靠着“长辈传授”和“在店中当学徒”[14]两条路径成为商人,并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店中师傅的严厉教导,徽商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矩意识。“捧人家碗,受人家管”就是最基本的工作态度,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绩溪方言谚语与绩溪方言相伴相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以其独具特色的语言特点代代相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绩溪人。当下,通过对绩溪方言谚语的深度解读,挖掘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因势利导,既可以激发民众的文化自觉,使他们在传承与创新徽州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又在客观上保护和传承了绩溪方言这一徽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