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新技术管理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2019-01-16 10:31郑晓菲黄小龙郑靖民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医院临床管理

郑晓菲 陈 博 黄小龙 郑靖民 罗 旭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庆 400038

临床新技术是推动医疗服务发展的原动力[1-2]。按照“十三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改革强军战略要求[3],近年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临床技术管理方面以大力鼓励创新为原则,使各级各类临床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医院临床新技术开展情况,本研究对该院2007年-2017年临床新技术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创新管理举措。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该院临床新技术管理系统2007年-2017年获得等级评定的186项各级各类技术。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提取各个技术成果(诊治水平、临床研究、人才培养、社会影响等)数据进行全面、深入探讨。

2 结果

2.1 临床新技术管理成果

为推动临床技术创新,强化医疗特色优势,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孵化培育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成果,该院对新技术管理实施从准入审批、过程监管、等级评定到绩效评估的闭环管理,确保临床新技术开展安全、合规,临床新技术过程管理规范、有序,临床新技术成果产出高效、丰硕。通过此次调研分析,发现临床新技术开展对于医院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

2.1.1 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该院临床新技术开展始终坚持以持续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为目的,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4-5],为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疾病治疗新标准、新手段和新规范。2007年-2017年,医院共产生国际领先技术3项(占1.6%),国际先进技术7项(占3.8%),国内领先技术73项(占39.2%),国内先进技术40项(占21.5%),西南地区领先技术63项(占33.9%),为科室学科建设与医疗水平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多年来,将技术推广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共计339家,惠及患者总数达157万余例。

2.1.2 推进了临床科学研究 临床新技术开展有效扭转了长期以来临床工作者对于临床与科研关系的认识误区,为真正的临床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6-7]。2007年-2017年,以开展的临床新技术为基础共培育产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占医院同期全部国家级科技奖项(共6项,均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33.33%,以及其他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各类科技奖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共12项;军队医疗成果奖共21项(其中含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所有调研项目共计主办学术会议交流150场,其中国际会议14场,国内会议103场,军内会议14场,地方会议19场;共发表技术论文584篇,其中SCI论文212篇,E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37篇,统计源期刊论文98篇,其他期刊论文32篇。发表论文中,最高影响因子(IF)为13.319分,平均影响因子为3.22分。发明并申请以临床新技术为基础的专利123项,出版技术相关专著56部。各类技术培养层次突出、效益明显,为医院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1.3 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新技术通过将评定结果与项目负责人绩效评估和职称晋升挂钩,健全了临床医学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通过招收培养技术相关进修生与研究生,完善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对各项技术逐级筛选和后期发展的支持与监督,为医院遴选出了一批临床诊治能力高、科研实力强的医学骨干人才队伍。2007年-2017年,医院所获评项目共培育技术骨干1 862名,平均每项技术培育骨干10名,培养进修生7 460名,开展培训班124场次,培训人员达26 883人次,为医院快速发展和科室综合实力提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1.4 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临床新技术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优势特色与品牌项目[8],为医院创建一流名院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医院获评技术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单位7家,占总数的2%;国内推广单位(除西南片区)166家,占总数的49%;重庆市推广单位111家,占总数的33%;西南地区(除重庆市)推广单位55家,占总数的16%;全部推广单位共计服务患者150万余例。同时,打造了“西南海外新技术”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步内外网“临床新技术”专栏专题进行推广宣传,现已推出新技术成果展128项,累计关注量突破300万。通过技术成果推广,有力地提升了医院的技术影响力。

2.2 临床新技术管理存在不足

对比临床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医院创新发展要求,现开展的临床新技术总体上国际前沿和原始创新临床新技术数量偏少,部分技术为引入再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欠缺。同时,2007年-2017年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医院手术类、非手术类与辅助类和护理类之间的比值基本为4:1:1:2,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创新技术都集中在手术类领域,非手术类有待加强。此外,调研发现,在技术过程管理中缺少中期评价环节,即从临床新技术获批开展到等级评定缺少中期监管机制,无法对项目参评前发展建设情况进行整体评价,技术的后续跟踪问效也未落实。

3 讨论

3.1 临床新技术管理创新实践

3.1.1 创新技术发展路径,增强持续驱动活力 医院大胆突破常规技术管理方法,统筹学科技术创新组织架构,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发展重大领域、重大项目和重大技术,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围绕生物治疗、精准医学、医学新材料、智慧医疗和交叉医学5大前沿领域,实施重大领域技术创新计划,把医院原创及集成创新技术纳入项目管理之中,设立风险保障及协同机制,以培育重大原始创新能力为突破,鼓励临床新技术开展,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引导和培育重大技术创新,为医院技术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3.1.2 强化原创技术引领,打通关键环节 针对原创技术薄弱情况,医院树立起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发展标准,强化原创技术发展,积极推进干细胞、免疫治疗、3D打印、人工智能等重大领域前沿技术创新,强化目标责任和过程把控,实施首席专家项目和青年骨干制,着力推动重大临床技术革新。为调动科技创新人员积极性,配套出台《医院科学研究系列聘用人才管理规定》,打造了一支创新科技人才队伍,为进一步增强医院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人才支撑。

3.1.3 依托行业创新协作,助推技术成果转化 医院充分借助专家智慧,打造临床技术创新专家库,围绕重大领域建立创新指导专家库,由行业知名专家组成,专业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材料学、信息科学和流行病学等领域。鼓励专家与优秀专家团队、前沿科技公司和优势资源平台建立重大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临床技术项目的组织实施形成院内多学科合作、国内多中心研究和跨领域交叉协作3个层面的协同创新科研团队,建立高效的学术共享与成果转化路径,使科研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1.4 加强技术全过程管理,推动科室技术发展 为进一步规范技术创新管理,必须构建临床新技术全过程管理体系[9]。医院针对重大领域技术创新项目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项目过程管理。同时在常规新技术准入管理系统运行基础上,设计开发针对院内重大领域技术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督促研究项目高效开展,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提高临床新技术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临床新技术的智能化管理。

3.2 推动临床新技术发展的思考

3.2.1 临床新技术发展要立足医院现代管理体系建设 实践证明,创新制度的设计与创新的进度成正比[10]。医院应以构建现代治理体系为依托,结合临床新技术发展实际,强化创新型建设,制定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系列规章制度,从资金、平台、管理机制、运行模式、技术战略各层面加以规范,营造全院技术创新氛围,为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一体化支撑。

3.2.2 医院要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建立人才激励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提高科技绩效收入中奖励给技术人员的分配比例。应搭建技术交流协作群,加强与院外人才的交流,推进医务人员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合作,鼓励建立实干能力人才团队,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技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2.3 要突出以技术为标志的医疗转型发展 精准医疗、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都离不开管理机制的创新与突破。特别是在当前改革持续深入的情况下,只有突破既有的知识、结构、管理常规手段及方法,才能赢得发展先机[2]。因此,医院务必占据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高位,从顶层设计入手,从制度设计、绩效评价、品牌搭建等方面为技术发展抢占先机。

猜你喜欢
医院临床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萌萌兔医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认一认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