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和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
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积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从蒸汽机车到第一台电力机车的诞生,从韶山系列电力机车研制到和谐系列电力机车和动车组担当运输主力,再到复兴号动车组闪亮登场,中国干线铁路装备的每一次跨越,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在为国民的交通出行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多样化选择,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更加高效、可靠的内生动力。截至2018年末,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km,其中高铁2.9万km以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5 000 km,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机公司”)作为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龙头企业,中国中车旗下的核心子公司,新中国成立以来,得益于原铁道部的厚爱,被委以重任,自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H60电力机车技术,到80年代与以阿尔斯通牵头的西欧50 Hz集团合作生产8K机车,90年代末联合德国ADtranz公司研制“蓝箭”电动车组动力车,至本世纪初联合西门子研制大功率交传电力机车,打破了国外对电力牵引技术的垄断,引领了中国电力机车牵引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从直流到交流、从普载到重载、从普速到高速、从技术引进到产品出口的转变,见证了中国电力机车、电动车组技术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的光辉历程,并发展成为涵盖电力机车、地铁、动车组以及磁浮、有轨电车等多种产品,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服务商。
株机公司秉承“技术引领市场,创新领跑未来”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就,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拥有3个国字号实验室的整车制造企业,近5年推出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产品120余种,是国内机车品种最全,出口产品型号最多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产品出口亚、欧、非、大洋洲等四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为马来西亚量身定制的世界最高速米轨动车组在万公里无故障运行测试中实现了3 000万km的安全运行记录,自主研发符合欧洲TSI认证标准的马其顿动车组打破欧洲高端市场技术壁垒,全球首创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引领新能源交通装备发展潮流。株机公司的成长史,就是勇负重任和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的缩影。2014年7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公司视察时,评价株机公司的产品是“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代表作”。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科技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株机公司以昂扬的姿态,冲锋在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的前沿。按照国家铁路装备规划发展要求,积极推进160 km/h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30 t轴重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的研制,为国家“复兴号”轨道交通装备再添新成员;加快推进符合欧洲TSI标准的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多流制电力机车的认证及试验,为中国高端装备出口欧洲市场做好储备;加速推进200 km/h中速磁浮列车研制,为下一代磁浮车辆更新换代全力冲刺;稳步开展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跨座式单轨、全自动驾驶地铁等车型的研发及推广,为新型城市公共交通丰富产品谱系。同时,开展车辆健康管理、车车通讯、无人驾驶、新能源应用、新型储能技术、车辆轻量化等前瞻技术的研究,构建新能源+互联网+轨道交通装备的新模式,努力提升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品质和综合性能。未来的轨道交通装备将顺应时代的潮流,向更加高速、便捷、舒适,更加智能、绿色、节能的方向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株机公司将以奋勇进取的创新精神、互动全球的创新视野、开放共享的创新胸怀,与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创造更加和谐、高效、绿色的交通出行方式,提供更加快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株机方案”,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贡献“株机力量”!
《铁道学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铁路行业学术期刊,是铁路行业科技人员技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与广大有志之士一起,为中国铁路科技创新发展献计献策,为推动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发展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