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体性思维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2019-01-18 22:35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邬 丹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这一重要论断表明,以整体性思维统筹把握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是一切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推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以整体性思维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承接20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脉,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理论逻辑的拓展和历史逻辑的延伸,是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思维是运用整体概念识物想事、整理思想的思维方式。”[2]在哲学上,整体是相对于部分而言的关系范畴。就此而言,整体性思维是指从事物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关系当中看待事物,探寻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思考解决事物发展问题的思维方法。以整体性思维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经验、汲取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失败教训、避免西方马克思主义背离迷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经验的需要

善于运用整体性思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在革命战争时期,正是由于克服了“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的教条主义错误和“拘守于自身的片段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的经验主义问题[3],坚持实事求是,全面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系统思考和辨证处理中国革命的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关系,我们党才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与和平进行“三大改造”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改革开放以后,正是由于坚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国内大局与国外大局、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全面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纯洁性建设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党才开辟了市场取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由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党才开辟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道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延伸,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整体性思维的过程,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充分弘扬这一成功经验。

(二)汲取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失败教训的需要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相比,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却最终失败,导致苏联亡党亡国。反思这一历史,其中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原则。现有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失败缘起于列宁逝世后有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争论,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偏差与失误,具体表现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社会主义观念作了教条式的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某些思想,采取了实用主义、按需取舍的态度”和“在马克思主义创造机制问题上,权力过度集中的结果就是权力产生真理、权力裁决真理、权力支配真理”[4]。斯大林去世后,由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开启的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苏联逐渐兴起一股借反思苏联历史而否定苏联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终导致斯大林、斯大林模式乃至苏联70年的历史被戈尔巴乔夫彻底否定,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渐消解和取代马克思主义。“正是这种抽象的人道主义,通过戈尔巴乔夫影响了苏联改革,成为戈尔巴乔夫影响了苏联改革,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5]可见,汲取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失败教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三)避免西方马克思主义背离迷误的需要

如果说苏联马克思主义因“教条”“修正”“虚无”,以致走上抛弃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失败,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至今,则因“批判”以致走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西方化迷途。由于对马克思资本主义双重批判理论的误读,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下陷入了一种表面上繁花似锦、实际上深度迷惘的窘境。霍布斯鲍姆回味其中转折后无奈地说:“我们确实不知道,自己正在走向何方。”[6]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陷入迷惘窘境,最终彻底向自由主义缴械投降,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做到坚持用整体性思维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以致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使马克思主义走向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就此问题,有的学者深刻指出,“总体而言,‘西马’重视哲学、忽视政治经济学;承认历史唯物主义、否认辨证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学院化倾向、缺乏实践的总体特征决定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有限效用,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真谛”[7]。可见,只有坚持用整体性思维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避免在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中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宗旨和原则。

(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需要

无论东方或西方,整体性思维自古有之。在我国,整体性思维是中华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见诸于许多中国早期的经典文献。例如,《周易》就是以阴阳两极互感贯通、相融统一作为整体性思维的根本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周易》形成一个以阴阳为轴心的八卦整体观和整体思维模式,为中国整个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8];而“《老子》以‘道’为枢纽,勾勒了一幅宇宙万物生化变动、相互藕联的整体画图,表达了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思维意蕴,从而显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同一、万物贯通的融浑气质”[9];“《孙子兵法》在论述‘决定是否发动或者迎接一场战争,并获得胜利的要素有哪些’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清楚的系统整体性、系统结构性与系统层级性”。[10]因此,可以在吸收上述马克思主义发展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富有民族气派、民族特色,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的改造,克服其单一性朴素性等不足,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级换代的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实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与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

二、以整体性思维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论时代怎样风云变幻,整体性一直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及其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与现实中。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的整体性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内在要求。

(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主要指准确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实践特质和研究方法的整体性。

第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整体性。理论逻辑是指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构成。这三者内容看似有很大不同,但实质上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11]所以,整体性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是整体逻辑。所以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东西都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中单独出来”[12]。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牢牢把握它的这一本质属性,将其当作“一块整钢”看待。为此,就要避免将马克思主义单一学科化如哲学化或经济学化等,更要旗帜鲜明反对制造“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对立、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等谬论。

