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明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罗马俱乐部”对生态危机的告诫与呼吁已过去差不多有半个世纪了,1 575 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签署声明警告人类正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也有20 多年了。纵观整个世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仍在继续,并且在有的地区还变本加厉。现在,人类仍然面临生态危机的威胁。“地球村”的所有村民,都在渴求消除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那么,人类消除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的希望究竟在哪里? 在世界上哪一个地方最有可能创建出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打开《有机马克思主义》一书,首先吸引人眼球的是,作者明确提出,人类消除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中国最有可能创建出生态文明。目前国内对《有机马克思主义》一书颇有争议。该书确实存在着许多错误与不足之处。但是,该书所做出的上述判断应当说是入情入理的。把走出生态危机,创建人类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是有充分根据的。《有机马克思主义》一书所提出的根据有待商榷,但以下两点是确信无疑的:其一,纵观当今之世界,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执政党或执政集团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具有如此强烈的保护生态的理性自觉和责任担当?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执政党或执政集团像中国共产党那样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己代表大会的重要议题,作为基本的国策加以推行? 其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有科学思想的引领。尽管在当今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论述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但无疑最系统、最科学、最深刻、最“接地气”的理论在中国。这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今世界任何与生态相关的理论、观点都不可比拟的,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生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里,列举如下若干要点,以便进一步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就明确地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516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和解。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如何看待人本身这个自然物之外的自然界? 在最一般意义上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下,人们通过什么方式影响自然、改造自然? 人类怎样才能实现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近代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对自然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人类应该怎样生产才能消除这些消极影响?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所有这些问题都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围绕着这些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展开和发展。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和出发点。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2]把人与自然明确地视为“生命共同体”,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清晰的系统表述。马克思曾经把自然说成是人“延伸的手臂”“无机的身体”,习近平则用“生命共同体”来说明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我们从这一表述中可以更深切地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自然界是生命之母,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的命运和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类切不可盲目地凌驾于自然之上,试图征服自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只讲征服不讲保护,而必须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更是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3]。他形象地引用中国古代的生态格言来进一步阐述他的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样,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也更加鲜明地呈现于前,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古代优秀生态文化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概括性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4]。显然,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
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概念本来是始终与自然环境、人的本质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紧密地联系着的,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都是在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起作用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地论述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最主要的是提出了三个方面有着内在联系的创新观点。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不费资本分文的东西。但是,从价值的生成来看,劳动加上自然界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就前者而言,自然没有价值;就后者而言,自然是有价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最有创见的一个命题。“两山论”深刻揭示出了自然价值的客观存在,将生态思想融入了价值理论当中。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5]。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自然价值是指不以人为尺度的自然的客观经济价值。它不是人类赋予的,也不是人类创造的,是自然本身固有的。它随自然的产生而产生,随自然的存在而存在,随自然的消亡而消亡。显然,自然价值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在马克思看来,既存在着社会生产力,也存在着自然生产力。“如果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很高,也就是说,如果土地、水等等的自然生产力只需使用不多的劳动就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那么——如果考察的只是必要劳动时间的长度——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力,或者也可以说,这种自然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所起的作用自然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完全一样。自然产生的高度的劳动生产力是和人口即劳动能力的迅速增加,从而是和作为剩余价值来源的那种材料的迅速增加联系在一起的。”[6]370事实上,“两山论”确认了“生态生产力”的存在。“生态生产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产力”概念的内涵,改变了过去仅仅从物质财富生产的角度以及从“自然界的力量隶属于社会生产力”的层面看待自然生产力的问题,将生产力理论关注的角度扩展至整个自然界、整个生态环境,将看问题的层面放在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具有更加平等的地位上;改变了过去仅仅把那些进入社会生产过程且来自自然界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纳入自然生产力的范围,而是将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中存在的如水力、风力、太阳能、土壤肥力等自然力以及自然资源生产环境资源产品的能力、生物生产力都纳入到了自然生产力的范围中。这样,如果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理论,那么,习近平提出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论断就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产力理论。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同时要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习近平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4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如何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既然我们认为自然也是有价值的,把自然环境视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应顺理成章地把保护与发展生产力同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保护环境的过程,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与此同时,也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途径,也就是探索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来发展生产力的方式。
