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辉,丁 蕊,陆占标
(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体育舞蹈是一项包含了体育和艺术及表现舞蹈美感要素的一项综合艺术。审美的意义在舞蹈表演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论是舞蹈表演者还是鉴赏的观众,都会被带有美感及协调的舞蹈所感染。体育舞蹈教学和训练及培养的艺术美感是互相联系的一环,是给人一种优美、祥和、融洽的感觉[1]。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的训练及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体育舞蹈经过不断地革新变化构造了本身独特的艺术模式,除了在舞者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上不断提升,而且还在比赛体系上得到了完善。虽说体育舞蹈属于新生事物,但却是当今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文从构成体育舞蹈美感的要素着手,研究分析其影响的要素,和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及培养其美感的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出提升舞蹈表现力中美感的训练及培养的有效措施。
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有关教授、专业教师以及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舞蹈在教学过程中美感的训练及培养进行研究。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查阅有关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的训练及培养相关的文献,其中包含硕士论文、专著以及期刊等等,这些文献包含的资料便是此次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 访谈法
对体育舞蹈专业教师,相关专家,教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的训练及培养有关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访问调查,获取宝贵经验,打下论文研究基础。
2.2.3 逻辑分析法
结合分析、归纳等逻辑方式,使用正确的途径搜集整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的训练及培养的有关资料,并以此为根据对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的训练及培养做出理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3.1.1 动作美
体育舞蹈的动作美,更加细腻体现在意蕴美、动态美、静态美、神韵美,而无论是哪种美,其传达的载体都是肢体语言。意蕴美在体育舞蹈中表现在与音乐的和谐融合上,通过优美的形体艺术表达出动作的美。动作美是指在舞者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流动性和观赏性。而静态美则会在舞蹈中呈现暂停静止,具有塑像特点的艺术形式,它呈现的美感是连续的,有特点的,如同大自然的美景和优美的人体艺术。神韵美是心中自发外露的,故人人可得,人人可以修成[3]。
3.1.2 形体美
形体美是指人的外在表现,在体育舞蹈中,形体是展现舞蹈美感的前提条件,舞蹈动作是通过人的肢体进行表达,好的形态更能演绎出优美的,进而带给人美的享受。舞蹈拥有着美感细腻的艺术体系。舞蹈表演者发自内心的情感通过形体美在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者用心领悟美用肢体演绎美,把情感结合在肢体动作中,演绎着动人的形体艺术之美。
3.1.3 音乐美
体育舞蹈中舞种的不同其音乐也不相同,动听的旋律体现着舞蹈不同的精神体现。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离的,音乐是能够揪住观众心灵的符号,在与不同舞蹈动作融合的同时又使观众体验到一种不同的艺术情怀。音乐美好比一幅画上不同的色彩,渲染着不同景色表达的意境。舞蹈也是一样,在和音乐相容吐露中激起了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4]。
3.1.4 服饰美
无论是体育舞蹈教学还是表演以及在比赛中,都搭配着不同风格的服饰。舞种的差异需要不同的服饰来提升其表达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服饰在体育舞蹈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包含了文化修养在内的,是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舞蹈的服饰也是有所差别,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体育舞蹈服饰,也体现着不同的体育舞蹈服饰美[5]。
体育舞蹈所展示的美感可以陶冶人们情操,滋润人们心灵,舞者若想将体育舞蹈展示给观众,势必需要将其美感展现出来,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体育舞蹈美感的构成因素。
3.2.1 身体素质因素
身体素质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身体灵敏度等方面。体育舞蹈表演是一个技术活,它需要表演者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形体姿态、眼神,配合音乐的旋律,加上自己的表演风格将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完美的呈现出来,这就要求舞者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做到。运动技术技巧要想高标准的完成是与身体素质离不开的,身体素质是动作规范性的基础,也是舞者在表演和竞技比赛中高质量完成舞蹈技术的根本保证[6]。
3.2.2 音乐素养因素
音乐素养是舞蹈演员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舞蹈的灵魂是音乐,舞姿和音乐的结合才能完整地表现体育舞蹈的艺术美[7]。表演者如果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对舞蹈的节奏变化,旋律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好的在舞蹈中表达感情,使舞蹈更具有生命力,从而更透彻的领悟舞蹈的真谛。
3.2.3 审美能力因素
审美能力是指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外在形象,结构,内在情感底蕴的感知,评定和表现能力。体育舞蹈是表演性很强的舞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体育舞蹈本身也蕴含着多种美的形式,在体育舞蹈中,可以从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融合;舞者的特殊气质与选择搭配的舞蹈服饰等方面来对体育舞蹈进行审美研究。可见对于体育舞蹈正确的审美能力是影响体育舞蹈美感训练及培养的重要因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训练及培养舞者美感,对提高学生内在的艺术气息,升华学生对体育舞蹈美感要素的认知层面及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感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8]。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的训练及培养对促进体育舞蹈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对美感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3.3.1 审美能力的训练及培养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新事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关键。首先,从事体育舞蹈的教师自己要具备娴熟专业素质、独特的审美能力、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和人格魅力,充分地体现舞蹈的艺术美;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展示舞蹈动作,完美地体现舞姿形态,使学生体会和欣赏到舞蹈的魅力;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不应只注重对舞蹈动作,形体的要求,更需深入了解意蕴和审美价值,不断提升舞蹈功底和艺术素养。
3.3.2 动作美的训练及培养
体育舞蹈美感是直接通过动作来展现的,因此对于动作美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动作美必须要进行一些基本功训练,基本功训练和美感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体育舞蹈学习的初级阶段进行基本功训练是枯燥却重要的,要使学生在每一个站姿,伸手,投足都是美的。把杆是学习新动作时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工具,通过双手握住把杆来掌握身体平衡,进而对慢动作和分解完整动作及肌肉感觉练习有着重要作用。技术细节的掌握,使动作概念不断升华完善[9]。
3.3.3 形体美的训练及培养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还应加强形体训练,舞蹈演员形体的锻炼、美感的培养尤其重要。作为一名体育舞蹈表演者,第一就需要塑造自己的形体,拥有好的形体是基本姿态训练的基石。人的基本姿态是指坐、立、行、卧,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主要侧重对立、行基本姿态的训练,可以通过靠墙立,单腿立,换重心立来进行练习,使舞者在舞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形体。
3.3.4 音乐素养的训练及培养
在舞蹈中,舞步和音乐之间往往有着一一对应的和谐统一关系,因此乐感在舞蹈表演中同样重要。但是许多舞蹈表演者和学生们往往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学会了舞步,乐感却很差,最终导致音乐与舞步无法和谐统一,这样的舞蹈表演即使具有形体美和动作美,却没有乐感美。培养音乐素养要加强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音乐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3.3.5 服饰选择与搭配的训练及培养
在体育舞蹈比赛中,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专业服装,以体现不同的舞蹈特点。但表演者和学生却未必了解这些服装的意义,因此老师应对体育舞蹈的文化进行讲解,深入了解服饰选择与搭配的意义。服饰在人体上得到体现,服饰的选择与搭配体现了不同风格的美。形体美通过服饰外延,服饰美依靠形体展现[10]。可见在体育舞蹈中服饰选择与搭配的训练与培养极其重要。
4.1 体育舞蹈美感的构成因素是动作美、形体美、音乐美和服饰美。
4.2 影响体育舞蹈美感的主要因素是练习者的身体素质、音乐素质及审美能力。
4.3 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观看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4 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以增强学生的基本功练习来达到对学生动作美的提高。
4.5 通过老师进行相关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对体育舞蹈文化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服饰选择与搭配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