第二,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质的整体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3]。马克思主义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学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质,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历史理论、学说和思潮的最显著标志。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必然要求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质的整体性,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实践的内在联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这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14]为此,就要避免将马克思主义当作书斋里的学问,乃至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割裂开来,进行纯学术化的研究。

第三,把握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其开放性。恩格斯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5]。因此,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内在地要求把握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整体性,以唯物辩证法的整体眼光认识和改造世界。把握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就是要求把社会当作一个处于动态发展的鲜活机体,将内部矛盾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为此,就要反对用抽象人性论、抽象的“经济人”等解读经济社会发展,而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等研析社会发展问题。

(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质与开放品质决定了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中国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国情也决定了其在中国的出场必然带有中国气质,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历史是清醒剂,应批判借鉴和吸收利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成果,但不能因此而被其理论的纷繁复杂所迷惑,甚至陷入“以西解马”的洋教条主义泥淖,而应牢固树立创新的主体意识,更加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整体性。这一整体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把握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历史与实践都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是一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交互过程。这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发展变革实现中国新生的过程,也是一个中国实践再造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新生的过程。因此,既要反对忽视中国国情而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做法和脱离实际而凭主观愿望任意取舍马克思主义的实用主义做法,也要反对借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而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甚至鼓吹“儒化中国”,企图溶解马克思主义的做法。

第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扎根于中国具体实际,“时代化”是指紧贴时代发展步伐实现与时俱进,“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以通俗的形式掌握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接受。就三者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心主题,时代化是前提条件,大众化是目的归宿,三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16]。因此,既要避免把“三化”相互等同起来,又要避免把“三化”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或者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第三,把握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关系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是指马克思主义其发展成果之间在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具有内在的、本质的、整体上的一致性,两者不因表现形态的不同而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内容新形式。就两者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又在与时俱进中实现一脉相承,在坚持中发展而又在发展中坚持的辨证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展,两者虽有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构成两者本质的不同,不能用一个否定另一个。另外,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形态冠以不同名称,如“原生生态”“次生形态”“再生形态”“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17],或“意识形态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的马克思主义”[18],或“工程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范围的运动形态的马克思主义”[19]等,但不能因此而将作为本体的马克思主义之“源”与作为其发展形态的各种“流”对立起来,而应当用“一源多流”辨证处理其间的整体关系。

(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的整体性

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了解历史是为了把握现实、开创未来。邓小平曾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20]同样地,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决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的整体性。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形态,代表着21世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高水平。因此,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的整体性,关键在于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在学懂弄通做实的同时推动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第一,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传承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理论总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理论谱系中的重要元件,它沿袭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理论传统、价值导向,沿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理脉络,谱写了理论的“新时代篇章”。一脉相承的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有理论都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面向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遵循中国逻辑、构建中国话语。另一方面,相比已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贴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新局面。因此,深入把握两者关系,就要准确理解前者对后者的开拓创新,既不能因前者的开拓性创新性而脱离后者阐释前者,也不能因前者归属于后者而用后者消融前者。

第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任何一种思想的确立,都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以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提出“八个明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了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逻辑严谨、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还会遇到这种那样的问题,但都不会脱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所涉及的领域。因此,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就要加强其整体性研究,从其整体性的时间、空间、实践和理论四个维度,呈现其完整的统一的理论形态,揭示其指导实践的强大生命力,防止对其解读的碎片化、简单化、庸俗化。

第三,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运用的整体性。“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施政布局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方法论,制定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着眼于工作全局,又突出战略重点,从点面结合上回答新时代建设和改革大局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清晰蓝图,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继往开来的战略安排,全面规划了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是当前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的必然要求。为此,就要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及其与具体实际工作的关系,真信真学真用,要有责任担当的勇气、人民至上的情怀、问题导向的方法和抓铁有痕的作风,将其落实到围绕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去,落实到提高实践探索的整体效益上来。总地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而进行下去的重要思想指南,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以整体性思维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径

