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田 梁益铭
(1.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广州 510006;2.中山大学图书馆 广州 510006)
图书馆空间设计是图书馆学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早在1876年,美国图书馆史上著名的《美国公共图书馆:历史、现状与管理(特别报告)》就有多篇文章专门阐述这个问题,可见美国图书馆界当时对它的关注程度。近年来,国内图书馆界掀起了空间改造和空间服务的热潮,各种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主题沙龙等活动层出不穷,学术期刊也对图书馆空间设计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探讨,但都仅限于对图书馆空间设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围绕图书馆空间设计理论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2013年12月,中山大学罗惠敏的博士论文《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18世纪末—21世纪初)答辩获得通过。2017年12月,《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被纳入“羊城学术文库”丛书系列之“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通过分析18世纪末以来国外图书馆建筑的历史发展背景、建筑外形特征、空间布局方式以及室内装饰风格,划分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的历史发展阶段,阐述了各种建筑设计理念在图书馆建筑史上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开拓了图书馆建筑史和图书馆事业史研究的新领域。《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的出版,将有力地指导我国图书馆建设和图书馆空间设计,提高图书馆建设的质量和空间设计水平,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作出积极的贡献。
图书馆建筑是构成图书馆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研究图书馆的空间设计理念,首先应当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发展历史。《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认真梳理了从18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图书馆尤其是国外图书馆的建筑风格以及空间设计理念的发展历程,弥补了我国学术界有关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论文多而专著少、实践多而理论少的缺憾,填补了国内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的空白,将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
根据国内外图书馆建筑所处的历史发展背景、图书馆建筑的外部形态特征、图书馆空间布局方式的特点以及图书馆室内装修和装饰风格,《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科学而合理地划分了国外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复古主义的余波(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现代主义的萌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现代主义的顶峰(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现代主义的审视(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罗惠敏归纳了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在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复古主义的余波时期,图书馆建筑设计者希望从古典主义规划中寻找合适的方法,以应用于发展初期的现代图书馆建筑与空间设计理念当中;现代主义的萌动时期,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布局预示着现代主义理念的萌芽与逐渐形成,对图书馆的功能需求,成为打破古典主义规则的法宝,主导着这一时期的图书馆空间设计实践;现代主义的顶峰时期,现代主义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方向,使其最终形成了同柱网、同荷载、同层高的模数式图书馆设计模式;现代主义的审视时期,现代主义理念进入了反思阶段,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对周边环境和城市风貌有了更多考虑,其设计者都有借助图书馆建设和空间设计展现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的思想[1]。
作者在对图书馆建筑及其空间理念进行科学分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图书馆空间设计核心理念的发展特点[2],包括:第一,遵循古典惯例,沿袭经典形式。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国外图书馆建筑都是借用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或哥特复兴式的建筑模式和形式要素进行设计,遵循古典原则,沿袭经典形式。第二,关注功能,兼顾形式。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功能需求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图书馆平面布局的模式,但是图书馆建筑的外观仍然体现了兼顾古典形式的理念基础。第三,功能主导,统一形式。20世纪60年代模数式图书馆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图书馆建筑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柱网、同层高和同荷载的设计实现了图书馆空间的整齐划一,其实质是简化空间,突出功能需求。第四,传承文化,美观实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图书馆空间设计不再一味强调功能需求,而是更多考虑文化传承的使命与责任,注重文化机构形象的重塑,兼顾美观和实用。
