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测成就教学精彩

2019-01-16 05:38唐艳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预测理论方法

唐艳平

[摘要]预测,也是一种阅读策略。但预测更多带有学生主观意愿,只有准确把握方向,有重点教,才能推促教学成就精彩。具体教学依据有以下重点,即得出预测结果的方法、理论,还有预测依据。

[关键词]预测;方法;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4-0057-01

预测也是一种阅读方法,属于多种阅读能力统整的体现。但不容否认,预测更多带有学生的主观意愿,如果不加以区分,结果只会让他们的思維更为混乱,让课堂更为低效,最终导致语文要素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因而针对预测教学,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方向,正确区分“能教”与“不能教”,以便让预测成就精彩。

一、基于预测方法,需要重点教

统编教材编排预测单元,其目的也是让学生跟着课文学习,以便学会预测。从单元导读,到旁批,课后习题,乃至学习园地、单元习作,等等,都是围绕预测而言,渗透了各种预测方法。而这既是单元要素,也是语文教学重点,需要重点教,以便真正贯彻教材意图,助力学生掌握方法,学会预测。

比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认真研读教材,就会从中发现编者通过批注方式,展示多种预测结果。比如课题批注“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么”,文中批注“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结尾批注“估计老屋不会倒了”,等等,都直接指向预测方法。针对预测各种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加以渗透,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提炼总结、理解运用,以便让他们能够掌握相关方法,体验预测快乐。

不过针对这些预测方法,之间也是有一些差别的。比如针对题目预测,就有可能产生与原文不一样的结果,毕竟结合题目进行预测,更多是源于学生自己的单纯想象与判断,缺乏具体的依据。但是结合课文其他提示,根据具体批注,进行有依据的预测教学,然后与课文结果进行一一验证。这种策略与方法,其实也是教材编撰目的,即便是预测,也需要一定的依据,落实语文要素,最根本的是让学生学会有依据的预测。

二、基于预测说理,需要重点教

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即便学生顺着所教给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其结果也不一定符合文本需要。对此教师不应过分关注学生预测结果,而是关注学生预测的方法,乃至其中所蕴含的思维方法。如有可能,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对预测结果进行分组阐述,或者评价,帮助他们从中获取预测方法,推促语文要素落实。

比如《不会叫的狗》这一课中结尾,教材就提供三种预测结果:第一种,与原文情节相似,学生很快就能预测出结果;第二种,遇到一个农民,这就让结果有了很多可能,毕竟人虽是不会叫的,但可以教给狗许多东西;第三种,遇到了狗,其结果也很明确,很多学生都能顺利猜出,给故事画上句号。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结果,同样也给其结尾带来不同可能。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己想法,进行阐述,以便从中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还有,针对这一课课后习题,即“故事的几种结局会是怎样,说说你的理由”。这点出了教学方法,即尊重学生合理的,有依据的预测;组织学生对其各种结果进行比对评价,让学生说说那种可能最受欢迎。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对其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乃至重新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引导学生对其故事进行重新构思,相比单纯让学生预测,更有价值,也更能推促课堂生成精彩。

三、基于预测依据,需要重点教

前面已经提到基于预测说理,需要重点教;说理也要一定的依据,不能信口开河,进行狡辩。这里的预测依据,同样也是教学的重点。

比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一课,教师就应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分析四次对话,从中找出预测依据。第一个学生的发言,主要针对文本细节进行预测;第二个学生的发言,则是联系生活进行预测;第三个学生的发言,虽然可知预测结果的失败,却提到“依据”,意在告诉学生,只要是有依据的预测,即便失败也没关系;第四个学生的发言,正面提出预测修改方法。四个学生,四次发言,不仅再现预测过程,而且还从中渗透方法指导,为学生进行科学预测指明了方向。

由此可知,针对预测依据,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提炼。第一步,结合文本,联系生活;第二步,大胆预测,联系依据小心验证;第三步,在预测中结合新的依据,应及时对其预测进行调整。而这里的“依据”,却是教学重点。不过这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针对预测依据与说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只要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预测,都应该重点教,以便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预测技巧,提升阅读质效。

(责编韦淑红)

猜你喜欢
预测理论方法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