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院校心理资助精准化对策

2019-01-16 09:10卢璇
时代人物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受助者资助精准

□文|卢璇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目前高校资助在经济扶持方面已日趋完善。教育部对下阶段的资助工作提出了精准化的要求,即重点在于丰富资助内涵﹑做好资助育人。心理资助作为资助工作的一个环节也应力求做到精准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心理资助工作应充分考虑艺术教育及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结合校情及学生实际不断提高心理资助精准度。

1.艺术类高职院校心理资助存在的问题

1.1 对学生心理需求把握不够精准

结合文献及调研发现,艺术生有其相对独特的心理行为特点。在资助工作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与经济相关的突出心理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我认知偏差。艺术生时常对生活和自我持有过于理想主义的态度,表现较为自负,在现实面前却容易产生落差,掉入自卑的一端。尤其艺术生家境两极分化情况也较严重,在家境优越的同学面前,家境较差者难以正确面对贫困﹑耻于求助的不在少数。他们容易因为经济拮据产生强烈自卑,担心自己因贫困或不够富有而被歧视和排挤,继而可能发展出猜疑敏感﹑敌对封闭等一系列不良心理行为反应。

②心理压力大。大学生常见压力源包括经济﹑人际及学业就业压力。如果以上压力因素重叠出现,应激源的交互作用就更容易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艺术高职贫困生”正是以上压力源常见的集合体。很多艺术专业学习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学业及就业压力不容小觑。还有部分人学艺术的出发点并非由于具备艺术才能或兴趣,而是通过“艺考”避免激烈的高考竞争,他们也对压力环境的承受能力偏低。

③社会支持体系单薄。贫困生往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偏低,拥有的社会资源也相对较少。如果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和人际交往技能,如在交际中因自卑而消极封闭等,他们将难以获得新的社会支持,建立丰富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就更加无从谈起。如此一来,其社会支持体系将呈现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

④理想信念淡薄。艺术生普遍重专业轻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政治理论修养亟待加强。作为网络原住民的一代,受部分媒体的影响,艺术生中不乏价值观庸俗化﹑崇尚娱乐﹑拜金攀比等现象。比起扎实学习回报社会,部分人更想通过做网红﹑当明星来改变命运﹑一飞冲天。这些畸形的金钱观和消费观都更容易导致经济问题。而持有这样观点的贫困生即便接受了经济救助,其精神层面仍十分贫乏,没有高尚的理想信念,不懂感恩﹑缺乏社会责任担当。

1.2 心理资助工作对象不够精准

高校现阶段的资助工作主要针对既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流程则是单线式的“申请-认定-公示-资助”。而心理资助的对象不应仅仅局限在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因为心理上的贫困恰恰是重要的致贫因素。

因此,除了因经济困难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心理上的救助,还有经济困难但心理状态良好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引导以提升心理素质。此外,因突发应激事件或遭遇重大变故的学生,如家人重病﹑涉及校园贷等情况,其心理状态及经济状况都同时需要帮扶。综上,精准心理资助的对象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三个部分:①经济困难且有心理问题的学生;②经济困难但目前心理稳定的学生;③有突出心理问题且涉及经济相关因素的学生。

1.3 心理资助工作队伍不够精准

资助工作如果仅限于资助中心和资助干事来做,那么资助过程难免受限于“认定”﹑“评选”和“发放”这些环节,难以延伸拓展,更难发挥育人功效。心理资助精准化需要一支能精准开展心理资助的工作队伍。这既需要队伍人数﹑结构配备的精准,如资助中心与心理健康老师一起,结合辅导员班主任的力量形成合力;还需要这支队伍的业务胜任能力的精准化,如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辨识能力,增强对贫困生心理干预和帮扶的有效技巧等,都是心理资助精准化的重要保障。

