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教育融入急诊临床护理教学的途径探讨*

2019-01-16 13:39慧,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死观急诊科医护人员

陈 慧,梁 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515,443020057@qq.com)

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急诊科承担着各种“急难险重”的救治任务,具有点多面广、患者就诊时间、数量、病种、病情随机性大且病情复杂、危重,对救治时限和救护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高危性、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工作任务繁重等特点[1]。

基于急诊科的工作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医护人员各方面的能力,针对急诊临床护理教学的方法也是多样化、全面化、系统化,且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但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心理、精神上承受的巨大压力不同于其他科室,如何正确面对生死,如何更好地面对濒死患者,指导患者有尊严地离去,如何更好地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困扰着医护人员。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护人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救护患者的生命,还应尽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死观教育应该与急诊临床护理教学相互融合、渗透,在急诊科开展生死观教育是有益于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一项工作,应该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积极开展。

1 生死观教育简述

生死观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生死观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地区,70年代得以普及。我国的生死观教育起步较晚,高校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2]。

有学者对正确的生死观作出如下定义[3]:生与死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热爱生命的人能够正确对待死亡,正因为有了死的苦恼,才更要达到生的乐趣。也有学者提出[4]:所谓生死观教育,即通过生与死的连接,建立起生与死之间的内在张力,揭示死亡的本质与意义,建立生命的神圣性与生命的尊严,引导受教育者由死观生、向死而生,提高生命与死亡的品质,从而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

从不同的学者提出的生死观概念、生死观教育的内涵来看,笔者认为,生死观及其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生”与“死”,真正了解死亡的本质和意义,赋予生命以神圣性,从而使其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其次,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真正意识到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并有尊严地死去;最后,促进生命的自我实现。

医护人员担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重任,其生死态度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心理发展,也间接地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精神,甚至病情康复与否、生命质量高低。因此,医护人员自身建立起一个正确的生死观是极其重要的。

2 急诊临床护理教学融入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可知,一方面,大部分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带教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包括如何预防急诊科的医疗纠纷、如何提高急诊科护士纠纷防范意识和能力以及急诊护理带教模式的一些探讨等,集中于提升护士的业务素质等方面,而较少关注护士的道德心理素质,针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生死观教育也鲜有文献论述;另一方面,当前生死观教育的对象主要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特别是医学生群体。高校有关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也主要呈现于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教育、心理教育等课程中,系统独立的生命观及生死观教育还没有形成[5]。《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死亡教育课程对护士照护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护士生命意义感对死亡态度影响的研究》[6-8]等调查数据显示,护士的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水平,但死亡态度的有关维度得分不容乐观。护士生命意义感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死亡态度认知水平的提升,应加强对护士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相关培训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急诊科患者就医满意度。

第二,生死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而日益凸显。生死观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现实问题诸如脑死亡、安乐死、器官移植、临终关怀以及自杀现象等予以关注[3]。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和发展,生死观教育顺应了医学人文的发展方向,医护人员的生死观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肿瘤科或者老年医学科的终末期患者或者需要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的患者进行相应的生死观教育,以使其有尊严、安静平和地离开人世,较少有针对医护人员开展的生死观教育研究。

第三,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面对的是病情多发、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其心理、精神层面均存在巨大的压力。因此,在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中针对医护人员开展生死观教育,包括如何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如何在工作中提升职业幸福感,如何看待患者的死亡、生命价值和意义等方面,以使其在出现心理危机时能及时地进行自我调适,更好地适应急诊科高强度的工作。

3 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中融入生死观教育的途径思考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塑造要求必须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教育可以培养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将生命神圣、生命价值等观念根植于心底,同时,生死观教育也逐渐成为当下临床医护人员提高自身能力的需要。

鉴于此,笔者认为生死观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

3.1 以医学人文关怀教育为基础,开展多学科融合教育

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9]。建设人文医院,开展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举措,也是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关键。医院各科室也在积极践行人文关怀相关理论,以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文化品牌实力。在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医学人文相关理论知识是开展生死观教育的基础,科室通过定期自我学习与分享、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培训等方式对医学人文关怀加深理解,以便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和发挥,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在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医学人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急诊科的临床工作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教育涉及医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因此,将这些学科进行有机地融合,达到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以便医护人员学习和运用。

生死观教育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使其将“生命价值论”“生命神圣论”等观念根植于心底,而医学人文关怀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生死,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3.2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双管齐下

生死观教育的对象既包括医护人员,也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而言,因急诊科的生死现象比较常见,故其同情心也处在一个相对疲乏的状态;而急诊科的患者大多病情危急,部分患者可能命悬一线,因此,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融入生死观教育意义重大。在理论教育方面,应注重生死观相关内容的培训,定期运用临床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等比较贴近临床实际工作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达到使医护人员树立积极、健康的死亡观,减轻自我精神心理压力的目的;同时,急诊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0],在实践教育方面,以生死观理论为基础,注重在治疗和护理临终患者中克服医护人员对死亡的恐惧,给予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精神层面全方位的医疗照护,并对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减轻精神层面的情绪负荷。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双管齐下,不仅使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死亡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掌握调适死亡事件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医护人员自身的传授,临终患者也能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感,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规律,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

3.3 结合特殊病例、具体情境进行全方位教育

将生死观教育融入急诊护理教学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对医护人员而言,诊疗和护理工作不再是重复和单调的,而是多了对生命第一、生命至上的敬畏,对待生死更加的从容、客观,减轻了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对患者而言,减轻对死亡的无助和恐惧,体会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尊重,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不留遗憾。

急诊科收治的主要是一些病情危重、紧急的患者,可能医护人员的生死观教育案例会过多的重复,甚至单调,难免会影响周期性、持续性的教育效果。针对此问题,笔者认为急诊科应结合特殊病例开展生死观教育的临床教学,如肿瘤终末期的患者、收治在老年医学科室的患者、自杀的患者等。特殊病例需要医护人员更好地观察、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生死观教育,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社会背景下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

全方位的生死观教育需要医护人员自身融入具体的情境中,避免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作出一些不理性的决定或者出现不理智的情感。当然,全方位的生死观教育还需要医护人员针对特殊病例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充实生死观知识,以便更好地为患者及其家属服务。

4 结语

当前,急诊临床护理教学已经形成了自身特色,多种教学方法的互相交叉也促进了专业发展。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经常面对的是患者的“生、伤、死”,特别是经常近距离接触死亡,因此他们的生死观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健康心理发展,而且还可能影响医术的发挥,甚至影响患者的救治结局和生存质量。因此,生死观教育融入急诊临床教学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也是建设人文医院、人文科室的要求。

因此,生死观教育应该作为医学生和医护人员的必修课,不管是在医学院校还是走上救死扶伤的医者道路,都应该持续不断地加强生死观的学习,以更好地为临床实际工作服务,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生死观急诊科医护人员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途径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