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禾 编辑/秀婷 设计/庞婕
亲子教育和传统家庭教育的不同在于:以“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成长教育理念取代家长中心的管教模式,父母接受孩子的平等身份,尊重孩子的独特个性。在这样的思维下,父母不能简单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去管教孩子,而是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合理可行的方式方法去帮助孩子发展自主学习和促进生活与成长的各种能力,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免除许多人为造成的学习障碍与教养问题。
然而,多数父母都摆脱不了习惯性思维的掣肘。由于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过度关注,总在想尽一切办法,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设计孩子的未来。于是脱离孩子的成长规律,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教育孩子,忽视了孩子应有的能力发展,这样做的结果,许多问题便逐渐产生。把微博每日答疑中妈妈们向我提问的问题稍加归纳,便有以下8大类本来不该是问题的问题:
1.1岁了,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怎么办呀?要不要上早教呀?
2.宝宝很爱哭,一不如意就哭,说话也带哭声,怎么办呀?是不是自闭?
3.宝宝不好好吃饭/不肯睡觉/大小便不畅,急死了,我该怎么做?
4.宝宝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总是抢玩具打人/玩具被抢被打,怎么教育呀?
5.宝宝一说上幼儿园就哭,每天上幼儿园都哭着不肯进去,怎么办呀?
6.宝宝每天动个不停,总没有个安静的时刻,是不是多动症呀?
7.宝宝很没礼貌,从来不和人打招呼,怎么教他都不听,这是怎么回事?
8.宝宝胆子很小,一看到陌生人就吓得躲在我身后,怎么让他胆子大点儿呢?
问这类问题的妈妈,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她们很焦虑,总是说束手无策,总是问怎么办。事实上,这些问题很容易回答,就一句话:“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个“该怎么办”所指的,并不是答案,只是指出: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常识,只要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常识,就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为什么这些妈妈总是纠结在这几个“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的问题呢?关键点就是:没有足够的智慧。
不必把“智慧”想象得太深奥,或太神秘。在育儿领域,“智慧”可以这么解释:
能够把学到的育儿知识结合现实存在的条件应用得恰到好处,就是智慧。
古代教育家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道”就是智慧,有智慧的妈妈懂得宝宝的成长规律,知道养育宝宝必须从根本做起,循序渐进,不要本末倒置,不去拔苗助长,做到这样,就可以说是有智慧了。不过,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宝宝都不相同——天生气质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父母的抚养与教养能力不同,因此,陪伴宝宝成长的智慧没有一定的标准,朝向有智慧的教养模式是父母追求的目标,而这个模式并非绝对的。古人不说“有道”,只说“近道”,给父母们指出了还有前进的空间。
那么,妈妈必须在哪些方面展现自己的智慧呢?至少应该包括:
现代妈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虽然没有修读《妈妈经》,但老师传授的智慧——“道”,已经为妈妈的育儿修炼打下了基础。这些基础包括5项能力:
1 耐心:
不急躁,遇事能够谋定而后动,因而可以按照生涯规划去制定并实施最佳的育儿方案。
2 细心:
不毛躁,明白细节决定做事的成败,因而学会观察入微,学习并掌握宝宝的特点和成长规律。
3 用心:
不粗糙,知道养育宝宝必须具备的能力,因而能用心去和宝宝互动,以最好的方式陪伴宝宝成长。
4 在意:
不轻忽,会尊重宝宝的特点,知道宝宝的需求,关注宝宝的心智成长,随时都会有所作为。
5 创意:
不保守,能够与时并进,更新思维,以合理可行的方式方法引导宝宝从事有利于成长的活动。
这5项基本功我称为“三心两意”,是妈妈发展出育儿智慧的基础能力。事实上,许多妈妈都很难具备,其中最缺乏的是“耐心”。因为没耐心而脾气变得暴躁,影响了和宝宝的自然互动。因为没耐心而急于求成,于是便被当前社会急功近利思想所俘虏,干着拔苗助长的事,给宝宝的成长之路制造出重重的危机和障碍。
育儿就是为宝宝的成长提供最佳身体发育与能力培育的条件。“最佳”的意义在于适时、适性、适能,唯一的标准就在于合理、可行、有效。因此,妈妈必须认识宝宝的成长规律,接受宝宝的特点,才能够合理可行地抚养。但每个宝宝天性不同,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别。因此,从育儿书或亲子教育专家的教导中获得的知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这就要看妈妈的智慧了。
因此,认识并接受宝宝的成长规律是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去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及技术就必须用上“智慧”。这个智慧,只有在实践中去体悟,不断地检讨、反省、修正,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感觉到做事得心应手。
例如,0~5岁宝宝的,必须通过五感律动的刺激来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优化和统合,这是发展宝宝的智商与情商不能忽略的阶段性训练。妈妈可阅读澳洲儿童发展专家Margaret Sasse(玛格丽特·萨瑟)的《Smart start》(中文有简体版《越动越聪明》及繁体版《聪明宝宝从五感律动开始》),从中学习操作的方式方法。掌握操作技巧其实并不困难,难的是怎么做才对自己的宝宝有益?是不是依照指示,全部照搬,一一做到才算?除了合理可行之外,妈妈还要根据自己宝宝的特点及实施条件去进行,否则不是过犹不及,产生反效果,就是屡遭挫折,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于是焦虑、自责、气馁。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许多人都用这句箴言来鼓励家长去努力教育孩子。但在亲子教育中,能力的发展是互相关联的,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也不一定得豆。妈妈如果简单化地信奉这个教条,非常努力地教育宝宝而不多用智慧,反而会妨害宝宝的成长。
缺乏认知能力,没有多少人生经验的宝宝,学习必须通过亲手参与,在动作中感知、在多次重复的体验中建立经验,才能理解并保存记忆。因此,宝宝的学习必须通过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这才引发动脑,在重复性的实验中不断探索、修正了错误的判断,最后才能够内化为已知,成为经验。我们把这种经验称为“早期经验”。早期经验越积累越丰厚,因此,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促使宝宝去自己探索,这就需要妈妈的智慧。有智慧的妈妈不会把自己当成老师,天天努力地教导宝宝各种知识,而是给宝宝创造体验学习的机会,成就宝宝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