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王丹 王宗法
554100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人民医院
患者,女,81 岁,2018年11月9日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8 h”入院。患者既往有多年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药物控制血压。查体:T 36.8℃,P 100 次/min,R 20 次/min,BP 130/70 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肌软,右下腹深压痛、反跳痛明显,以麦氏点为甚,余腹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无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肝脾未扪及肿大,全腹未触及包块,双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3 次/min。阑尾B超示:阑尾肿大。下腹部CT 示: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待排。实验室检查示:WBC 13.61×109/L、NEUT 79.40%,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70.10 mg/L。余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六项、术前六项等实验检查无特殊异常。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少量积液,呈脓性,右髂窝有胶冻状黏液,包裹于阑尾及盲肠末端,清除黏液,见阑尾明显增粗,大小约3 cm×1.5 cm。阑尾位于盲肠前,尖端指向盆腔,阑尾充血水肿明显,中段有约1.0 cm的结节状增生,伴有鱼肉样组织,质地脆,易出血。阑尾根部及盲肠末端组织明显增厚,质地较硬。进一步探查见右髂窝、盆腔及双侧隔下见多发性增生结节,表面附着少量黏液。考虑阑尾黏液肿瘤并广泛性种植转移可能性大。如单纯切除阑尾,局部病灶难以切除,且易出现残端漏。术中与家属交待病情,取得同意后决定行腹腔镜探查盲肠部分切除(包括阑尾)+隔下增生结节活检+腹腔引流术。术后病理报告示:阑尾黏液囊性肿瘤,膈下符合假黏液瘤。患者5 d后康复出院,患者家属送病理标本组织蜡块到某院病理会诊,结果示:阑尾黏液囊性肿瘤,膈下符合假黏液瘤。随访3 个月患者无不适。
阑尾黏液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阑尾病变的0.1%~0.4%,由于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术前误诊率达95%以上,患者常伴有严重并发症,给手术治疗增加了难度。阑尾腔阻塞是阑尾黏液囊肿形成的关键,而阻塞发生来自阑尾黏膜的慢性炎症、瘢痕收缩、异物嵌顿,也可因阑尾壁的粘连、扭曲、受压引起。
阑尾黏液囊肿常被误诊,患者多以急腹症形式而就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不允许行鉴别诊断的X 线钡剂灌肠造影、纤维结肠镜、增强CT等详细辅查检查。
术中探查阑尾黏液囊肿,为避免肿瘤组织种植转移,术中应操作细致,注意用纱布垫将囊肿与周围组织分隔开。严禁行囊肿穿刺、囊壁切除行活检,粘连囊壁避免强行剥离,切除组织可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待结果回示进一步扩大切除范围,甚至行右半结肠切除。如囊肿破裂,应立即吸尽囊内容物,反复冲洗受到污染的部位,避免广泛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