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电磁干扰措施在中短波广播发射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17 21:58:37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短波减损共模

樊 迪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二九三台,河南 郑州 451162)

0 引 言

在多数情形下,广播信号发射很难彻底杜绝多种多样的电磁干扰,其中包含人为、自然要素导致的不同电磁干扰。由于受到强烈电磁波给广播发射带来的严重影响,导致发射信号表现扭曲或者偏离原有信号轨迹的现象,从而减损了广播收听应有的效果[1]。由此可见,当前针对广播发射领域的中短波技术需要密切关注外在性的电磁波干扰,确保将抗干扰的防控手段全面运用于广播发射领域,最终获得优良的广播发射效果。

1 广播发射过程中常见的电磁干扰信号

中短波信号发射如果表现为某些信号异常,很可能遭受了信号干扰。从当前现状来看,关于自然要素和人为干扰都应当归入电磁干扰的范畴,上述两类干扰会呈现不同的干扰强度和电磁信号特征[2]。自然因素通常包括太阳风暴或者宇宙射线引发的干扰,会显著作用于现有的地球磁场。人为干扰信号主要源自多种多样的信号产生器,会明显减弱可识别的中短波或者混杂了其他的电磁波。如果遇到严重的电磁干扰,某些有用信号可能会被彻底掩盖,以至于用户终端无法接收到任何广播信号。

2 中短波广播发射相关的电磁干扰类型

2.1 程序干扰

广播发射台存在较大可能将会受到多种多样的程序干扰,从而影响到全方位的广电信号发射。近些年以来,广电部门已经能够借助自动化手段用于随时监控当前现有的广播干扰信号,因此在客观上有助于妥善防控程序干扰[3]。然而不应忽视,由于受到电磁环境引发的影响,某些广播发射台本身欠缺应有的屏蔽设施或者电位接地设施,在此状态下导致了强度较高的工控机箱体以及逻辑控制器干扰。

由此可见,对于程序干扰应当将其视为程度较重的中短波干扰类型。从现状来看,技术人员正在着眼于探究综合性的干扰防控措施,而与之有关的抗干扰实效性也表现得尤为突显。因此在未来实践中,关键仍需着眼于保证中短波能够达到应有的传输安全性以及稳定性[4]。例如针对编辑控制器而言,如果能从源头上杜绝编辑控制器频繁遭受干扰,那么有助于提升中短波发射的综合效果。

2.2 待测广电信号的干扰

对于当前现存的各种中短波干扰中,待测信号应当属于其中强度较高的电磁干扰种类。具体在全过程的信号发射中,对于交流信号以及直流信号都应当将其纳入待测信号的范围,从而呈现了常态性或者共模性的两种信号干扰。在这其中,共模干扰通常都会干扰到现有的输入端电压,并且使得转换器呈现某种程度的异常[5]。与之相比,常态干扰则主要作用于叠加性的待测信号,同时将会引发强度较高的广播发射噪声。例如对于转换器而言,此类发射设施通常都会表现为较强干扰性。

待测信号干扰将会引发突显的叠加噪声现象,并且产生了交流变化的多种干扰噪音。例如在某些情形下,如果通过测量得出某些人为干扰的存在,那么常态干扰就会代替原有的共模干扰。由此可见,针对人为引发的信号干扰有必要对其予以全方位的输入调整,通过改变当前现存的信号输入方式来消除上述干扰。此外在条件允许时,技术人员对此还可灵活选择双端输入的措施予以实现,以此来避免用户终端无法顺利接收清晰的中短波信号[6]。

2.3 地面干扰

地面干扰主要包含杂波干扰和谐波干扰两种不同干扰方式;因此,一旦出现地面干扰,就无法保障输出信号应有的清晰度。此外,地面干扰还会伴有强度较高的中短波信号杂音,明显减损发射中短波的基本信号质量。究其原因,是变频器或者其他功效较高的广播发射设备呈现异常运转,或者存在特定的传输失误现象。由于受到地面干扰引发的影响,杂音会始终伴随中短波信号,用户无法清晰辨认其中的广播信号内容。

