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促进思维发展

2019-01-17 06:00米兴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米兴

摘 要: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改革,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在基础数学教育改革中,数学教学仍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尤为深远,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为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传统教育不重视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机械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为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信息工具和技术的多样化,使教学直观形象

小学生由于心理和年龄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认知经验不够丰富,一般来说对直观形象化的事物感知能力较强,当他们的感知丰富时,思维就会被激发。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概念和公式比较多,如果去死记硬背,这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极为不利,如何转变这一现状,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一局面的扭转成了可能,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将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化特点运用到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展示,让数学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这样,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学习动力,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六年级学习“位置”一节内容时,如果简单地向学生解释坐标,就会发现很抽象难理解。如果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事物,就能更形象直观地理解它们,在教学中用PPT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某个位置,如果将位置以图形显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更理性地理解和接受知识,还可以形成图形与知识的联系,拓展思维。

二、创造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场景

数学知识的多样性增加了数学学习的难度,由于数学源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设定特定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创设形象化的学习情境,通过信息技术形象化的特点,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动力,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整数”时,老师可以在课前放一个蛋糕分割视频,通过这段生成问题的短片,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进入分数乘整数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平面图、三维图等,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辅助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入情境中去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圆柱”一课时,老师通常会给学生展示图片,但是图片是平面的而“圆柱”是立体的,这样一来学生由平面图过渡到立体图时,在认识上会出现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呢?这时信息技术软件为解决这种难题提供了可能,教学中老师运用教学软件“几何画板”的演示功能来显示圆柱成型的过程,直观形象,学生在软件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动画形式观察清楚了圆柱生成图和侧面展开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是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把抽象的图形形象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心理。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数学的教学资源,让数学从单一地依靠教材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尤其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一切成了可能,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优化数学教学资源提供了选择余地,学生不再是仅仅靠一本教材和练习册来完成学习,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为他们探究数学知识提供了可能。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数学教学要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探究过程加深知识的内化,促进知识的迁移。只有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究心理,才能调动学习的兴趣。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生成数学知识探究资源成了可能,在教学中,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探究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比如视频资源、Flash资源等,这些资源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过程中,除了最基本的教材外,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制作PPT图片,让学生对使用不同“位置”形成的图形感兴趣,这样他们对数学知识并不感到厌烦。同时,在标注坐标过程中,学生会积极思考这些坐标所形成的图形,判断自己所做的对错,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认识。

四、形成互动形式,提高学习参与度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老师的阵地,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高,学习没有激情,数学思维僵化,自主探究欲望不强烈,因而教学效率低下。而在今天,当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融合在一起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兴趣,提升了数学学习效果。尤其电子白板等技术的成熟运用,为数学学习的互动建立了良好基础。例如在六年级“圆柱和圆锥”一节内容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设计教学资源和互动资源,让学生通过操作白板来判断对与错,让学生去操作,把圆柱体和圆锥体拖到相应的圆里,如果不对的圆就吸收不到图片,这使学生对制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试图思考正确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而且增加了其探究的动力。

总之,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通过数学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数學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英琦.思维教学的意义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

[2]李凤来.略论思维教学[J].天津教育,2006.

[3]李继华.变换命题形式加强思维教学实效性[J].宁夏教育,2006.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心得
改进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思维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