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关爱留守儿童
——记湖南省邵阳县九公桥镇中心完全小学伍红琳老师

2019-01-16 09:10段琦
时代人物 2019年24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家长

□文|段琦

(作者单位:中学生导报社)

克服困难,走访摸排

为了更好的做好扶贫工作,所以入户走访必须经常进行,伍老师不分工作时间,只要忙完了她的教学工作就要进行走访。伍老师包保的建档立卡贫困生所在村庄道路很多损毁严重,开车根本不能到达地点,她有时只能骑着电动车前往走访。有一次由于路比较远,回来时天也是很黑,在一个村庄路口,路上有积水,恰巧对面来车,为了避让,她把车往路边开了开,可是等对面车辆过去之后,她的车却掉到路牙下了,费了好大的劲才出来,其实,像这样走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一时打了退堂鼓,但是她想,这些困难和苦与一些贫困家庭遇到的困难比起来都不是事,心中就又充满了干劲。

扶贫摸排的70多户孩子中,8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而这些孩子中大部分在家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和电视﹑手机为伴,很少有课外阅读,这也可能是农村教育质量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缺乏父母的及时关爱和有效监管。这些孩子大多走向了极端——内心孤独,性格内向,不服管教,不与教师沟通。这些情况让伍老师的内心触动很大:每个孩子原本都是可塑之材,只是他们太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了,才会暂时迷失了方向。这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向,需要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了解﹑爱护,这样才能彰显教育能效和社会公平。

伍老师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同时甄别新出现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及时上报,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把贫困学生名单在班级长期公示,公平公正的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大家监督。

扶贫,也要扶智,更要扶志

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伍老师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入户调查走访时都给予贫困户﹑贫困学生鼓励﹑教育。如在入户走访九公桥镇大湾村刘莎同学家时,了解到刘莎爸爸妈妈为了赚钱给智力三级残疾的她做康复治疗,常年在外务工,刘莎只有跟随他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的爷爷﹑奶奶现在都六十多了,两位老人身体都不好,经常生病。政府把他们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两位老人一把年纪没人照顾,自然心里很是难过,精神不好。对此,伍老师从国家的好政策说起,给他们分析现在国家惠民政策和扶贫的决心,对他们说,如今你们生病住院﹑吃药打针免费了,刘莎的康复训练也可以联系县残联给与帮助,家里的田地可以出租出去,不要再为农田操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困难村里面会给予帮助!她给他们在精神上进行很多安慰,鼓舞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对于刘莎同学,伍老师更是经常走访,教她学做一些基本的家务和自理能力,尽最大努力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现在两位老人精神比以前好多了。看到他们快乐的生活,伍老师的心理也踏实了。

大湾村的唐雨菲同学也是建档立卡残疾儿童。唐雨菲同学因为身体语言一级残疾原因,康复期间一直未入学。目前也是跟爷爷奶奶生活,伍老师第一次到他家走访的时候发现,孩子平常很孤独,常常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人接触交流.为了能更好的与他沟通,伍老师自己掏钱会给他买图画书,故事书,并且耐心教他,慢慢的唐雨菲同学变得比以前容易与人亲近。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伍老师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市﹑县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勤俭节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乡村教育扶贫一线教师,她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入户扶贫,增强老师和学生家长、学生的情感沟通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上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 。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大有人在,伍老师在入户扶贫家访中看到这些情况急在心里: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在不爱学习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伍老师就想方设法通过微信﹑QQ﹑家校通平台把情况反馈给家长 ,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留守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留守子女定期与家长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留守儿童教育扶贫,责任更重大

作为教师,没有办法选择家长,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待这些更需要她们关心的孩子。邵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的条件不是很好,而还有一部分孩子的家庭条件还非常困难,虽然国家对这一部分孩子给予了资助,但这些孩子的自卑心理是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给予更多关心,呵护。

九公桥镇是偏远农村地区,很多家长庭苦于生计,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乡给老人照顾,老人年事已高,心余力绌,安全防范教育易被监护人忽略,大多时间都是孩子自己上下学,此外留守儿童常常独自在家,经常会遭遇溺水,烧伤,打架斗殴等意外事故,伍红琳老师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给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个案成长记录档案,包括儿童的生活和安全情况,追踪记录,做到一对一帮扶留守儿童,为了更好的分析儿童安全问题,伍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网络记录的知识,真正有效的管理留守儿童的的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长期跟父母分离,一年只有在重大节假日才会重逢,一同生活的老人也只会关心孩子吃饭没,上学没,至于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完成作业,学习跟得上跟不上,有没有受委屈却不太关注,长期如此,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与心理问题聚集在一起,极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形成孤僻,自卑的心理。伍红琳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积极健康向上的度过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时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扮演者家长和心理调节着的角色,她不仅要忙于学校其他教学事务,一有时间就要思考如何更好的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通过上门走访,理解孩子所想,一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苗头,现场跟老人沟通,电话跟家长商量对策,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优化教学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的下还会利用网络向孩子们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时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

留守儿童的年龄阶段正处于孩子获得自主感和勤奋感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家校配合缺失,孩子们学习上出现很多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出现厌学情绪,还有部分留守儿童自控力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不认真完成作业,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至不及格,加上九公桥镇地处偏远农村,条件比较艰苦,很多年轻老师不愿意到这边来教书,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全,伍红琳老师不仅要担任多科的教学,把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教育事业当中,一天几堂课下来后,本来就很累,下课后还要辅导这些问题留守儿童,指导其热爱学习,引导其形成乐学爱学的品质。

长期的留守使孩子无法享受父母的关爱,加之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的特殊,孩子缺乏完整的情感世界,孩子们容易怨天怨地,妄自菲薄。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与父母情感生疏,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孩子长期的无助逐渐自暴自弃,缺少积极乐观,勤奋刻苦的美德,伍红琳老师深知留守儿童的这些心理,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经常组织一系列关爱活动,比如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要求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个课外兴趣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通过活动教育其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教育留守儿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伍老师努力把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到更好,帮助他们快乐的成长。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都来关爱,学校应该多一些像伍红琳这样的老师,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家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