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浙江杭州 310053)
20世纪伟大文学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在其作品《关于天赐的诗》中写道:“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1],这首诗饱含着博尔赫斯对其一生所从事的的图书馆工作的热爱。当时被任命为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已近乎完全失明,但看不见的“卷册浩繁的城池”却是博尔赫斯心中的理想国。这个美妙的设想引起了图书馆人士的强烈共鸣,并激励每一位有志于图书馆设计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将图书馆筑造成“天堂”一般。
近年来,图书馆新馆层出不穷,图书馆改造项目繁多,如何将图书馆的功能设想与建筑设计师的创意完美融合成为重要课题。同时,网络科技日益发达,纸质文献利用率下降,图书馆到馆人数减少,读者到馆阅读的目的性降低,读者需求由馆藏文献、馆员服务向空间体验与利用等更广泛的需求转变。面对这些变化因素,图书馆应创新服务理念,在空间上进行重塑与变革。由中山大学罗惠敏博士所著的《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一书就这一主题作出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阐述。该书追述了图书馆建筑和空间的历史发展源流及其与图书馆要素之间的关联作用,为筑梦天堂图书馆提供了设计思路与构想蓝图。该书获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是《羊城学术文库》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系列出版项目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品味。该书研究视角独特,主题鲜明,举例丰富,完美融合建筑学、设计学发展理念,是图书馆领域不可多得的空间设计专著,可资图书馆同行与建筑设计师借鉴参考。
该书是作者罗惠敏的博士论文,全书在我国第一次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图书馆建筑与空间设计理念的发展脉络、设计模式和发展趋势,具有缜密的专业论文体系结构,除摘要、后记、附录和参考文献外,全书共有完整的8个章节:第1章绪论部分,详细论述了选题价值和研究意义。该书选题突出精准,贴近现实,选取了“18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的图书馆建筑空间”时间段进行研究;研究内容详实,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图书馆建筑历史阶段的复古主义、现代主义萌芽、现代主义盛行和后现代主义四种建筑风格进行了论证严密的阐释。研究综述部分尤可见作者功底深厚,态度严谨。作者将散见于建筑理论、空间设计和图书馆空间设计的126本专著、336篇期刊论文、39篇学位论文、87篇电子文献等大量参考文献进行研读、整理和提炼,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研究主题、研究人员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分析,概念清晰、主题聚中,为研究内容打下坚实基础。第2∼5章是该书的主要研究部分,作者分别从复古主义的余波、现代主义的萌动、现代主义的顶峰和后现代主义的审视四个阶段,分析研究各个时期建筑设计理念影响下的图书馆外观、空间组织和空间界面的共性特征,包括立面风格、平面形态和装潢细节等,揭示图书馆建筑及其空间设计理念由古体今用、功能主导、动态空间向文化表达逐渐演进的特征。第6∼7章,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提出了若干适合当代图书馆角色的宏观空间组织原则和微观空间设计建议,足见作者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第8章结论部分,在总结归纳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核心基础上,对未来图书馆空间设计前景进行展望,研究结论大胆创新,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2]。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及该书作者的博士生导师程焕文教授评价:“该书是一部图书馆空间设计思想史,从中可以领略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的发展脉络和思想精华,弥补了我国图书馆空间设计思想史的阙如。”
理念研究任重道悠,作者从历史源流角度开展研究,使图书馆建筑与空间设计的众多思想流派清晰再现,促进了图书馆事业史的细化研究。在两个多世纪历程中,作者根据图书馆的历史背景、建筑外形特征、空间布局方式和室内装饰风格,将图书馆建筑及其空间设计理念划分为四个阶段:从复古主义时期图书馆建筑对古罗马万神殿、文艺复兴建筑、哥特复兴风格等古典形式的借鉴到以功能为中心的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萌芽、盛行,柱网尺寸统一、荷载统一、层高统一的“模数式”框架结构成为现代图书馆的标配设计。随着关注社会文化、民族特性和城市脉络等环境设计理念的传播,“场所论”开始在图书馆学术界流行,图书馆空间设计进入尊重人性、共享信息、协同学习、促进交流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在作者抽丝剥茧的归纳分析下,读者对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来龙去脉如拨云见日,逐渐明朗。