2.明确心理资助目标及内容

心理资助的总体目标应针对受助者的迫切心理需求和突出心理问题,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综合心理素质,重点培育其“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爱国奉献”的品德,培养受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突出心理问题,精准心理资助具体内容应包括: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解除思想包袱,从耻于求助到坦然受助,培养乐观自信;②降低经济相关因素的心理危机个案发生率,做好心理普查及跟踪评估,确定压力源,帮助提升其压力应对能力,增强心理韧性;③搭建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多元社会支持体系,促进其交往技能,提升自助能力,增强希望感;④加强德育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使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学会感恩。通过以上四个方面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提升,对生活拥有更多主观幸福感及掌控感,减少自卑敌对﹑敏感猜疑﹑怨天尤人﹑盲目攀比﹑坐享其成等致贫心理。

3.心理资助方法精准化

资助工作应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对受助对象的心理帮扶更应追求隐形渗透。根据上文总结的精准心理资助目标,艺术类高职院校心理资助可重点对应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感恩这四个维度展开:

3.1 发挥艺术特色,扬长避短增自信

增强自我效能的关键在于增加成功体验。艺术生不擅长传统的学习活动,精准资助应开展能发挥其特长的帮扶活动来帮助其增长信心。如围绕贫困与励志相关题材,以音乐﹑绘画﹑摄影﹑表演等才艺展示或竞技活动,引导同学们从艺术的视角审视自身及生活,重新解读贫困的意义,升华对自我和困境的认知,让客观现实成为艺术创造的灵感来源。既能增加学习兴趣﹑促进专业学习,更能改释“贫困”这一负性事件内涵,隐形引导受助者正确归因,并聚焦于自己擅长的事件,培养乐观的态度,以达到精准提升其自信心的效果。

3.2 多元艺术减压,指导学业强韧性

增强心理韧性并不应只在挫折教育下功夫,在遭遇挫折和承受压力时如何更快恢复﹑回弹心理状态,也是增强韧性的重要方面。艺术相关学科与心理减压方法有着大量重叠交叉的领域。如音乐放松冥想﹑绘画心理治疗﹑心理情景剧表演﹑舞蹈形体训练减压等都是更契合艺术生特点的减压方法。且资助育人强调全员育人,资助工作应整合全校力量,形成合力﹑互相配合,资助中心应加强与思政教育队伍及专业教师的合作,力求在加强对艺术生学业及就业指导的同时,教授学生张弛有度的学习方式和减压技巧,让学生切实掌握并熟练运用至少一种艺术减压的方法。实现在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业动力的同时提升其心理素质。

3.3 朋辈结对帮扶,助人自助种希望

资助活动中,单纯的经济资助只对受助者的客观支持发挥作用,对其主观的情感支持水平影响甚微。资助工作应转变“输血式”为“造血式”,帮助建立“互构”的社会支持关系。艺术生相对对权威的信服程度偏低,对同伴评价更为看重,因此以朋辈结对的形式开展帮扶更符合艺术生心理特点,也更能实现隐形帮扶。心理学认为友谊建立需要大量非主动接触的机会,因此需合理设置足量的集体活动及结对合作任务,为学生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促进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而这种互构的社会支持能促进弱势群体的意识自觉与能动建构,是弱势者对社会支持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的实践过程,这也就达到了助人自助的目的。

3.4 志愿实践活动,回馈社会知感恩

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对人的行为发展来说,外界环境刺激只是导火线,真正重要的是强烈的内部驱动力。灌输式教育只产生暂时的激励效果,无法形成长期的发展动力。资助要达到激励的目的,必须正确激发受助者的行为动机。通过开展服务社区﹑服务农村,关爱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多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局限于自己的狭隘视野转移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身上,意识到自己的所得并非理所当然,激发感恩之心。通过帮助他人还可以让学生不再受限于自己受助者的角色,而是感受到助人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以此促进学生自立自强,实现从他助到助人的转变。

综上,资助工作同时开展好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帮扶是受助者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精准资助就是要对标资助需求侧来优化资助供给侧,让学生健全人格﹑掌握知识技能﹑树立远大理想才是从根本上治贫的办法。

猜你喜欢
受助者资助精准
“受助者”助人,好样的!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精准的打铁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如何看待之“斗米养恩,担米养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