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
政治风气与民情状况不仅关系岛内民主政治走向,也直接决定选举结果。台湾地区自1996 年实施领导人直选以来,虽然已经历两次政党轮替,但选举的政治风气始终不如人意。而且,每经历一次领导人选举,社会就撕裂一次,对立就升高一次,台湾民意高度分裂的状况愈演愈烈。如今,2020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进入倒计时,台湾社会再度处于选举前的高度动员阶段,政治乱象再度集中爆发,而不同群体也再度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
如果说,国民党当年庞大的党产与复杂的政商派系利益纠葛在很大程度上要为20 世纪末期的金权政治负责的话,民进党则因为陈水扁的贪腐要为21 世纪初的政治败坏负责。马英九执政的8 年本来是台湾政治风气回归正道的绝佳时机,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在台湾肉桶政治文化下形成的利益格局没有及时调整,遵纪守法、顺应舆论的马英九反而被贴上“无能”标签,一度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反面教材。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看似民进党的“女版马英九”,但少了马英九的法官性格,多了民进党的律师性格。“九合一”选举失利后,蔡英文进行了深刻“反省”,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声势,也恶化了台湾的政治风气。此次2020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是民进党首次在全面执政背景下寻求连任的选举,民进党利用政治资源进行辅选的种种作为则需要为台湾政治风气的再度败坏负主要责任,具体而言包括:
一是令选举失焦。选举本应该是检验执政党政绩的时刻,是比拼选举双方政策、议题以及价值取向的时刻,但此次选举却几乎看不到正面政绩的宣扬。需要连任的蔡英文似乎是隐身在台后的,往往是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一众民进党籍行政官僚、一群民进党籍民意代表,乃至县市议员在跟国民党的韩国瑜打擂台。虽然韩国瑜高呼君子之争,要打一场干净的选战,但选举的热门议题、主打焦点全在韩国瑜个人的人品、形象问题上,至于政绩、政策反而完全被淹没。蔡英文对行政机器的操作充分运用在选战上,不仅韩国瑜的个人资料、交易记录、行程安排屡屡被泄露,甚至基层派出所为避免惹上级不悦,拒绝韩国瑜借用厕所。只要韩国瑜找不到确凿证据,蔡英文就能够大张旗鼓地运用行政资源打压对手。这种无所不用其极、排山倒海似的打法的确改变了“九合一”选举时蔡英文当局的被动局面,作为在野党候选人的韩国瑜反而正在经历最严格的检视,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无论是财产还是人品,甚至每一句话都被放大检视,而作为执政者的蔡英文的政绩以及未来的政策却没有关注度。这也导致一个诡异的现象出现,就是韩国瑜的个人声量远远高于蔡英文,反而促使更多的民进党候选人凑过来围攻韩国瑜,以博取新闻版面。
二是对法治的侵蚀。日前,引发香港逃犯条例修法风波的陈同佳出狱后,欲前往台湾自首。台湾当局的表现令人咂舌,律师出身的内务部门负责人徐国勇发言混乱,一会不接收,一会骂记者,一会又要到香港拿人,完全没有法制程序可依,也没有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可言。反观香港政府,虽然陷入到持续的街头暴力反对运动中,但香港政府的发言与作为始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态度。可见,看似民主的台湾社会,在民进党治理下,法治水平不仅没法跟香港比,而且比马英九执政时期大幅下降。首先,立法机构的一言堂模式确立。民进党缺乏民主素养首要表现,就是得了权力就想通吃到底,不再像国民党全面执政时期,凡重大“立法”均不轻易采取强行表决,往往会考虑反对党及小党意见后进行相当程度妥协,民进党是以“强行表决为原则”“协商妥协为例外”,尤其是涉及两岸关系和打击竞争对手的争议性“立法”,民进党掌控的立法机构均会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相关法案,如果法案伤到自己,民进党还会厚颜无耻地在最短时间内“矫枉过正”,比如涉及劳工权益保护的“一例一休”,以及“公投法”等,都是仓促地以大尺度开放的态度通过,在选举时感受到选情的冲击,又立马改过来,将之前放开的口子堵死。不但毫无长远规划,缺乏科学性与前瞻性,而且完全无视民意的存在。
其次,破坏重要权力机构的中立地位。民进党缺乏民主素养的另一个表现,是破坏民主制衡的制度设计。与马英九提名的“大法官”通常以专业导向为主,政治倾向明显的较少,任命“中选会”主管是无党籍,严格遵循相关宪制性规定中机构规定的中立要求不同,蔡英文提名的“大法官”大多数具有鲜明的“独”派色彩,任命的“中选会”主管就是深绿出身、选举落败的民进党籍李进勇,赤裸裸引发宪制性规定争议,毫不顾忌所谓民主制度下要实行权力分立的制度颜面。
第三,带动斗勇比狠的政治风气。在台湾两党政治格局下,民进党作为一个街头选举起家的政党,本该对拥有一个不团结的陈腐国民党作为自己主要竞争对手窃喜才对,但全面执政的民进党却对国民党缺乏宽容精神,不仅从财产上、组织上极力绞杀对手,还意图从合法性上彻底否定国民党的存在。对于柯文哲、“时代力量”这些出身绿营的潜在对手,民进党也是用完就丢。对柯文哲的诋毁用到了“活摘人体器官”这样的攻击方式;对“时代力量”则是不断蚕食、分化瓦解;对于“独”派出身的吕秀莲,为避免其联署参选分食民进党选票,用各种方法阻挠联署,甚至派出卧底撕毁吕秀莲的联署书。在民进党这种凶悍的政治斗争方式影响下,台湾的政治环境越来越激进化。
