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思维而教: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

2019-01-17 05:00邵燕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译林初中英语探究

邵燕

思维是语言的灵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与语言的教学是并驾齐驱的,是不可割裂的,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们必备的语言技能,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们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们懂得判断,学会思考,能够进行自主选择,并将英语真正地变成口语交际与生活实践的“一柄利器”。在实践过程中,我将从建构文本支架、合理设计留白、鼓励探究创造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品质。

1. 建构文本支架,让学生有思考的方向

初中生处于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帮助他们打破思维定势,走出原先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习惯,以有效的指导及训练活动,培养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帮助他们学会概括与内化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整体意识,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既能看到“树木”,也能看到树木与树木之间的整片“森林”。那么,在pre-reading以及while-reading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创设问题语境,以有效的提问、有效的预测活动、有效的问题链,帮助学生们描绘出文本的大致轮廓,促进学生们的自主构建。如在教学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Travelling这单元Reading 1“A trip to Hong Kong”时,在Further-reading的阅读设计中,我引导学生们就Kitty在Disneyland的活动行程展开探究,深入了解她这一天的行程安排。那么,在这个阅读活动中,我就以表格的形式,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份学习单,引导学生们基于“First—Next—Later in the afternoon—After the parade—At the end of the day”这条思维主线,就Kitty的Activities展开探索。在这个阅读活动中,我学习单的形式,为学生们的阅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帮助学生们明确了阅读的方向,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根据线索一一对应,又能基于这条思维主线自主建构Kitty的行程路线,培养学生们的整体意识,让学生们的阅读更加具有计划性与目的性。

2. 合理设计留白,让学生有深思的机会

所谓留白,其实就是内容的不完全教学法,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把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以一定地空白设计,让学生们自己去推测、讨论、预计可能的结果,给他们一个深度思考、深度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们真正地参与到教学的生成过程。在初中英语阅读设计中,我们要给学生们坚持少教多学的原则,给学生们真正“学”的空间,既要给他们话题与任务,更要给他们真正去读、去思考、去讨论的学习空间。这个留白,要真实,更要精心。

如在教学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A day out这单元Reading 1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在while-reading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自主阅读2-5自然段,并找出Linda在这个过程中的情绪变化(different feelings)。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们在自读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画“表情包”这种趣味形式,进行留白,让学生们结合微信上有些非常趣味的表情包,将Linda的心情变化表现出来,并形成一个“心电图”。同时,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再进行追问“What did Linda see and feel in the World Park?”,探究Linda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

3. 鼓励探究创造,让学生有实践的平台

初中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他们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乐于发现,并敢于尝试,有着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性儿。然而,迫于教学进度及教学压力的紧张,很多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都把精力放在知识点的讲解与训练上,对于学生们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的付诸实践。其实,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語言的教学必须放在具有生命活力及探究意义的活动中,让学生们在真正解决问题与动手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

在教学译林版Unit 3 Online tours这单元Tasks板块中,在探究活动中,我创设了“我爱我的国”小导游探究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学生模仿语篇的间架结构,从“about the country—places to visit(what to see and what to do)—others(weather/food/festival...)”三个角度,展开小组探讨活动,以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探讨本小组介绍主要内容与方向,并选择一个作为特色,进行重点介绍。在这个活动中,我为学生们准备了导游专用的小蜜蜂以及小旗帜,引导各小组们选派选手上台,进行介绍。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之间有合作,有分工,有展示,实现了学做用的统一,提高阅读教学的层次感。

总之,在语言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思维的养成,以文本为依托,开展深度阅读,帮助学生们开展有意义的阅读活动,切实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猜你喜欢
译林初中英语探究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译林》创刊四十周年庆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过刊转让
我和《译林》的故事
《译林》2010年封面设计征稿启事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