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避免学生隐性伤害实践研究

2019-01-17 06:00董文兵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规避教育

摘 要: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民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提升下一代发展势力与我国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知识保障与人才保障。从当前小学教师对学生造成的隐性伤害及原因出发,分析教育隐性伤害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就如何通过规避教师的教育行为来避免学生遭受隐性伤害提出对策。

关键词:隐性伤害;规避;教育

一、对学生造成的隐性伤害及其原因

1.隐蔽的软惩罚

与身体上的惩罚相比,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隐蔽的软性惩罚现象,从表面上来看,这不算是惩罚,但是从实际上来说,这种隐蔽的软惩罚也会对学生造成隐性伤害,比如因学生未完成作业请家长的行为,从表面看对学生无实际影响,但是与父母的约谈、交谈等,触及到的是对学生一系列问题的反馈,再加上家长将这种反馈再施加到学生身上,过度的反馈反而会造成对学生的隐性伤害。从学生群体来说,有些教师为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意识、养成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会通过增加家庭作业的方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这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会导致压力过大而对学生产生隐性伤害,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该学科的厌恶,加深厌学情绪[1]。

2.尊重与爱的忽视

在郑渊洁的童话《驯兔记》中,讲述了小学生“听话”就能变成兔子,“不听话”就不能变为兔子,而兔子是听话、好孩子的象征,但是这种听话,违背了学生自然发展的规律。主人公就因为一次次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能成为教师与家长眼中的“好学生”,缺乏尊重与对学生的爱。[2]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童言无忌”与丰富的想象力在很多情况下被死板的教育方式所约束,这在表面看来培养了更多听话的好学生,但是从学生心理上来说,这是对学生爱的忽视,对学生发展方向的“谋杀”,对学生造成的隐性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教育公平的缺失

当前农村小学大部分还是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成绩好的受到家长与老师的喜爱,成绩差的就是很多学生家长眼里的“差生”,教育公平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无从谈起[3]。在当前的乡村教育中,在教学科目上偏向于考试科目,忽视非考试科目;偏向于对学生的知识培养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等,这些教育不公平都会造成对学生的隐性伤害。

二、如何通过规避教师的教育行为来避免学生遭受隐性伤害

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是避免师源性隐性伤害的主要路径。首先,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热情,用爱心来呵护学生,用爱的目光看待学生。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加强其自我反思的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找出自己教育教学方式的不足与缺陷。再次,注重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有效对自身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积极、自觉的察觉、评价与调控,防止伤害性言语和行为的发生。

2.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与心理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个人的、个体的发展与重视度不断提高,而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尤为重要。小学时期的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从学生的个体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坚持把小学时期作为学生学习意识提升与学习兴趣培养的主要时期,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将课堂教育作为观察平台,为小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针对性、个体化的发展意见。

3.建立学校常见隐性伤害资料库,形成规避手册

学校内的隐性伤害原因有很多,要想规避这些隐性伤害对学生的影响。从家庭、社会、学校、学生、教师这五个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纳对学生造成隐性伤害的日常教学与交流、沟通等語言、动作影响,建立相对应的辅导方案,形成规避手册,以此来减轻或消除学生受到的隐性伤害。

通过教师教育行为的规范,避免出现对学生更多的隐性伤害。学校要从供给侧出发,做好对教师的再教育与培训工作,坚持从教师行为出发规避对学生的隐性伤害;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规范,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师德建设,减少对学生的伤害。

参考文献:

[1]肖莉莉.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李向辉.中小学生被隐性伤害的表现形式及预防[J].教育探索,2010(8):26-27.

[3]戴斌荣.对学生隐性心理伤害的表现和预防[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3).

作者简介:董文兵(1981年—)男,汉,河南安阳,专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校园安全管理和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隐形伤害及应对策略研究》(JCJYC1918ap24)研究成果。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规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规避企业财务管理中风险的有效方法
新时期企业的税务风险与规避之道
隐性采访的负面效果及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