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2019-01-18 23:22:50殷啸虎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法宝一致性中国共产党

殷啸虎

统一战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殷啸虎

(上海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上海 200020)

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是同党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的,是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服务的。统一战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阶段。统一战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反映了内在要求与规律。这就是: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着新的目标和任务,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统一战线;初心使命;重要法宝;新时代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出发,根据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任务而提出的,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党的统一战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是同党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的,是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服务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1]这一论述揭示了统一战线的内涵与特征,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目标与方向。

一、统一战线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是由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并为这些目标和任务服务的。

(一)民主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党的统一战线主张是在中共二大前后形成的。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法,是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在上列原则的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2]。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会议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以下简称“决议案”),对民主联合战线的任务、党在民主联合战线中应坚持的策略原则,以及党在民主联合战线中的活动方式和有关政策都作出了规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初步形成和确立。当时,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革命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联合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各团体,共同向封建式的军阀进行革命的战争。“大家联合起来建立‘国民的联合战线’,推翻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与军阀,这应该是人人所赞成的。解放中国也只有这条道路。”[3]在无产阶级在民主联合战线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问题上,决议案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一方面固然应该联合民主派,援助民主派,然亦只是联合与援助,决不是投降附属与合并”,“应该集合在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旗帜下,独立做自己阶级的运动”[2]65。此外,共产党人特别强调联合战线不能脱离群众:民主联合战线是大众的联合,“联合战线必须是群众的,必须努力获得各派(反动派也在内)的群众,和他们的领袖联合是不够的”[3]113。因此,在扩大和巩固各阶级群众的联合战线时,“必须使我们的口号能够适应群众的要求”,“要懂得各部分群众的要求而会去领导他,使之皆成促进革命的势力”[3]124-125。

大革命失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正如周恩来在后来总结的那样:“大革命时期我们有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统一战线,后来因为国民党反动集团背叛了革命,使这个统一战线破裂了。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被打败了,不得不退入了乡村,发动广大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形式的红色政权和工农红军。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统治的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以后我们才转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自身的特点,既不同于外国的统一战线,也不同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统一战线。这些特点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与时代特征。“深刻地研究与认识上述这些特点,才能采取恰当的政治上的政策与工作态度。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应付政治问题与工作问题,而是站在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解决问题,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是需要这种科学基础的。”[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逐步走向成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并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因此,从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来看,统一战线的目标就是联合各方力量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不同时期党的政治任务的不同,决定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内容以及组织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统一战线的重心,是正确区分并处理好两个联盟的关系:一个是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要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其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并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扩大第二个联盟。同时要正确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统一战线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与独立自主问题,这不仅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及特点决定的,也是由统一战线的性质决定的。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建设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新中国成立之初,统一战线在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任务的转变。正如李维汉指出的:现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开始转到一个新的时期,从为争取人民革命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时期,转到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国防力量,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及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与文化,为进入社会主义准备条件的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总任务,是要在实行共同纲领、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密切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人,为着稳步地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6]。随着统一战线的内容和任务的变化,统一战线的工作重点也转移到正确处理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来。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新时期的工作中心与任务,明确提出了爱国统一战线的论断。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1982年宪法”)在序言部分对爱国统一战线作了明确表述:“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赋予了统一战线新的历史内涵和任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力量,这就要依靠统一战线,继续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新时代统一战线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基本要求,在巩固和发展传统着力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作用,厚植执政党的政治基础,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和联合,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源泉。

二、统一战线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内在规律

统一战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反映了内在要求与规律。这就是: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一)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这是对统一战线历史使命的准确定位,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依然要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问题。

首先,从统一战线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出发,根据党的目标、任务提出的,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它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是革命成功的法宝。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7]1949年6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三大法宝的内容和意义作了更加完整的概括:“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8]新中国成立后,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统一战线依然发挥着重要法宝作用。历史证明:坚持了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成功;而放弃了这一法宝,革命和建设就会遇到挫折。

其次,从统一战线的发展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统一战线在新时期继续发挥了法宝作用。邓小平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当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它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9]江泽民指出:“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10]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与时俱进地把统一战线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力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1]。

再次,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任务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一战线有其特点,做好统战工作不容易。现在,有不少同志不熟悉统战工作的特点,不善于团结党外人士,拿着海龙王的法宝不会用。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各级党委要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政策法规,带头参加统一战线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因此,从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任务出发,继续发挥好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主要体现在,把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消极因素转化过来,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方面力量。这具体表现为“四个凝聚”,即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把握工作原则,掌握方式方法,形成工作合力,推进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12]。

(二)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

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工作永恒的主题。毛泽东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13]。统一战线自被提出的那一天起,就把实现团结联合作为基本目标。江泽民指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方面,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仍然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15]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因此,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在今天更凸显其现实意义。

