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底性民生保障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由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持,自2015年起,每年对城乡困难家庭进行追踪调查。2018年度该项目采用计算机辅助面访(CAPI)的调查方式,在全国29个省区市1800多个村(居)对城乡困难家庭的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三类脆弱人群开展抽样调查。本报告基于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上述三类困难家庭的基本实事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8年共调查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三类困难家庭8879个,分别为3854个、2531个和2494个。在老年人困难家庭中,低保户占56.5%,其中城市占比52.5%,农村占比59%;在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中,低保户占比为60.6%,其中城市占比53.5%,农村占比65.4%;在残疾人困难家庭中,低保户占比为70.8%,其中城市低保户占比68.3%,农村占比72.5%(见表1)。
表1 2018年度调查各类困难家庭的类型及比重(单位:个、%)
本项目对三类脆弱人群的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老年人反映健康状况“比较差”的占比为25.6%,“非常差”的占比为16.8%,两者合计为42.4%。儿童青少年监护人反映儿童健康状况“比较差”的占比为3.6%,“非常差”为1.1%,二者合计为4.7%。残疾人反映健康状况“比较差”占比为29.6%,“非常差”为21.3%,二者合计为50.9%。这三类人群中,有超四成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差,有过半的残疾人自评健康状况差,而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调查显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占比为40.9%。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占比最高的是初中,占比为42.3%。残疾人困难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二者占比均为30.2%;其次是未上过学,占比为25%。
调查发现,居住条件相对较差是困难家庭的共性。在老年人困难家庭中,有50.3%的家庭住平房,住楼房的比例为49.3%。在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中,住平房的比例为43.4%,住楼房的比例为56.3%。在残疾人困难家庭中,有47.3%的家庭住平房,52.2%的家庭住楼房。从危房比例来看,老年人困难家庭的危房比例最高,占比为26%;其次是残疾人困难家庭,危房比例占比为24%。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的危房比例最低,占比为7%。
从家用设备的拥有情况来看,在三类人群的困难家庭中,排名前三的家用设备均为彩电、冰箱和洗衣机,对电脑、汽车等进阶家庭设备的拥有率则比较低。
从调查数据来看(见表2),在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困难家庭中,政府转移收入占其家庭总收入分别为39%、26和34%。对比三类困难家庭的收入结构,老年人困难家庭对政府的依赖性相对更高,其次是残疾人困难家庭。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对政府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其家庭经济的独立和自主性更强。
表2 不同类型困难家庭收入结构(单位:元、%)
对比支出结构(见表3),三类家庭的差异并不明显。在老年人困难家庭的消费支出中,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比为45%,医疗支出占比为44%,其他消费支出占比11%;在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的消费支出中,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比为45%,医疗支出占比为36%,其他消费支出占比为19%。在残疾人困难家庭中,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比为46%,医疗支出占比为38%,其他消费支出占比为16%。
表3 不同类型困难家庭支出结构(单位:元、%)
值得注意是,这三类家庭经济状况均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2017年,老年人困难家庭年收入为17314元,年支出为30809元。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年收入为25521元,年支出为35689元。残疾人困难家庭年收入为22956元,年支出为28936元。由此可见,老年人困难家庭的收支差距最大,其次是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最后是残疾人困难家庭。
从家庭经济状况自评的情况看,在老年人困难家庭中,认为经济状况“非常困难”或“比较困难”的比例为67.4%。在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中,认为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或“比较困”难的比例为75%。在残疾人困难家庭中,有74.6%的受访家庭认为其经济状况“非常困难”或“比较困难”。三类困难家庭成员认为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比例均已经接近或超过七成。
疾病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给很多困难家庭带来灾难性负担。调查显示,老年人困难家庭成员患慢性病的比例达90%,残疾人困难家庭的比例为77%,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的比例为42%。在老年人困难家庭中,慢性病患病比例最高的是骨关节病,占比为63.8%;其次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胃病,占比分别为49.6%、39.7%和38.6%。在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中,患病比例较高的几类慢性病分别是骨关节病、胃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占比分别为40.9%、33.6%、26%和22.6%。在残疾人困难家庭中,患病比例较高的几类慢性疾病分别是骨关节病、高血压、胃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占比分别为53.9%、40.7%、35.3%和31.7%。
医疗花费是三类脆弱人群家庭的主要支出项目。如表4所示,2017年,三类家庭医疗花费均突破1万元,其中老年人困难家庭最高达到13062.7元。
表4 不同类型困难家庭医疗方面的花费(单位:元)
在老年人困难家庭中,自付医疗支出占医疗总支出的62%、占家庭总支出的27%。这一数据在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中为74%和26%,在残疾人困难家庭中为64%和25%。
沉重的医疗支出迫使一些困难家庭举债度日。如表5所示,在老年人困难家庭中,“看病”是借债主要原因的比例最高达到76%,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占比为69%,残疾人困难家庭为76%。可见,当前困难家庭的负债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医疗,其次为住房和教育。
表5 不同类型困难家庭负债原因(单位:%)
从2017年三类困难家庭负债情况来看,儿童青少年家庭负债最高,平均负债37588元;其次是残疾人困难家庭,平均负债26932元,老年人困难家庭平均负债23257元。
与普通家庭相比较,困难家庭成员由于长期面临较大的经济生活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心理贫困。调查显示,当前三类困难家庭成员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如表6所示,在老年人困难家庭中,对“我的生活在各方面都很好”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占比为46.7%;对“我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占比为52.1%。
表6 老年人困难家庭对当前生活状态看法(单位:%)
如表7所示,在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中,从对自己的正向评价来看,儿童青少年认为“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占比为80.2%;认为“我感到我有许多好的品质”符合或非常符合的比例为77.2%;认为“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符合或非常符合的比例为88.2%;认为“我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符合或非常符合的比例为79.9%;认为“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满意的”符合或非常符合的比例为79.3%。而从负面评价来看,认为“归根到底,我倾向于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比例为9.1%;认为“我感到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不多”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占比高达43.3%。认为“我要是能看得起自己就好了”符合或非常符合的比例为39.6%;认为“我确实时常感到自己毫无用处”符合或非常符合的比例为11.2%;认为“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符合或非常符合的比例为13.3%。
表7 儿童青少年困难家庭中的自我评价(单位:%)
如表8所示,在残疾人困难家庭中,对“我的生活在各方面都很好”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占比为30.9%;对“我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占比为34.8%;对“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仍会选择过同样的生活”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占比为26.1%;对“我的生活大部分符合我的愿望”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占比为29.5%;对“到目前为止,我的一生能够得到我认为重要的东西”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占比为32.2%;对“不论遇到什么事,我都能想得开”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占比为63%。
表8 残疾人困难家庭对当前生活状态看法(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