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如风
他是率領大刀队夜袭长城峰口的豪杰,也为“临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军功,最后在日军的围剿下,战死南瓜店,找到了本人战死报国的处所。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11日出生在山东临清唐元村的一个官宦家庭。张自忠6岁入私塾就读,3年后,父亲张树桂前往江苏赣榆就任巡检,把他也带了去。
1905年,张树桂因政绩不错,署理赣榆知县,官晋五品。此时张自忠14岁,已长成一个英姿勃发且充满正义感的少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张自忠考入了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法律学校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在这里张自忠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而后,张自忠将军投身战场。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两国实际已处于战斗状况之中,先有东北义勇军马占山奋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沪之战,复有长城各口之战,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战。在这多少场序幕战中,战果最突出、最光辉的,首推长城喜峰口大捷。这是自“九一八”以来,日军所碰到最重大的打击,敌人自己也不否认,是侵华以来所遭受到的最大失败跟羞辱。当时二十九军第三十三师,师长张自忠带领的千人大刀敢死队,以急行军兼程赶赴火线,用大刀、手榴弹为兵器,于月黑风高之夜,乘敌不备,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一个大队,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惊中外。张自忠获中央颁授青天白日勋章,于是抗日英雄的威名传遍全国,妇孺皆知。
喜峰口一役后,中日塘沽休战协议签字,张自忠先后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
一直以来,日本人都想笼络张自忠。七七事变后,张自忠奉中央之命留守北平与敌周旋,目标是盼望拖到中央军前来增援。后来北平、天津急速沦陷,张自忠眼见大势已去,继续留在北平已无必要,乃设计脱险。他骑自行车出奔到天津,再乘英国轮船经青岛转赴济南。张自忠到了青岛,再改乘火车去济南。一路上,他身陷险境,更蒙受着千夫所指的辱没,由于从北平失守起,全国舆论集中火力攻击他,以为他是华北头号汉奸,报纸上都称他为“张逆自忠”。
张自忠后来到达南京,获中央还以清白。蒋介石接见他时说:“等你身体痊愈,我命令你重回部队,让你再有机遇报效国家,回到前方看看你的主座、同寅及部下。”张自忠非常激动。
1938年春,中央任命张自忠为五十九军军长,返回部队那天,他对部众宣示:“今天回军,除独特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起寻找战死的地方。”全部官民激动效命,泣不成声。
五十九军组成不久,战事延至徐州外围,日军侧面进攻临沂,张自忠授命挥兵前进支援,转瞬间将敌军精锐军队击退,日军仓皇后撤时,张自忠持续追迫,剿灭残敌,取得抗战史上著名的“临沂大捷”。经此一役,张自忠名震中外,再也没有人说他是汉奸了。当时中央明令褒奖,同年10月就升为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戎马三十余载,竭尽微忱。他自抗战时起,命运起落无常,曾被污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他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忠”字。
1939年3月,日军进攻鄂西,侵犯随县、枣阳,张自忠再次亲身率领两军团渡海迎战,大破日军,击毙击伤敌军超过一万三千人,再为抗战史上写下了“鄂北大捷”。次年5月,日军又集结重兵再犯襄樊。张自忠指挥部队渡河迎战,当时敌众我寡,但张自忠不顾所有冒险出击,立下遗言后即挥军渡河,双方无论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十分悬殊,但他绝不畏缩,指挥部队奋勇进攻。两军日夜鏖战九天,敌人伤亡惨重,不清楚这支中国部队何以这样难打。后来晓得我方的领军是张自忠,即时增援反扑,誓要追剿张自忠以复前仇。1940年4月,日军再次集中30万兵力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张自忠亲率仅剩的两个团加总司令部直属特务营渡河作战。5月1日,张自忠亲笔谕告所部各将领: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绝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最后张自忠率部被围于南瓜店的十里长山,敌人以飞机大炮配合轰击,弹如雨下。蒲月十六日,张自忠卫士伤亡殆尽,自己身中六弹,多次爬起冲杀,左右部属请他解围逃生,张自忠坚决不允,到了弥留时向左右卫士说道:“我今天战死,自问对国度对首领可告无愧,你们应该尽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抱负。”一代陆军战神终于战死南瓜店。
日兵非常敬仰张自忠的好汉魄力,在他逝世后,把遗体装殓好掩埋起来,坟上还插着木牌,上面写着:“华军第三十三集团军司令官张自忠被皇军击毙之墓”。遗体下葬时,日本官兵聚集起来向张自忠行致敬礼。未几,中国救兵赶到,重新开棺以上将礼服重殓。
当灵柩经由宜昌时,全市下半旗,大众前往吊祭者超过10万人。灵柩运抵重庆时,蒋介石特亲临迎灵致祭,并手书“英烈千秋”挽匾,以资嘉奖。
张自忠殉国时,年仅50岁,他的夫人李敏慧闻噩耗悲哀绝食7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摘自《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