2.4 线路耦合干扰

线路耦合干扰也可称为线间耦合,可以分成电磁性、电感性与电容性的干扰现象。探究线路耦合的产生根源,通常是广播发射的各条线路彼此之间表现为特定程度的相互干扰[7]。例如,针对相间性的两个不同发射回路,电感性耦合很可能来源于电磁场的某种影响。因此,线路耦合干扰同样也会减损中短波信号的质量或者明显增加原有电磁场的数量。

3 妥善运用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在很多情形下,中短波发射会受到程度较强的外界干扰,尤其是涉及到其中的电磁波干扰。由此可见,针对广播发射遇到的各类外界电磁干扰都要给予应有的关注,灵活运用多样化的途径与手段实现抗干扰处理。具体在实践中,关于全面防控中短波发射遇到的电磁干扰应当包含如下措施。

3.1 全面防控状态干扰

在多种多样的电磁干扰中,状态干扰占据了较高的比例。为了在根源上妥善防控状态干扰,关键要落实干扰来源的控制,从而保持应有的信号特性。在此前提下,技术人员要灵活选择与之有关的干扰控制措施,通过精确测定现有的信号频率辨别电磁干扰。

经过全面检测以后,如果能够证实干扰信号没有超出待测信号频率,可以借助高通滤器的方式来抑制,并且滤除现有的广播干扰信号,反之需要借助低通滤器对其予以处理。此外,在条件允许时,为了保障应有的信号输出质量,应当增设必要的干扰屏蔽或者干扰隔离措施[8]。

3.2 增强抵抗共模干扰的性能

共模干扰会严重影响中波信号或者短波信号质量;因此,有必要配备前置放大器或者借助模数转换器的方式抵抗共模干扰。具体在选择运算放大器的基础上,应当妥善划分多层次的共模干扰信号,最好运用模拟负载的途径与方式加以处理。在完成干扰信号检测的前提下,即可确定与之有关的信号通路。如果无法彻底消除共模干扰,可以凭借相应手段来妥善降低现存的共模干扰强度。

3.3 避免线间耦合干扰

信号传输线路是发射短波信号和中波信号不可缺少的媒介。同时,上述的传输线路也将会引发程度各异的耦合干扰。近年来,各地都在着眼于建成智能化的短波发射和中波发射台;因此,亟待运用相应手段防控上述的耦合干扰。耦合干扰很可能来源于电力线或者某些信号线之间的强烈电磁场效应,针对此类干扰需要运用特定方式抑制干扰源或者屏蔽现存的线路干扰源。此外,技术人员还可灵活选择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用于抵抗强度较高的线路耦合干扰,从而全面改进现存的广播发射回路。

3.4 避免程序干扰

广播发射除了受到上述的干扰,还可能受到程序干扰引发的影响。究其原因,中短波信号呈现各异的信号种类与信号波长特征;因此,电磁干扰会严重影响到现存的广电发射系统或者其他发射设备。在此状态下,中短波信号会丧失原有的信号稳定性,甚至表现为信号紊乱的状态。为了防控程序干扰,关键是要筹措更多资金用于建成智能性的全新干扰屏蔽系统,通过增设必要的屏蔽功能杜绝各类电磁干扰,从而顺利发射相应的广播信号。

4 结 论

经过分析可见,广播发射中的干扰波通常来源于无用信号或者其他波段信号。上述的干扰信号一旦产生,会存在较大可能减损整体的信号发射质量,并且干扰到整个通信系统。此外,由于受到线路耦合、程序运行或者地面磁场给中短波发射造成的某些影响,会表现为程度较重的常态干扰、共模干扰、线间耦合干扰或者程序干扰。如果要保证中短波的特殊广播发射方式得以顺利运行,应当灵活选择特定的抗干扰措施,在全面防控电磁干扰的同时,保障最佳的广播信息发射效果。

猜你喜欢
中短波减损共模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6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0:26
关于差模和共模干扰的研究
电子测试(2018年14期)2018-09-26 06:04:18
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间电磁干扰的解决措施
探究中短波天线场形测量新技术
新闻传播(2016年12期)2016-07-10 08:19:50
中短波无线电磁辐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交互设计中有关减损理念的延展及探讨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5:02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分析
电测与仪表(2014年5期)2014-04-09 11:34:08
单相逆变器共模电磁干扰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