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颅脑外伤术后病人躁动的原因及镇痛镇静护理的效果

2019-01-17 08:34俞乃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躁动外伤颅脑

俞乃英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颅脑外伤是指脑神经和脑组织受到外界暴力的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下导致的严重创伤,且病情可随时发生变化,在术后可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躁动,具体表现为患者强烈挣扎、焦躁不安、拔管、破坏设备器械等,考虑其原因为颅脑外伤导致的进行性意识障碍[1],不仅会增加脑代谢耗氧量,还会使血压及颅内压升高,引发颅内再次出血,进而加重患者病情。因此,了解躁动原因,并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减少或减轻躁动的发生频率及程度,对于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十分重要[2]。本文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躁动情况以及躁动后实施镇痛镇静护理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颅脑外伤患者列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31例,女性患者69例;年龄14~79岁,平均(43.7±16.5)岁;入院GCS评分最低者4分,最高者11分,平均(6.6±2.5)分;手术方式有硬膜外血肿清除术17例,颅骨去骨瓣减压术34例,硬膜下血肿清除术80例,伤口清创术28例,颅骨骨折清创术7例,其他手术34例;其中行气管插管172例,气管切开28例。

1.2 护理方法

(1)规避引起躁动的可逆性因素,针对已明确出现术后躁动的患者,应积极处理其中的可逆性因素。比如维持血容量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以及改善脑循环状态等,对于轻微意识障碍患者可予以支持与鼓励。(2)密切监测体征变化,维持血氧饱和度>90%,平均动脉压>80mmHg,收缩压则于90mmHg以上;(3)于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应用右美托咪定及芬太尼进行麻醉镇静,初始剂量分别为0.1~0.5μg/kg-1·h-1和0.3~1.0μg/kg-1·h-1,并根据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同时每隔1h进行1次Riker评分,使之维持在合理范围,并于次日晨起唤醒患者后,简单询问3个问题左右,若回答正确则以原始剂量的0.5倍进行镇痛镇静处理。

1.3 Riker评分标准

该评分指标分为7个等级,1分为不能唤醒;2分为非常镇静;3分为镇静;4分为安静合作;5分为躁动;6分为非常躁动;7分为危险躁动。5分以上者定义为躁动。

1.4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躁动发生因素,并观察患者镇静干预前、干预0.5h后、3h后的RASS评分以及心率和呼吸频率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应用x2进行数据检验,以百分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进行数据检验,以(±s)表示。P<0.05则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引发躁动的原因分析

本组患者Riker评分>5分者122例,如表1所示,颅内因素53例,占比43.4%;颅外因素69例,占比56.6%。

表1 躁动因素分析(n,%)

2.2 镇静干预效果

如表2所示,镇静干预0.5h后的Riker评分、心率及呼吸频率等均较干预前有改善,但呼吸频率的改善幅度较小,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h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干预镇静效果分析(±s)

表2 干预镇静效果分析(±s)

注:与干预前相比,* P<0.05;与干预0.5h后相比,a P<0.05。

项目 干预前 干预0.5h后 干预3h后Riker评分 6.0±0.95.1±0.5* 4.6±0.4a*心率(次/min) 101.2±10.599.7±9.1* 88.1±9.4a*呼吸频率(次/min) 26.3±1.824.8±1.520.0±1.1a*

3 讨 论

在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急救的过程中,通常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却对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造成了很大影响[3]。因此,在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后应给予ICU监护,并在此期间对患者实施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可预防术后并发症及风险事件的发生[4],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分析总结其术后产生躁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颅脑外伤的早期,颅内血肿出血并呈进行性增大,脑水肿、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等原因使颅内压于术后持续升高,影响脑组织氧灌注,使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胡言乱语等躁动症状;(2)脑挫裂伤主要包括额叶脑挫裂及边缘系统挫裂,因额叶边缘系统是情感控制的主要区域,所以在受到外界暴力损伤后,容易使患者精神异常,继而引发躁动;(3)因颅脑外伤而导致的意识障碍容易使患者在气管插管或切开时发生误吸、呛咳,并且呼吸道黏液增多,无法自行排出,当吸痰又不及时的时候就容易引发呼吸道不畅,从而使患者脑血流量供氧不足,引发躁动;(4)因手术实施过程中的清除脑血肿、气管插管等操作容易引发隐匿性疼痛,从而在术后恢复期诱发肢体躁动;(5)由于颅脑外伤患者需要实施脱水治疗,若未及时导尿则出现尿潴留,因此需要留置尿管,而患者术后又需定时翻身,可能会增加尿管对患者的刺激,或者是在翻身时尿管出现了夹闭、反折,从而出现刺激性疼痛,引发躁动。(6)当患者合并胸腹外伤和肢体骨折时,极易引发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进而引起脑组织灌注压下降,造成脑部缺氧从而引发躁动。(7)相关研究认为,颅脑外伤患者病情较严重,在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可出现明显的恐惧、焦虑情绪,从而出现类似躁动或导致躁动加剧的情况。

针对以上引发躁动的因素,可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有:(1)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意识、精神变化。针对意识恢复的患者可简单进行询问,了解其躁动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而意识尚未恢复的患者,护理人员则通过对其肢体活动、意识状态、瞳孔及其他心率、血压、呼吸、颅内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鉴别引发躁动的原因,也可以轻声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努力克服躁动因素[5];(2)本文通过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来调控麻醉药物的剂量,维持患者的合理镇静程度,在预防躁动发生的同时有效避免了镇静过度的出现。通过镇静镇痛护理后,患者的Riker评分、心率及呼吸频率等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在术后易出现躁动等情况,护理人员应积极分析引发躁动的原因,并及时做出对症处理,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躁动外伤颅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道路躁动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