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研究者既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功底,又具有深厚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而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的罗惠敏,具有多学科背景优势,是国内开展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的合适人选。她充分结合空间设计原理和图书馆专业知识,对国外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的历史进行了科学而合理的划分,总结出了各个历史时期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发展的特点及其应用效果,分析了国外图书馆空间设计实践活动的演变特征,从宏观空间规划和微观空间设计两方面提出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思想、特点、内涵和形式,为国内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提供了颇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一部专门论述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的著作,自然不能没有对典型案例的阐述。从复古主义的余波,到现代主义的萌动,再到现代主义的顶峰,最后到后现代主义的审视,《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在总结和分析国外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过程中,充分列举各个时期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典型案例,将其理念和特点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本书第二章“复古主义的余波:古为今用的图书馆建筑形式”第一节“古典形式的借鉴”,作者在阐述古罗马万神殿的启发时,列举了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设计的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并详细阐述了这两座图书馆建筑的特征和空间设计的特点,加深了读者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理解和把握。在描述文艺复兴建筑的启示时,作者以1851年落成的巴黎圣热内维埃夫图书馆为典型,叙述了该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及其在19世纪中期的文艺复兴式图书馆建筑中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此外,作者还列举了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纽约摩根图书馆和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在阐述哥特复兴式风格的应用时,以1846年建立的耶鲁大学图书馆、1868年建立的卫斯理大学图书馆和1888年建立的北爱尔兰女王大学图书馆为例,详细分析了哥特复兴式图书馆建筑的典型特征。这些典型案例增加了文字的可读性和内容的趣味性,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与启迪。
对于当代中国图书馆人而言,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模数式图书馆也许是一种最为熟悉的图书馆建筑样式,大陆地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兴建的绝大多数图书馆建筑都属于此类。罗惠敏分析了模数式图书馆开放式的楼层平面和可以灵活改变空间的功能属性这两个最大的特点,继而介绍埃尔斯沃思、梅特卡夫、约翰逊、凡罗德等著名人物在模数式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理念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最后总结了模数式图书馆在外观方面千篇一律和在视觉效果方面沉闷有余的缺点,使读者全面了解模数式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和空间设计特点。她还介绍了模数式图书馆在中国的建设情况,包括1986年建成的国内第一座模数式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以及其后建立的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使读者对模数式图书馆的建筑特点和空间设计风格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而在近十年国内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信息共享空间(IC)和学习共享空间(LC)的建设和设计方面,作者也用了大量篇幅加以阐释。从信息共享空间概念的提出,到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在全球的传播和在英国谢菲尔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实践,读者仿佛被带到了那个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火热年代。而在学习共享空间理念的发展和实践方面,罗惠敏也同样用大量的文字和案例加以说明。为了研究香港地区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的成果,她亲自前往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图书馆,考察其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并现场拍摄图片,使读者对香港地区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有了更加直观而清楚的认识。
《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在梳理各个历史时期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理念、叙述丰富的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典型案例的过程中,涉及众多国外图书馆建筑领域或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呈现了大量的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史实与人物资料。这些史实和资料对于国内图书馆界和图书馆学界人士进一步追溯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历史、研究国外图书馆史上著名的图书馆建筑流派和人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公共图书馆:历史、现状与管理(特别报告)》[3]是1876年美国教育局出版的美国图书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公共图书馆调查报告。事实上,这是一本有关图书馆事业报告的论文集,书中搜集了当时美国图书馆史上著名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事业家的各种观点和理论,包括图书购买、分类、编目等主题,书后附有对美国各州公共图书馆的调查数据。