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清
人物名片
陈宇翔,民进会员,著名摄影家、旅行家、电视导演,广西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广西统一战线文化艺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从1985年起,从事电视摄制工作30余年,参与和独立拍摄过大量电视专题片、电视音乐片、大型演艺活动现场转播、电视风光片及广告片。曾在广西博物馆和全区各地市举办过20余场个人摄影展览,广西主要媒体均进行过专题报道,出版摄影专著《拥抱大地——陈宇翔中国西部风光摄影》。
行走万里/寻的是世间百态、宇宙苍穹/拥抱大地/爱的是风云雨雪、万水千山/人生百年/贵的是漫卷诗书、纵情万里/人活世上/就活在四海之内、天地之间
——陈宇翔
当陈宇翔第一次站在公众面前时,他已经是一位专业的摄影家。人到中年的他体格精干,衣着朴实,柔和的目光中流露出坚定的神情。早在2002年之前,陈宇翔作为“幕后英雄”始终隐藏在镜头后面,这次身份的转变,让他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蜕变。
“1985年,我在广西教育学院电教中心当了一名普通的助教,作为大学刚毕业的新人,唯有全力以赴”,陈宇翔回忆说。一个中文系毕业生从此干起了电视拍摄的工作,一干就是17年,从一窍不通的外行,到电视编导方面的专家,实属不易。早在1988年,他就自学电脑编程,建立了一个电教音像数据库,这是当时广西高校同类工作中的先锋,在学院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还获得了广西电教的科研成果奖。
1996年,陈宇翔担任广西教育学院电教中心主任,成为一名副处级干部。对于激情奔放、精力充沛的陈宇翔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约束,他喜欢户外活动,梦想能自由自在地漫步于雪域高原。为此,他购置了一辆红色小夏利,这辆车成为他广西汽车自驾摄影的得力工具。
2002年8月,陈宇翔创办了流年数码摄影工作室,同时辞去了广西教育学院电教中心的工作,从此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他无限热爱的影视事业,踏上了摄影艺术的新征程。
辞去工作,意味着背水一战,陈宇翔的人生信条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他的用心经营下,工作室很快有了起色,随后他又创办了南宁黎明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成为董事长、艺术总监、导演一肩挑的“全才”。
生意的扩展,业务的繁忙,工作的投入,并没有使他忘记心中那个漫游西部的梦想。2005年的夏天,他首次带领一家老小漫游陕西、甘肃、青海和四川一个多月,这是一次试探性的高原旅行摄影,也是以后十几年、几十次、数十万公里自驾旅行摄影的序幕。同年9月,他以背包客的形式只身穿越青藏高原。2006年夏天,他带领妻女再次穿越青藏高原。2007年9月至11月,他独自驾驶当时已有11年车龄的夏利,实施了代号为“拥抱大地”的旅行摄影计划,漫游中国西部8个省、市、自治区,行程将近3万公里……
陈宇翔的足迹从东南沿海走到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从帕米尔高原红其拉甫走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从海拔70多米的广西南宁走到低于海平面154米的吐鲁番盆地,又从吐鲁番盆地爬升至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从沃野千里河流纵横的江南水乡,走到黄沙蔽日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从炎暑逼人的南方盛夏走到可可西里的冰天雪地。
2007年11月,陈宇翔一个人从新疆自驾返回,到达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时已是黄昏,当时气温很低,周围寂静得让人发慌,隔着车窗玻璃隐约可以看到道路两旁的茫茫雪原和唐古拉山的巍巍群峰。“当时道路结冰,驾车需要极度小心,稍不留神,后果不堪设想”,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他最终决定把车停在山口南侧等待第二天的来临,“我裹着厚厚的棉大衣,在那个极寒的夜里,在宁静的高原上,我感觉不到除了自己以外的生命迹象”。
在随后的十年里,陈宇翔每年都会出发到青藏或新疆旅行摄影,有时一年去两三次,最多的是2011年去了将近7个月。反复穿行,不断磨砺,如今的陈宇翔对于单人自驾上高原早已轻车熟路,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陈宇翔尊崇玄奘。29岁的大唐高僧玄奘道途西行,长途跋涉5万余里,历经艰辛到达那烂陀寺取得真经。在玄奘心中,西行是朝圣的必经之途;在陈宇翔心中,西行是寻找生命起点的所在。他曾经对朋友笑谈,只要还有星移斗转,花开花落,他就不会停止万里远行的步伐。
陈宇翔用大气磅礴的视觉语言,表现了中国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的壮丽与神奇。陈宇翔是一个疯狂的摄影者,他对摄影艺术的执着,早已被他写入野外旅游摄影节目《狂人日记》中。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凯鲁亚克式的孤独行者,在荒凉、偏远和封闭的地域里默默前行,义无反顾。他努力地收获良善、纯朴和热情,他在草原、雪山、戈壁、沙漠、河流、古堡、废墟和绿洲里感受西部民族的生存史和发展史,他以一个摄影家的目光审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并从中不断积累个人修养和艺术水准。
赞美纯朴自然,讴歌高贵生命,这是陈宇翔西部摄影作品的灵魂。在那无止境的苍穹、河流与山峦之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梦幻的世界,一个可以永远生活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