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随景德镇陶瓷大学代表团到英国访问。其间参访了斯塔福德郡大学和中央圣马丁设计艺术学院陶瓷专业的工作室以及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展览。我发见他们的本科学生的毕业创作有显见的思想主题,如社会发展、生态等等,作品形式多种多样,偏重于手工陶艺的个性表达,很少有实用的器皿设计;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则相反,很少有主题性的表达,而以实用性的器皿设计为主。这倒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我理解,在本科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大胆去思想去想象,随心所欲,重在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研究生阶段必须面向实际生活和即将进入的社会工作、责任,为社会设计具体实用的产品。这对于我们的陶瓷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期以名窑的恢复及生活陶瓷的创新为主题。中国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历史上的名窑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了恢复,著名的如龙泉窑、定窑、汝窑、磁州窑、耀州窑等等。一般而言,这些名窑的恢复,其产品大多作为陈设欣赏品、作为历史的名窑名品被收藏。但历史上这些名窑其产品大多是生活用品,在今天恢复名窑后如何使其产品仍然成为当代生活的必需品?这实际上是名窑恢复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发见汝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廷怀先生长期致力于这一方面,而且具有很大成就,他的艰辛努力和追求,不仅表现出了国家级传承人的责任担当与自觉,也揭示和代表了名窑恢复和发展的方向。为此,朱怡芳博士专程对李廷怀先生进行了采访,对当代汝窑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为本刊撰写了“让‘新汝瓷’生活化的李廷怀”一文,其中不乏对名窑恢复的深刻思考。江苏学者李钊子有感于李廷怀窑的创新成就撰写了“廷怀窑赋”,赋文立意高远,字字珠玑,令人击掌。李廷怀先生不仅专注于作品的创作和产品的生产,在恢复名窑的过程中,深入研究,写下了许多研究心得,出版过专著,本期将其一部分研究心得结集成篇以飨读者。
本期的研究论文首先刊发了中国国家画院学者王鲁湘的论文“瓷行天下”,这也是作者为自己的专著所作的序篇。万芬芬博士研究生的“雍乾时期外销粉彩瓷的造型设计”、刘乐君博士和杨嘉丽的“‘渔乐图’康熙瓷器图像设计研究”、向师师博士的“醴陵釉下五彩瓷手工艺的复兴与现代产业发展”、赖军博士的“云南少数民族当代土陶产品样式研究”、以及博士研究生白雅力克的“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下窑村龙窑烧造技艺探析”,诸篇论文可以看做是陶瓷历史和现状研究的新成果。
在《读书与批评》栏目中,刊发了马凯臻先生的“身体:作为陶瓷的文化隐喻”和金濡欣的“陶瓷艺术批评刍议”两篇涉及陶瓷艺术理论批评的文章。艺术批评很重要,也很难,但这两篇批评有很多独到之处。本期的其他一些文章也值得一读。我在本刊今年第二期的《写在前面》中写道:“本刊作为国内外极少的专业研究型刊物,希望有更多的类似文章和更好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实际上,作为省级刊物,本刊的稿源还是有不少局限性,一方面能写好陶瓷研究专题论文并被大家认可真不容易,需要坐冷板凳,花若干年时间;另一方面,稿源的渠道还需要不断拓宽。我们希望持续努力,在陶瓷研究方面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果,以不负中国作为陶瓷母国和大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