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蔓雯 卢之卿
(西南民族大学)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其创业创新能力,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紧迫课题。在李克强总理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提出要开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之后,国家相继出台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的政策。其中,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积极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为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要求。
“创业”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意为创造事业。我国大部分学者认可用“carve out”作为其英文翻译,意为“用辛勤劳动创造出事业或者财富”。本文从现代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认为创业是指创业者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通过劳动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控制、协调、配置、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近年来,教育部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推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力求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受国家政策及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影响,大学生创业团队应运而生。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指拥有共同创业目标的大学生成员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开展协作性劳动,且共同分享创业果实的社会组织。从时间上看,可分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和毕业后大学生创业团队两种。本文主要研究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其特征如下:
第一,共同的愿景。在校大学生加入创业团队,有的是想充实大学生活,结识更多朋友;有的是为了提高综合能力,获得创业经验;有的是参加了“挑战杯”创业之类的大赛,获得了创业方面的信心,进而想将理论付诸实践,实现人身的价值。虽然具体需求不一样,但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和丰富创业经验。
第二,专业互补性。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员,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具有较大的互补性。他们通过不同的专业、爱好及能力进行明确分工,这对于项目的顺利的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创业动力强。“经验不足但很有激情”是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真实写照,他们虽未步入社会,对市场了解度不够,但对收获期待很高。此外,在校大学生还缺乏相应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大多数只能选择投入较少的行业,但是他们感觉敏锐,具有敢闯敢试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一)样本概况
本文选取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5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后文表述为A、B、C、D、E团队)为调查对象,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基本情况如下:
(二)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组织管理问题
第一,任务完成质量低,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创业团队中的任务灵活性较强,大多是按照任务的种类和耗时进行分配的,是一些硬性的任务要求,很少对任务的完成质量提出明确的标准,这就导致了成员任务质量完成不一的现象,在同一组内经常会因为分配不到位,没有明确的任务界限,使一些职责相似的人因为责任感的强度不同,出现公平性偏差,这往往是一个团队中存在的隐性矛盾。
第二,领导者效能较低,成员角色认同度低。领导者在实施项目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的水平差异会对团队的整体运营造成很大影响,领导者在团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们做出的决定会影响到成员对自己角色的认同度,当成员对领导者发出的讯号不满意时,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会对自己完成任务的必要性产生怀疑,从而导致成员对自己在团队中角色的认同度下降,无法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若果某个项目的领导者用人是低效的,这个组织的领导活动及其全部活动必然也会是低效能的。
2.资金运作问题
第一,资金筹备不足。创业团队项目运作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不管是在创业团队成立初期,还是创业项目实施开展和创业团队运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资金缺乏和筹备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由于自身能力缺乏、经验不足及人脉关系简单等原因,导致在筹集资金时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和资金数量有限,除了一些类似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这样的政策提供的资金外没有更多其他渠道,所以可以由自主调控的资金是比较少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的缺陷,在大学生无可供抵押的资产的情况下银行等机构不愿意为创业团队提供贷款,而且在校学生对于资本市场筹资方式的不了解、对金融筹资知识的匮乏也是制约的一大因素。而对于创业团队项目运作资金的缺乏,大多数团队又会选择一种平摊或者分摊的方式,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第二,资金使用不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利润分配方案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划。在项目成立初期或者实施时需要资金的支出与消耗,而在运营良好时又会有利润的收入,这就需要团队对利润分配做一个完整的计划。就像在调查中,一个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创业团队是能够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的,但是由于资金的报账与下发并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批次进行,这就导致创业团队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利润分配计划,考虑得不够完善和周全,这样不仅会对团队的人才管理造成危机,打击成员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到项目的成效和业绩。
3.项目成果应用问题
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在项目成果的应用上不能进行切实合理地转化。在校大学生部分创业团队在组建的时候存在原因是为了参加相关的比赛竞赛,甚至不乏有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对创业项目的盲目乐观性而投入创业当中的。但是因为自身能力和技术的不足,所以在项目实施时并不能切实的去操作和运营,大多数只是浮在表面上做个形式而不能落地执行,加之学习动力的缺乏,就会进一步加剧项目运营的困难,甚至有可能导致项目变废。除此之外,高校的创业园基本上都是以能在短时间内孵化出创业项目为追求。某些创业团队在取得项目成果之后就将其弃之不顾,只是当作阶段性的任务,并没有进行成果的宣传或者长期性运营等转化成实体的市场运作。
(一)加强组织管理
第一,制定任务完成指标,提高团队内部的公平性。需要分工者在分工过程中考虑好任务完成度的问题,在分工过程中更多的考虑成员间的安排,制定明确的任务完成指标,如市场部和人力资源部,对不同的部门设定不同的硬性标准,提高工作整体完成效率,提高团队内部的公平性,减少成员之间内部矛盾的发生,提高对工作的积极性,明晰目标方向和任务指标。
第二,提高领导者的效能,增强成员角色的认同度。选择适当的人员从事适当的工作,合理配置各类人员、职责,全面调动起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团队目标和任务效果得到提高,在领导者组织时,提高办事效率和失误率,尤其掌握对时间的把控性,大学生创业团队,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和工作的,所以提高时间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要重视和讲究实效,科学利用时间。领导者要与团队成员密切联系,时常沟通,使团队成员对于自己角色的认同感更强。
(二)完善资金管理
第一,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作为创业团队项目运作的重要保障,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资金筹措渠道是必不可少的。像前文提到的,大多数创业团队除了参加一些类似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这样的政策之外,能够进行自我调控的资金是非常缺乏的。因此需要拓宽创业的融资方式,一方面,要提升自我的融资意识与金融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主动地探索融资渠道,不仅可以通过银行小额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而且要利用好国家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多层次多角度地保证资金注入。
第二,规范资金的运作方式。对于很多团队尽管有资金支持但仍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这个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收益分配方案。创业团队要完成项目资金的有效运作,就需要在创业初期时将后期项目运作所需资金进行规划,形成预期方案,把项目的每一个阶段进行细分,以此来适应筹集资金时出现的间接性短缺的问题。同时方案要具体到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考虑到创业团队应是一个兼容开放的平台,对于不同贡献的成员给予不同的利润分配,在人员流动时及时调整收益分配方案。
(三)促进项目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首先,在创业项目成立初期就要做好项目规划,明确项目发展方面,最终是要以论文发表这种成果宣传的方式,还是切实投入到市场去运营等其他途径来实现转化都是需要去思考的。其次,要做好项目管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做好评估和考核,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项目成果进行生产实践考察,保证项目成果应用的可行性。最后,要开发多途径多窗口实现项目成果的转化,可以通过组织参加科技竞赛、发表论文、科技作品成果展示等多种途径促成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提高项目的成果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