虽然罗惠敏并没有详细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和特点,但是她指出它通过“免费阅览室”和“图书馆建筑”这两章详细阐述了当时美国各大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规划、管理以及阅览室的空间规划、家具陈设等方面的内容,使对美国图书馆建筑历史和空间设计史感兴趣的学者可以据此追溯原文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涉及一系列重要人物尤其是在美国图书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人物。这些人物或多或少开展过图书馆建设和空间设计方面的研究,或亲身经历过图书馆建设和空间规划实践,对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研究的历史影响深远。1808年,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Martin Schrettinger)发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纲》(Outline for a Textbook of Library Science),提出理想的图书馆建筑除了拥有广阔的中庭空间,还应当有多个标准隔间的书库围绕中庭;图书馆建筑的功能是帮助馆员更好地完成文献监护人和分配者的角色。1812年,意大利图书馆员德拉(Leopoldo Della Santa)发表了研究图书馆建筑通用范式的论文,提出图书馆的建筑平面应呈矩形,内部空间划分为藏书、馆员工作和阅读三个区域,书库位于中堂两侧的外翼,工作区和阅读区位于中堂,这个矩形图书馆布局是一个卓越的范式。1828年,杰斐逊总统设计建造了首个以罗马万神殿为蓝本的大型高校图书馆——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1835年,法国图书馆学家德莱塞尔(Benjamin Delessert)提出,一个理想的图书馆空间布局应该是如车轮般的向心放射状模式,这一思想后来被广为采纳。1857年,帕尼兹(Anthony Panizzi)与建筑师共同设计了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的圆形阅览厅。1859年,英国图书馆学家爱德华兹(Edward Edwards)在其《图书馆回忆录》(Memoirs of Libraries)一书中提出建筑材料都应当真实地呈现它们原来的样子。1873年,普林斯顿大学根据德莱塞尔的思想建立了该大学成立之后的第一座图书馆,文顿(Frederic Vinton)馆长提出“圆形的图书馆建筑是最方便有效获取文献的形式”。18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第一任主席温沙(Justin Winsor)提出:出纳台是书库和读者之间的唯一桥梁,应当放置于阅览桌椅和书库的中间;现代图书馆建筑不应像剧院或医院那样宏大,而应像收藏和利用文献的地方一样朴实;不应像中古时期为僧侣和修道士而设的《圣经》和文学誊抄中心,而应当像为普罗大众而设的学习场所。1881年,美国图书馆学家普尔(William F. Poole)强调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必须做到“形式为功能服务”,强调空间设计的环境体验,包括交通便捷和环境舒适要求。
1904,美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杰出领袖杜威(Melvil Dewey)提出大型图书馆必须使用堆叠书库,将书架尽可能地靠近,其中仅留出供行走的狭窄过道即可,不能为建筑效果牺牲读者的便利性。1928年,中美图书馆友谊的伟大使者鲍士伟(Arthur E. Bostwick)博士对现代图书馆建筑规划、空间设计和通风照明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947年,美国图书馆学家毕晓普(William Bishop)批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奢华的装饰牺牲了大量空间,建造得华而不实。1947年,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简饰主义设计理念,主张室内空间基本采用最简单的几何形体作造型,以最基本的材料肌理形成界面。1960年,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埃尔思沃思(Ralph E.Ellsworth)指出:“模数式”的灵活性和可变性特点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图书馆的大厅应当为用户提供“开启图书馆的钥匙”。1965年,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梅特卡夫(Keyes Metcaff)指出:要规划一个有效的图书馆,不仅要考虑为文献提供良好的保存环境,为用户创造舒适的空间,还要时刻保持文献获取和利用的便捷性;图书馆的建筑规划须尽可能地灵活变通,室内空间进行分隔时应尽量减少使用难于移动或拆除的砖石墙。2000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前任主席戈尔曼(Michael Gorman)指出,21世纪图书馆物理空间应该体现出服务民众、引领时代和终身学习的永恒价值,如果切实体现了这些核心价值,图书馆真实的物理空间就不会被虚拟的信息空间取代。
《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列举了大量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人物的思想和史料,这些观点和史实告诉我们,在图书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杰出的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事业家,都对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给予过或多或少的关注,并且留下了许多闪光的文字和思想。这些思想和史料,无论是对于我们了解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思想发展的历史,还是研究某个人物或某个流派的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虽然展现了许多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典型案例,但是在介绍案例的过程中,主要用文字说明,而相关的图片信息很少。据作者解释,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图片来源存在版权问题,出版社建议作者删除所有未过版权保护期限的图片,仅保留没有知识产权争议的图片以及作者本人拍摄的图片。缺乏图示的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研究专著削弱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加大了他们对内容理解的难度。
在阐述“文艺复兴建筑的启示”时,作者以1851年落成的巴黎圣热内维埃夫图书馆为例,基于图片版权方面的考量,作者没有附上圣热内维埃夫图书馆的建筑图片和室内设计图片,仅用文字描述该馆的建筑风格和空间设计特点,使读者无法对圣热内维埃夫图书馆产生直观认识,这不能不说是本书的一大缺憾。尤其是在介绍该图书馆采用分层的空间布局模式时,作者用了大段文字说明,内容显得冗长而晦涩,如果能用图片加以说明,则能使读者对文中阐述的内容一目了然。《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自始到终都缺少相关图片,间或出现的几张图片,对于31万多字的专著来说,显得微不足道。可以说,图书馆建设和空间设计图片的缺乏是该专著的最大缺点。