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两山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历史进步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发展时,历来把重心放在经济的发展上,再在此基础上讨论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发展,确实较少强调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发展”对整个人类发展的至关重要意义。即使有时谈及,也未加以系统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发展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角度来看,发展是一个由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生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构成的整体。据此,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对此,习近平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7]1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发展领域中,是发展思路的重大变革。这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开启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具有战略性、根本性、全局性意义的发展模式,促使传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在涉及经济发展问题时,对之都有论及。但是,只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将之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发展理念提了出来。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新发展理念深刻洞察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目标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里,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者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实现绿色发展必须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协调发展为条件,以开放发展为环境,以共享发展为目的。否则,难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在讲到发展的自然条件时,要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新发展理念鲜明地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环节,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说,我们着眼于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和维护中华民族长远生存发展,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突出位置。他还指出:“绿色发展,就其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8]162实现绿色发展,重点是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化。可见,绿色发展理念总结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对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提出了更具体的实现路径。如今“绿色发展”已经不再是经济学领域的专有名词,而是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理念共识。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性地提出了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大发展。
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绿色发展思想,不仅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跨越的阶段。但是,现代化存在着不同的道路和模式。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提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问题。
西方社会自15 世纪以来,随着启蒙的开启,就踏上了实现现代性的征程。这种以资本与理性相结盟的方式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使社会摆脱了旧有的、固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展现了超乎人们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神奇力量,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给人类带来生产力发展、物质丰富的同时,也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果说到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这种代价还刚呈现于前,人们还能承受的话,那么,到了20 世纪末,这种代价已充分显示,人们对这种代价的承受快接近极限了。因此,马克思一方面高度肯定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又深刻地揭露了现代化的负面效应。马克思强调现代化的流动性、历史性,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引人们超越它。马克思对现代化的基本态度,一是实现它,二是批判它,三是超越它。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批判现代化是为了超越现代性,而且实现现代化也是为了超越现代化。
针对西方现代化、传统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的弊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这不仅把生态的内容纳入到了现代化发展理念之中,而且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核心的内容加以强调。在十九大报告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一部分的结束处,习近平还这样说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2]这里,习近平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规定我们要形成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标志。这在现代化理念的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习近平由于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入到现代化之中,从而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现代化理念。按照习近平对现代化的新解释,只要改变对现代化的陈旧理解,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那么,人类就有可能缓解甚至消除现代化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而且也不必盲目地去追求所谓“超越现代化”,也不会纠结于“实现现代化”和“超越现代化”的烦恼之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传统现代化或经典现代化的反拨和超越,有着思想深邃、哲理深厚、观念超前和行之有效的新内涵,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种全新定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概念不是对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的简单借鉴和移植,而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赋予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打破了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为世界现代化开辟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反对抽象地谈论公平正义,要求把公平正义建立在消灭阶级和私有制的基础上。在如何对待自然资源的所有制问题和分配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也有自己的看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环境公正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思想、充分吸收和借鉴当代公正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不断推进社会变革和环境公正发展的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产生的科学成果。他对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公正既包括社会公正,也包括环境公正。传统马克思主义论述公正问题,一般都把重心放在社会公正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谈论公正问题,除了注重社会公正,还强调环境公正,即把环境公正引入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公正理论之中。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4传统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甚至提出人应当把自然作为敬畏的对象,但是,由于要面对的历史课题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的确实没有专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公平正义的高度进行探讨。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受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制约的。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追求全面的发展,让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在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9]因此,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公正既包括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公正,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公正。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把环境公正引入了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之中,而且还表现在把环境公正与社会公正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作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公正的内容当然有许多,但唯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共享”与“普惠”,即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公平地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使之被一些“特殊”人物或集团所专享,当作衡量社会是否公正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2018年5月18日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他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论断,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应当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我们要特别注意习近平所提出的“共享”和“普惠”这两个概念。可以预料,随着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主福祉,让全体人民“共享”,人们所企盼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也将实现。
