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01-17 06:00李秋敏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

李秋敏

摘 要:儿童文学的文学形式较为特别,作为教学资源中的一种,儿童文学不仅丰富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还使教师教学的工作得到简化,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变得更加积极。但在实际应用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的教学工作时表現出了对这一领域不够熟知的情况,对其美学及文体方面的特征缺乏足够的领悟,儿童文学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就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从现状着手对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

儿童文学素养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和小学生素质培养的重点内容,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助力因素。自语文新课标实行之后人们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甚为关注,许多学者就此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研究,尤其是在教育界对此极为重视。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分别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问题

1.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儿童文学素养低下

对语文教师来讲,文学素养是其必备的基本素养,尤其是儿童文学方面的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数为儿童文学作品,在教材内容中的占比超过了70%,作为学生储备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初始培养阶段,小学阶段的教学成效取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特别是在儿童文学方面的素养。事实上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存在儿童文学素养缺失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幅提升了儿童文学在教学资源中的地位后变得更加严重。主要表现为认知不深和无法辨识文学内含的知识点两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对其字、词展开教学,而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没有加以深究,降低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

为使这个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语文教育及儿童文学领域内就儿童文学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如在师范院校内或增设或恢复这项课程,有关教育机构还组织了这方面的培训学习,对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文学素养方面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然这些小范围内采取的举措虽有一定成效,但对整体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来讲还不够,当下这种儿童文学素养缺失的现象依旧存在。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儿童文学的特征无法准确融入教学中

(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吸收不足

儿童文学作品的读者较为特殊,其内容与成人文学有较大的区别,艺术个性较为独特且美学的品格也有所不同。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讲授,使其教学在较大程度上被工具化、成人化和功利化。教师以非儿童文学的方式解读儿童文学课文的内容,工具化表现在教师侧重分析词意、文章结构和归纳思想和意义方面,以成人文学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以成人的心理和思维进行理解,使得儿童文学多了几分功利性。这种解读教学方式无疑是对儿童文学课文审美性的一种剥离。

(2)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吸收不足

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文学方面的素养不高,没有形成较强的文体意识,在教学中没有对体裁各异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区别对待,教学方法也形成了固化的教学模式。对童话作夸张的理解,而对其隐含的“幻想性”文体没有作深入的特征理解,解析过程侧重于微观层面,无法从总体上理解把握,对细节过度具体化,对人物言行的真实性要求过高,使童话的内涵被世俗化,童话的想象力空间被挤压,缺乏张力的童话如同折翼的天使,失去了在学生心中广阔翱翔的基础。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1.加强教师的儿童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小学语文教师,主导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方向,因此提升这方面的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讲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各高校应先加大对儿童文学的重视程度,中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通过师范类院校中专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那么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可将儿童文学作为重点内容,单设相关课程,在现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课程内容中加设重点诠释环节,为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增加渠道。再通过校、省和国家等培养方式对其阅读能力进行提升,使培养出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从阅读到讲解能准确领悟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

2.准确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和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学的特质方面,儿童文学作品所流露出的多是儿童的情趣,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快乐的情感,不仅能体验到积极和主动,还会产生一定的向往,在促进其身心发展的同时还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掌握儿童文学的情趣,在日常教学中挖掘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情趣内容,并对其不同类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后再开展教学活动。

儿童文学除了独特的美学特质外,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即文体特征。如若小学语文教师能在日常教学中将这两个特征作为施教的重点,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解读、讲授及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均能得到提升,将作品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实质清晰地阐述出来,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将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而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审美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将会被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魏敏.儿童本位视野下的小学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8.

[2]韩士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51.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