在对图书馆空间设计思想史的历史溯源中,作者结合相关的重要事件作为历史时期的界分,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中典型的图书馆建筑个案,提取出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共性和特性。全书共列举99座图书馆建筑进行论证,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建成年份、主要设计者、建筑风格和平面形态,案例丰富、典型,如19世纪中期,安东尼·帕尼兹(Anthony Panizzi)与建筑师共同设计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的圆顶阅览室,气势磅礴、高耸宏大,是借鉴古典形式的杰出代表;19世纪末,伯纳德·格林(Bernard Green)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设计的钢结构自承重式堆架书库,成为大中型图书馆使用的核心布局,风靡全球;20世纪40年代,雷尔夫·埃尔斯沃思(Relfe Ellsworth)在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建立第一个“模数式”馆舍,使图书馆空间设计走向标准化和极度理性;20世纪末期,被喻为“图书馆钥匙”的目录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进入新世纪后,柏林自由大学建成的图书馆如“柏林大脑”、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巨型钢结构屋顶宛如一本“书”,各种以“传承文脉、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信息共享空间IC、学习共享空间LC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诸如此类的经典案例在本书中随处可见,彰显出该书作者丰富的理论积淀与艺术修养,同时经典案例分析也增加了学术著作的可读性与观赏性,使该书阅读起来颇具趣味。
图书馆建筑及其空间的布局,离不开图书馆功能的需求,同时也离不开建筑技术的支持。然而在具体的图书馆空间设计实践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功能业务需求与设计人员沟通不畅,设计人员对图书馆业务、用户需求和人文环境等影响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因素缺乏考虑等问题。该书将图书馆学与建筑学、设计学理念相互交融,实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有效地避免了此难题。该书作者罗惠敏硕士期间攻读设计艺术学,博士期间攻读图书馆学,同时拥有设计学和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是我国图书馆领域难得的复合型人才。作者在书中对图书馆学与建筑学的分歧与融合进行的详细论述与举证,显示了其深厚的图书馆学思想和扎实的建筑学功底。书中大量建筑流派和建筑风格的归纳与介绍,使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研究更具思想高度和审美价值,“图书馆建筑的美学既是地域文化内涵的呈现和图书馆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也是美学教育与美的享受。”在作者笔下,美观与实用合二为一,读者阅读此书,既能对图书馆精神产生认同感,同时也逐渐在字里行间学会欣赏建筑之美、创造空间之美。
先进的思想理念为研究发展指明方向,在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理念研究上,作者并没有局限于纯粹思想史的研究,而是把历史脉络与现实需求、理论探讨与实践案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两百多年来,现代图书馆空间的组织从静态到动感,空间的限定从清晰到模糊,空间的界面从艺术化到人性化。作者使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指出图书馆空间设计发展变化的本质,体现着继承与否定兼具的发展规律,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科学发展状态。
未来的图书馆建筑及其空间布局,在宏观规划上将采用“回归纯净”和“标新立异”的设计理念,采取中心式、组团式或网格式的空间组织方式,使图书馆建筑成为实用性强、效率性高和形式优美的有机统一整体;在微观空间设计上,未来的图书馆空间设计将会更加注重“无缝世界”和“内容展示”的设计理念,无论是书架与阅览桌椅的藏阅一体空间、单人研究间,还是非书资源藏阅空间、公共空间,作者都给予了独具匠心的设计视角,并提出泛阅读空间概念,即读者可在厅堂、走廊、阶梯、庭院或阳台等自然、舒适、惬意的多样化环境中感受无处不在的阅读[3-4]。随着自动化定位技术、触摸一体化等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信息资源的展示方式或将颠覆堆架式书库整合方式,向内容展示、主题推销等更直观、更易触发阅读体验方向发展,多种新型阅读空间将不断涌现。
总而言之,现代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设计应满足功能需求、审美需求和读者人文精神需求,通过环境的启示作用于读者心理,不断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作者对图书馆空间设计的重塑与创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彰显出图书馆空间设计创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