《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在介绍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理念的不同发展阶段、内容和特点之时,主要以国外图书馆作为研究案例,对国内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研究着墨较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图书馆硬件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建造了一批世界级的都市公共图书馆,如广州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中国国家图书馆也以其文献资源和建筑规模而位居世界前列。对国内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空间设计进行系统研究已经成为图书馆学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理论深受国外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典型案例影响。《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作为一部描述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的通史著作,理应在正文当中,开辟一个独立的章节介绍和分析中国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发展历史,把中国图书馆建筑史和空间设计史放在全球图书馆体系中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内读者更加清楚中国图书馆的建筑历史和空间设计特点,及其在世界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结构合理、逻辑清晰、主线分明,字里行间体现着严谨学风。然而,书中的一些史实值得进一步商榷和考证。
《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第一章绪论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现代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多。”这一看似正确的陈述,实际上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商榷。事实上,1854年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标志着美国现代图书馆运动的开端[4]。而从1876年开始,美国公共图书馆运动则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卡内基图书馆计划”的实施,使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数量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1898年到1919年,卡内基在美国本土捐赠了1 419笔、捐建了1 689所公共图书馆,其中一战之前的1903年达到了捐赠高峰,为203笔[5]。可见,美国的现代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多,并非是从一战之后才开始的,而是从一战之前就已经开始。
作者在第三章“对古典布局的质疑”中说,查尔斯·卡特(即克特)是“美国图书馆协会第一任主席”。这一表述无疑是错误的。克特是“克特展开式分类法”(Cutter Expansive Classification)的创造者,1876年参加费城馆员大会[6],时任波士顿图书馆(Boston Athenaeum)馆长。据《美国图书馆杂志》(The American Library Journal,第二年更名为Library Journal)第一卷记载,18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时,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馆长(Boston Public Library)贾斯汀·温沙以其在美国图书馆界崇高的地位和威望而当选为美国图书馆协会第一任主席,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馆长斯波福德(Ainsworth R. Spofford)、芝加哥公共图书馆(Chicago Public Library)馆长普尔、纽约州立图书馆(New York State Library)馆长霍姆斯(Henry A.Homes)担任协会副主席,杜威担任协会秘书兼司库(财务主管)[7]。所以,克特在18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时,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另据马绍尔《美国图书馆史读者》一书记载,1951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75周年之际,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图书馆》杂志(American Libraries)联合进行了美国“图书馆名人堂”(A Library Hall of Fame)的评选,克特光荣入榜。“图书馆名人堂”在对克特的颁奖词中清楚地写道:“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1887—1889 年”[8]。
《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上图书馆空间设计理论领域的力作,作者以扎实的艺术设计学、建筑学和图书馆学知识,阐释了从18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外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理念的发展历程,填补了国内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的空白。《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系统梳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列举了丰富的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典型案例,提供了大量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人物史料,给图书馆学后来者展现了许多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资料和线索。虽然该书还存在不足,如缺乏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图片展示、没有对中国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理念作专门的阐述,一些图书馆史实也有待进一步商榷和考证,但瑕不掩瑜,它的出版,在中国图书馆建筑史和空间设计史上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为中国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空间设计提供了颇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