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七十年看“中国道路”的发展逻辑

2019-01-18 23:14赵宏宇
探求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国道路改革开放道路

□赵宏宇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道路”)是伴随改革开放而逐渐形成、发展、定型的一条道路。按照通常的理解,这条道路的开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抛弃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自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新命题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中国特色主义的内涵,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总体框架,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的根本成就。其中,“中国道路”的开创尤其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不仅使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步伐,而且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回顾“中国道路”的发展进程,既要看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要认识到“中国道路”的开创绝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一点,有必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历史经验,以纵深的历史视野将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期统一起来看,这对于更加准确的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一、对“中国道路”演进历程的回顾

“中国道路”走到今天,已经走了四十多年。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中国道路”的开辟经历了从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探索到形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再到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逐步形成多领域改革齐头并进的新方略;从建立沿海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可以说,“中国道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而且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底气和信心。那么,这条路是如何走出来的,它经历了哪些阶段性的特征,又将如何走下去?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中国道路”的演进历程做一番历史的考察。

如果对“中国道路”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粗线条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 年到1992 年,这十四年是“中国道路”初步成型的阶段。1978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元年,在结束“文革”内乱之后,经过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探索,中国将走向何处,成为全党全国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当时,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有三种选择:一条是坚持毛泽东晚年错误路线的“两个凡是”,继续走传统教条式的社会主义老路。一条是否定社会主义道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为方向,模仿和转变到西方之路。还有一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渐进主义改革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主动对外开放,开辟一条中国发展的新路。[2](P35-36)历史和实践证明,正是由于选择了这条新路,中国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昂首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为什么说“中国道路”在这十四年的探索中已初步成型?这是因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对形成“中国道路”的历史阶段、基本原则、基本路线、发展战略等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些科学论断不仅在理论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也在实践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站住了,而且站稳了,并在前行中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在这个阶段,“中国道路”的突出特征是强调实践的优先性,在方法论上推崇“大胆试,大胆闯”的精神,紧紧抓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这个根本问题,通过改革破除旧体制的弊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探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刻,经受住了1989年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中国道路”在风雨中砥砺前行。

“中国道路”的第二阶段是从1992 年到2012 年,这是“中国道路”继续深化,形成理论体系并逐步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以邓小平1992 年“南巡”讲话为起点,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南巡”讲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P373),这一重大论断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思想的问题,从此,“中国道路”步入急速发展的快车道,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三步走”的第二个战略目标基本实现。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党在这一进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实施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社会改革,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道路”的最新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经过很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和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很多具有战略性的构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4]可以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道路”在新时代行稳致远,正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阔步行进,日益展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卓著风采。

二、理解“中国道路”与建国后三十年历史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曾深刻的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P131-132)如果说“中国道路”的开辟是当代中国的一次伟大觉醒,那么,从新中国七十年的历史经验中来看这条道路,一方面要看到它确实与过去的老路有很大差异,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如果没有人民共和国奠定的政治前提、物质基础和理论准备,也是不可能走出这条路的。因此,理解“中国道路”,要用辩证的眼光,既要对“变”的内容有充分的认知,也要看到变中的不变,更要看到变的逻辑,只有坚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才能得出理性、客观的结论。那么,如何理解“中国道路”与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历史的内在关联呢?

首先,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是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意义最为深远的社会变革,而“中国道路”的开辟正是由于有了这一根本政治前提的支撑,才实现了历史的伟大飞跃。应当看到,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超大型人口规模、超广阔疆域国土的文明型国家,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这既是国家完成深度整合的基础,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建国后,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改变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面貌,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建立起党领导国家、党领导军队的基本制度,完成了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塑。值得指出的是,毛泽东的制度创新既包括对党内制度的创建,也包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创新,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并实现了二者的无缝连接,开创了新的治理格局。尽管在毛泽东时代,这一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表现为高度集权的模式,但毕竟基本的制度框架搭建起来了,并展现出卓有成效的治理效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实施了以执政党和现代国家制度重建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更多地继承了上世纪50年代的党章和宪法的历史经验,更多针对毛泽东时代的体制弊端进行“修正”,而不是“推倒重来”,避免了政治体制陷入“历史真空”之中。[2](P39)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治理体系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6]应当承认,从制度框架,特别是政治制度的传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的,而这一制度基础的奠定是由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完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道路”的成功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而这种制度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必须回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才能得到清晰的解释。