大团结大联合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永恒主题,要把一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都动员起来,把一切热爱社会主义的力量都凝聚起来,把一切热爱祖国、拥护祖国统一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只有结成最广泛的联盟,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各阶层、各党派、各利益群体的大联合,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因此,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统一战线的基本特征。从我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来看,它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联盟,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不同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在共同的政治目标之下组成的。一致性和多样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联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统一战线的共同目标,是新时代统一战线一致性的具体体现和具体要求。同时,统一战线的构成与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多元化。尊重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体现,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具体要求。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统一战线是一种政治联盟。这种联盟来自于一致性和多样性的互动。统一战线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致性和多样性这两部分双向良性互动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一致性,统一战线才能成立,也正因为存在多样性,统一战线才有存在必要。作为统一战线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不是对立的、水火不容的,而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只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或者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都不能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正所谓‘非一则不能成两,非两则不能致一’。一致性和多样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有的同志要么过于追求一致性,要么过于放任多样性,结果都会动摇统一战线的基础。”[17]

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一致性和多样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联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统一战线的共同目标,是新时代统一战线一致性的具体体现和具体要求。但统一战线的构成与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日趋多元化,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内涵也随之变化。今天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反映在统一战线方面就是统一战线的范围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我国宪法对统一战线内涵的表述也在不断发展。1982年宪法规定的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表述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表述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以上三种表述反映社会发展变化,逐步扩大了统一战线的范围,丰富和拓展了统一战线的多样性,对一致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也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新的要求。

再次,在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问题上,必须坚守政治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求同存异。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包括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这是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对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反对,不能让其以多样性的名义大行其道。这是政治底线,不能动摇[17]304。只有坚守这个政治底线,统一战线才能得到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功能和作用。

三、统一战线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着新的目标和任务,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传统领域的基础之上,根据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拓展统一战线的领域和范围,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方面的积极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

(一)继承优良历史传统

统一战线具有悠久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统一战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新时代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并根据时代和现实的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并发扬光大。

首先,坚持团结与联合的主题,扩大团结面,探索新路径。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面临深刻变化,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使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和外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一方面,统一战线成员的数量规模、职业类型大幅增加,知识层次、整体素质日益提升,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尤其是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对拓展统一战线工作领域,体现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和包容性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也会造成新的矛盾和冲突,产生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新时代继续发扬统一战线优良传统,拓展新路径,总结新经验。

其次,根据时代发展和统一战线任务的变化,在坚持传统原则和精神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统一战线的功能。从历史上看,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是一致的,但不同时期对不同群体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不断涌现,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社会现实面前,统一战线的内涵与工作对象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要正确认识这种变化,并且根据这种变化相应调整工作方针和策略;在继承统一战线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

再次,坚持和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的方式方法。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始终是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统一战线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在长期的统一战线发展历史中,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富成果,这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但不同时期,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方式方法不同。特别是在今天的形势下,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发挥党对统一战线的核心凝聚力。

(二)着力解决新问题

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时代的机遇,直面时代的挑战,是统一战线发展的关键。除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外,还应当注意处理好几对关系。

首先,党内和党外的关系。从传统意义上说,统一战线工作主要是做党外人士的工作,这个重点在今天依然没有变化。但今天,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新兴的统一战线领域已经超越了党外的范畴。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中融入了一些中共党员;中共党员在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中也占了一定比例。身份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认识上和工作上的问题。新社会阶层中有的中共党员认为,自身新角色的定位存在模糊性。就这一部分人群而言,他们在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作为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在承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责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能够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各项方针政策,团结他们所联系的那一部分社会群体,共同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中共党员,必须坚持党的宗旨和使命,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团结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其次,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关系。尽管体制内与体制外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提法,但就统一战线而言,这是一个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也是影响到统一战线团结面的一对关系。统一战线成员既包括体制内的,也包括体制外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统一战线工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的工作重心也由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大量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出现,以及新的社会群体不断发展,使统一战线的组织面和团结面不断扩大,给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参加统一战线,认同并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对在统一战线内部的平等的政治待遇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其中就包括“体制”问题。不容否认,统一战线内部的体制内外之分,容易使一些人产生“内外有别”的误解。因此,今天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应当淡化乃至破除“体制”的束缚,真正做到团结一致,把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以及各种政治力量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再次,海内与海外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使统一战线的工作面进一步延伸。如何在做好国内统一战线工作的同时,做好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是统一战线面临的新问题。我国的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统一战线工作范围的扩大,新的工作对象的增加,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都对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引起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关注。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海外统一战线工作会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障碍,对此我们应当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策略准备。要通过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形成文化上的话语权,助力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话语权建设。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9-40.

[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5-46.

[3]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47.

[4] 周恩来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7.

[5]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1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03.

[6]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57-58.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6.

[8]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0.

[9]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3.

[10]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3.

[11] 包心鉴.开创新时代统战工作新局面的根本纲领——论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1):3-11.

[12] 同言.人心和力量: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根本——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J].求是,2015(13):22-24.

[13] 侯树栋,徐志功,黄宏.党和国家关注的十四个重大课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1.

[14] 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的由来[EB/OL].(2014-05-08)[2019-06-17].http://tyzx.people.cn/n/ 2014/0508/c372202-24992656-2.html.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56.

[16] 王树臣.统一战线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逻辑支点与辩证关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5-9.

[1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03-304.

D613

A

2096-3378(2019)05-0079-08

10.13946/j.cnki.jcqis.2019.05.009

殷啸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研究员,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

殷啸虎.统一战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5):79-86.

责任编辑:孙德魁

猜你喜欢
法宝一致性中国共产党
防高处坠落“法宝”请收好
机电安全(2022年4期)2022-08-27 01:59:04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28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精读、善悟、念好经是成功法宝
对“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