在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中,主要谈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代内平等,但也涉及代际平等的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基础上,从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将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了平等思想。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共享发展包括生态产品的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共享,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共享,这样,就突出了代内平等的问题。环境代内平等既包括国内平等,也包括国际平等。在国内平等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将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推动横向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在国际平等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立公正的国际生态治理秩序。另一方面,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全党同志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7]72013年4月,他在考察海南省时还提出:“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10]这里,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体现了习近平维护环境代际平等、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负责任的情怀。显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环境代内平等和环境代际平等的统一。
在总体上,习近平反复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这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看来,文明与自然和生态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恩格斯指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土地荒芜和温度升高以及气候的干燥,似乎是耕种的后果。”[11]331因此,在文明的任何发展阶段都必须保护自然。否则,文明就难以为继。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要论断,将生态提到决定文明存亡的高度,指出了生态文明的历史属性,揭示了生态兴衰与文明变迁、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揭示出生态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辩证总结了生态与文明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论断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文明观的形成。这一文明观的核心是把生态视为文明之基。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该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3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再次重申这一科学论断,准确回答了生态与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用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世界历史来看,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由于耕作方式不当,导致水土流失。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由于乱砍滥伐,导致现在植被稀少,黄河日益变黄。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论断高度吻合,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揭示出人与自然关系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地位。习近平指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2]他还说,必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在此基础上,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3]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不仅阐述了生态与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把人类文明与生态联系起来,而且指出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美好前景。他明确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7]6但是,我们不能抽象地讲生态文明是取代和超越工业化文明的新的文明。对此,我们要进一步追问:是什么样的工业化和工业文明导致了生态危机? 我们要超越和取代的工业化和工业文明是什么样的工业化和工业文明。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从20 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3]显然,这里存在着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区分。资本主义工业化和传统工业化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因此,对于我们来讲,首先必须高度防范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造成的生态危机,全力避免传统工业化的生态弊端。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将生态文明的原则、理念和目标融入工业化过程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经从人的发展程度的角度提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三大阶段: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与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但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考察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三个阶段,而且创造性把“生态文明”与第三个阶段联系起来。换言之,只有在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中才会存在真正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一新阶段的来临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习近平明确讲:“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12]因此,我们必须加速信息化的发展,使信息化和绿色化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样,我们才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显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视野指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既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理论。
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存在方式,即人究竟如何活在这一世界上有着众多的论述。这一论述具有明确的生态指向。马克思恩格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人的理想的存在方式,要求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伴随生态危机的必然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危机。我们之所以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说到底,是为了让人真的过上“属人的生活”,让人诗意地栖居。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论是与其生态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同样我们看到,在习近平那里,在论述生态文明时,也总是联系到了人的生存和存在,联系到人的生活方式,具有深切的人民性关怀和情怀。
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重建人的存在方式也相应地必须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让人们主要不是为了交换价值而是为了使用价值而生产,让人们不是把生产活动作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生产活动中获取快乐。第二,让人们合理地进行消费,不是当商品的奴隶而是当商品的主人,让人们为了自己的“真实的需要”而不是“虚假的需要”进行消费。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就特别强调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对于何谓“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作出了详细的说明。第一,在资源问题上,要大力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第二,在环境问题上,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深入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三,在能源问题上,要大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引导人们重建新的存在方式。
习近平所说的“绿色发展方式”即是“绿色生产方式”。只要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做到如下要求,那么这种生产就不仅仅是为了交换价值的生产,更是为了使用价值的生产。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第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三,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壮大发展绿色产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随着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的经济体系的形成,人在生产中会获得无穷的享受和满足。
综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必将引领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将使中国走在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前列。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自信和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