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 段英伟 葛慧娟
100009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鼓楼社区卫生服务站1,北京西城
100072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2,北京丰台
舌尖部口腔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又被称为口疮。口腔内舌尖部黏膜出现孤立圆形浅表溃疡,大小不等,伴有舌尖充血红肿、烧灼样疼痛与木胀发痒感交替发作的一类口腔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大,情绪低落,身体虚弱,免疫力较低导致的[1]。目前医学文献中未能检索到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常规治疗时间长,严重时影响进食、休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适。
收治口腔舌尖部溃疡患者80例,年龄13~77 岁,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3~77岁,平均(45.58±11.00)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3~76 岁,平均(35.60±10.1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经临床诊断确诊。
排除标准:①认知及意识障碍;②合并严重疾病者。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给予复方小活络丸治疗,2 g,2次/d,口服。②对照组给 予 维 生 素B2片,10 mg(2 片),3 次/d,口服。两组均持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①无效:治疗后疼痛、红肿、充血等临床症状加重或未改善,经检查溃疡面积减少程度<50%,且舌尖部症状未改善;②有效:疼痛、红肿、充血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检查溃疡面积减少程度>50%,且舌尖部症状有所改善;③显效:疼痛、红肿、充血等临床症状消失,经检查溃疡面全部愈合,且舌尖部症状消失。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舌尖部口腔溃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不分性别,可分为疱疹样溃疡、重型溃疡及轻型溃疡。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中医认为其属于“口糜、口破”的范畴,其可伴有淋巴结肿大、便秘、口臭等,致病机制主要与酿热化火、痰饮遏阻、脾胃功能失常等因素有关,因此,常采用火论、排痰等原则治疗口腔溃疡疾病[2]。舌尖属心,心为君火之位,心气旺盛,当属常态(心气虽然旺盛,如能次第布散于全身经络之中,内外经络通达,经络中气血疏布无碍,心气便不能有余而酿热化火)。古语“气有余便是火”,能使心气有余,定是心气不能外达四周经络之中而上炎熏灼舌尖,心气不能外达而舌尖生疮,定是外周经络寒痰凝结致气血不能疏布。使用复方小活络丸治疗舌尖生疮属笔者首次观察,用意为祛除经络中寒痰,疏布经络中气血,使心气外达无碍,则不至于“气有余而生火”进而酿热生疮。复方小活络丸主治舒筋活络、散风止痛,原本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风寒湿痹,其药物组成为川乌(甘草银花炙)、草乌(甘草银花炙)、当归、川芎、白芍、地龙、乳香(制)、没药(制)、香附(醋炙)、胆南星(酒炙)。现代药理认为,地龙具有降压、解热的功效;炙川乌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当归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且当归多醣及阿魏酸钠可有效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经研究,当归对健康人的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白芍中的芍药苷有抗菌、解热、抗炎、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等作用;川芎、乳香、没药配伍可增强行气活血、镇静止痛效果;胆南星清热化痰,对于疮疡肿痛临床效果十分明显。纵观全方,属中医温汗消散之法,活血通络祛痰,取火郁散之、痰凝化之的作用,可提高机体上皮细胞的生长速度,促进溃疡面愈合。
本研究表明,采用复方小活络丸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复方小活络丸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另外,需注意一点,每见“气之有余火炽盛”,当思其理辨通滞,活用清散不拘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