其次,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为“中国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本。1949 年,刚刚成立后的新中国结束了战争的创伤,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的窘境,人口平均寿命不足40 岁,文盲率高达80%,连年的战争使国民经济受到重创,在国际封锁的条件下,尽快实现工业化,改进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建立新的医疗保健和教育系统,成为当务之急。而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用市场机制和弱政府规制去启动国家重建进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毛泽东时代,选择国家全面控制经济的策略,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迅速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在1952-1978 年间,我国的工业产出年均增长11.5%,GDP 总量中工业所占比重从18%稳定增长至44%,而农业所占比重从51%下降至28%,“强制工业化”的结果,是我国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基础。[7](P86)客观的讲,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打下的基础,“中国道路”的开辟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最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特别是1957年以后,尽管受“左”的思想影响,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了严重曲折,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还是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理论探索。比如,早在1956 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8](P286)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情况走自己的路,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凸显了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的基本国情,提出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尽管后来没有坚持下来,但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贵的。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积极的探索,为后来“中国道路”的开辟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才能终于拨开迷雾,辨清航向,驶向未来。

三、变革与超越:“中国道路”的突破与创新

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历史来看“中国道路”,既要承认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具有连续性和传承性,也要看到“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有其突破性与创新性的贡献。按照一般的理解,“中国道路”在体制上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了过去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跨越式腾飞,这是“中国道路”最鲜明的特征。这种对“中国道路”独特性的解释,以经济体制的变革为着眼点,抓住了“中国道路”最核心的特质,应该说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道路”作为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与老路相比,它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宽领域的,尽管这种变革是渐进式的,但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它所展现出的丰富性与立体性相当复杂,经济体制的转型仅仅是它的一个面相,而要对“中国道路”的创新之处作出恰如其分的理解,还需从社会发展方位的重新认知、国家治理方式的跨越式转变、执政党的全面转型等方面作深入的剖析,才能更清晰的展现“中国道路”的独特品质。

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社会理想,这是共产党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尽早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共产党人的一种普遍追求。在社会主义实践早期,列宁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长期性的估计就不是很足,他曾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此后,斯大林、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也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理解为一个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目标。由于自身理论准备的欠缺,加之受苏联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也曾一度脱离实际,对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做出错误判断,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方位进行了新的认知,对过去急于求成,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迫切做法及时调整,作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从而为“中国道路”的开创提供了基本依据,较好的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问题。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方位的科学判断,建立在客观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它将实现共产主义看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共产党人放弃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在现实意义上,“中国道路”以一系列务实的阶段性目标体现社会发展的长期性、过程性,“确立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初步达到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体系。”[9]从而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贴近现实的实践活动有机融合起来,真正达成了现实与理想的辩证统一。

在国家治理方式上,建国以后,由于缺乏治理经验,加之受革命惯性思维、历史文化传统等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党的领导人对法治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958 年,毛泽东曾在一次会议上说:“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多数人要靠养成习惯。我们每个决议案都是法。治安条例也靠成了习惯才能遵守,成为社会舆论。”[10](P421)“大跃进”之后,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过分强调阶级专政,过分推崇群众运动,国家政治生活日益脱离法治轨道,个人崇拜之风盛行,人治愈演愈烈,由此造成的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基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做出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决策。1980 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11](P359)这就清楚的表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被确定下来了。此后,经过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深化,在党的十五大上,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做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决定。客观来说,“中国道路”发展的四十多年,彻底改变了过去依靠人治的老路,实现了国家治理方式上的深刻转变,从根子上解决了国家安危系于个人或少数人身上的问题,进而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道路”的发展进程中,国家治理方式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党的制度体系仍然存在,但党的行为方式已经与毛泽东时代大不相同。党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抛弃过去激进化的意识形态和“运动式”的管制模式,转向务实的、常规化的治理。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面对社会利益多元化,阶层结构复杂化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也在转型中做出战略调适,通过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构建党—国家—社会—市场的多中心与合作治理结构,并在自身建设的理性化与民主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不仅实现了执政党建设与社会转型进程的适应性调整,也有效实现了执政党建设和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之间战略性的良性互动。可以说,四十年间,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有了这种深刻转变,“中国道路”才能开荒拓土,不断走出新的境界。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2](P21)回顾历史,实事求是的讲,“中国道路”的开创,从根本上改变了党和国家的面貌,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的艰辛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世界作出了生存性贡献、发展性贡献、制度性贡献、文化性贡献和和平性贡献,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13](P2)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契机,回望“中国道路”的前世今生,我们要感念这条道路的来之不易,更要为能找到这条道路而倍加珍惜。在新时代,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越来越宽广的未来。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改革开放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