最后,将选举置于台湾民众福祉之上。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大肆以公权力进行绑桩买票,最典型的莫过于“前瞻计划”。苏贞昌当上行政部门负责人后,更是大发各种补贴,以维系部分支持者。更甚者,不顾台湾民众的切实利益,对两岸交流筑起法律高墙,以维持一个封闭的台湾社会,方便其操弄选举。而对美国的狮子大开口,则是有求必应,编列高额防务预算,主动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桥头堡,置台湾民众的安危于不顾。
三是对舆论的操控。民进党的选举策略就是典型的“泼妇骂街”,自以为比的是声音大。为此,民进党对传统媒体的掌控到了空前严格的境地,传统泛蓝媒体东森、TVBS 都不太敢过多地报导关于蔡英文、民进党的负面新闻,甚至仅剩下的中视也不得不在蔡英文的压力下取消统派人士的政论节目。对政论节目主持人,蔡英文当局更是该施压的施压,该分化的分化,原本派系众多的民进党,变成了拥蔡的一言堂,吴子嘉等非主流绿营人物都不再敢公然批蔡。对新媒体,蔡英文当局更是总结“九合一”选举失利的教训,以威逼利诱做掉粉丝众多的网红人物,迫使其纷纷转向,利用执政资源成立不同网军,批量制作大量高清图片、视频,深入PTT 等网络论坛,让PTT 八卦版天天爆卦蔡英文的支持贴,完全改变之前八卦版的风格,形成年轻人都挺蔡的假象。在攻击韩国瑜方面,通常以贴标签的方式来进行人格否定,主要路径就是先在网络论坛上恶搞韩国瑜,然后通过传统媒体广泛报道,形成相互呼应的传播效果。此外,制造假民调也是民进党擅长的一招。如同绿营的电视台占据多数一样,绿营的民调机构数量远远多于蓝营,总能在特定的时候及时发布民调,只要达到造势目的,哪怕民调样本和民调方法经不起检视。
当前台湾政治风气的败坏,使得岛内社会弥漫着恐慌情绪,但不同群体却呈现出不同的焦虑倾向,这种焦虑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选举的结果。
一是年轻选民的蒙昧。在“台独”教育洗脑下长大的一代如今已拥有选举权。如果说,“九合一”选举时柯文哲、“时代力量”以及非典型国民党形象出现的韩国瑜使得年轻人所接触的舆论环境有所调整的话,如今民进党强势垄断新旧媒体的做法,则是让年轻人失去了接触多元化声音的机会。不仅如此,民进党还在高校建立外围组织,以高薪吸引林飞帆等新生代,还透过封闭两岸交流,将祖国大陆塑造为年轻人的假想敌,借香港修例风波在年轻群体中传播恐惧,甚至不惜不断制造类似“周子瑜事件”来刺激年轻人的投票率。另一方面,国民党陈腐的组织架构并未给年轻世代提供同等的竞争空间与晋升渠道,使得民进党得以编织出组织网络、舆论网络,成功欺骗涉世未深的年轻世代。如今,要改变年轻人的认知绝非短期之功,未来影响选举关键的,可能就是刺激年轻人投票的一个诱因。
二是中间选民的焦虑。中间选民包括政治立场不鲜明的知识精英、经济选民,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固然是民进党对政治风气的破坏令人生气,国民党的不争气也让许多人试图寻求新的出路。中间选民最大的焦虑是安全和发展,包括财产缩水、台湾整体安全形势、下一代发展空间,等等。因此,墨绿出身的柯文哲才能够在蓝营大本营击败蓝绿阵营的选将而连任。虽然在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的限制下,所谓第三势力很难突破两党夹杀,但第三势力仍能够在不分区及侨选民意代表中取得席次。尤其是,中间选民不断游离的政治倾向,能够决定蓝绿板块的最终边界。虽然不能确定中间选民哪方面的焦虑会多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中间选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担忧,对民进党破坏法治的不满,对改变的期许,都是不利于蔡英文连任的,但能不能投向韩国瑜,则要取决于韩国瑜的“台湾安全、人民有钱”能否获得他们的信任。
三是底层民众的求生欲。底层民众人数最多,但声量最小,因为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底层民众的声音都缺乏传播渠道。但底层民众最为不满,对生活状态最为敏感,对物价和工资最有感。因为台湾已经在分裂的选举争斗中丧失了多年的发展机会,老百姓的荷包一直在相对缩水,生活水平往往是进步有限,退步明显。韩国瑜虽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底层民众,但韩国瑜的的确确了解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其主要生活经历就是与农渔民打交道,最大优势就是能够用他们听得懂的话,用底层民众习惯的交往方式去自然地打交道。因此,虽然民进党利用“豪宅案”等否定韩国瑜的庶民身份,但底层民众对韩国瑜的信任并未减少,投票的热情始终维持在高位。可以说,底层民众的支持,奠定了韩国瑜最坚实的政治基础。
综上,按照恐慌情绪对于投票的影响程度来看,求生欲大于焦虑,焦虑大于蒙昧的激情。因此,民调落后的韩国瑜事实上比蔡英文更具民意支持基础。不过,企图君子之争的韩国瑜对上败坏政治风气的民进党,最终的选举结果很可能在伯仲之间。但按照民进党不择手段的政治手法,选举舞弊或者选举争议发生的概率也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