以整体性思维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既用马克思主义整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一)用马克思主义整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学习和研究理论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不仅需要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还需要将这一把握贯彻于实践中,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引领作用,促进实践整体创新。习近平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21]。用马克思主义整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键在于抓住三个关涉全局的“根本”。

第一,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说明,改革开放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致的,两者须臾不可分离,改革开放越深入就越要注重本身的社会主义性质,越要强化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避免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当前,时值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和反思改革开放的声音迭出,必须警惕各种用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读改革开放历史和成就的错误做法,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坚持用唯物史观与那些否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性质、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对立并用一个时期否定另一个时期、甚至试图引导改革开放偏离正确方向的错误思潮进行旗帜鲜明的意识形态斗争,以确保改革越深入开放越扩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内涵越丰富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创新引领作用越充分越有力。

第二,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问题。巩固和扩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因素,必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之源。”[22]矛盾是问题的表现形式,社会主要矛盾则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在不同时空集中、突出的表现,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国家的基本国情,蕴涵社会的根本问题。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表明,虽然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需要和生产的矛盾,其主要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决定性表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其具体内容已发生部分变质。从人民需要看,“美好生活”意味着人们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是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说明我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已由着力化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创造丰裕的物质文化财富,倾向更多化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以解决党和国家治理、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等领域的问题;从社会生产看,我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已由着力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倾向以更好实现城乡、地区、部门、行业等之间的公平正义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通过提高供给水平、增强供给效益、优化供给结构等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综合地看,新时代我国社会根本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实现在富起来的基础上强起来。因此,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彻底的革命精神,激励党和人民的革命斗志,推动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使上层建筑积极适应和能动作用于经济基础,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优化促进生产力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实现社会全领域深层次高品质的变革,为新时代我国强起来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永葆创新锐气和蓬勃朝气。

第三,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实践与创造主体,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和发展的驱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发展问题的破解,都必须坚持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权力”“资本”和“劳动”及其三者的关系,是推进国家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权力、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得以重塑,总体上看,权力下放、资本重生、劳动解放,中国的发展因此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但“功劳簿”的背面是权力脱了缰绳,资本没有节制,劳动失位失语,同时在这基础上形成错综复杂的问题网。因此,坚持人民立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关键在于制约权力、节制资本、尊重劳动,尤其要破除权力与资本结盟对劳动进行的宰制,使劳动从异化中解放出来,使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这样,通过权力、资本、劳动之间关系的合理配置,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革命激情和聪明才智充分释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不断开拓前进。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整体创新马克思主义

以整体性思维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用理论创新实践,更要用实践创新理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中国也正处于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期。这是重新思考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时刻,也是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刻。立足于这一前无古人的新时代,以整体性思维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第一,夯实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就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23]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中国文化才能形成中国特色。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目前,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论著很多,而探讨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弘扬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辨证结合的论著相对较少,而当前后者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而言更加重要,因此,必须补足这方面的研究短板,推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全面创新,使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展示中国人民的生活气息。

第二,开拓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立足中国,而且要放眼世界,用贯通历史和现实、结合国际和国内的大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析。当前,人类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事实已经证明,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国家能够承担起全球治理的重担,共迎挑战、共冒风险、共担责任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要求,各国日益成为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从中国的视角看世界与从世界的视角看中国统一起来。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破解中国问题获得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抢占世界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促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得世界认同;另一方面将21世纪世界发展变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融入中国道路的实践探索中,促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争鸣之中实现理论创新,继而促进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创新,实现中国道路对世界发展的引领。这样,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提升,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将成为能有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将越来越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第一,提升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概括能力。将中国马克思主义提升为能有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破解21世纪世界发展难题、概括和揭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从19世纪跨入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21世纪全球化持续深入背景下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构成了人类共同面临和亟需解决的时代困境。因此,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看深把准讲透,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新变化新发展新表现。要加强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深入揭示21世纪的资本逻辑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发展新表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比较发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逻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绚丽的真理光芒,以新的学理和话语阐明21世纪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持续演进的发展逻辑,叙说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和光明灿烂前景,继而为人类摒弃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