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溢敏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义务教育2011年标准版中,强调了数学阅读的基础作用,但是实际教学中,大多都忽视了对于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难以把握,而用具体的话语和简单易懂的视觉上的事物来激起他们的注意尤为重要。
数学阅读能力是指进行数学阅读任务的时候一系列的复杂思维过程。包括理解、记忆、组织图式等过程,对之前数学情境的回忆与知识运用,对之后新知识进行排列组合,对数学相关概念、公式、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数学文化的认同与情感体验。可以将其细分为,数学材料的阅读与理解、数学公式概念的识记、数学问题解决与组织、数学情感与文化的体悟、独立获取数学信息解决相关问题。
1.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求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我们进入了机器的时代,但是作为一名新世纪人才,不能任由机器工作,而自己却沉溺于懒惰中,不思考,不作为,数学作为运行与升级机器的基本知识,我们更应当牢牢掌控,熟练应用,而不是望而生畏,由此退缩。数学这一本伟大的著作,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仅仅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另外,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对于数学课的需求由线下拓展到了线上,数学学习的领域拓宽,而科技的发展,更多新的领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对人类数学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未来,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这与现代教育一致。激发学生对数学教育中数学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以此为核心,形成,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2.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缺位
当提到阅读,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只有语文需要阅读,需要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数学阅读·数学需要阅读吗?无论是作为家长自身还是在学校里教授数学的数学老师,都忽视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会做题,能拿高分便万事大吉,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短视的想法,只有真正懂数学,了解数学的意趣,才会把数学当成一位有力量、有底蕴、有深厚价值的宝藏去探寻、去钻研,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数理计算,图形转换,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枯燥,他们缺少外力的督促,很容易放弃对数学的学习,而数学阅读,了解数学的“前世今生”、沉浸在数学丰富旨趣的故事中,对数学产生好奇、惊叹,甚至是成为一种信仰,这能对于数学学习提供持续不断的源源动力。而当下的数学能力培养缺位使数学学习变成了许多孩子的噩梦,家长的头痛。因此,现下数学阅读的缺失便是数学文化贫瘠,数学底蕴薄弱的主要原因。
数学运用于学生的独立学习中,对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帮助,学生从枯燥的数字公式中脱离出来,数学不再仅仅是脱离生活的推理运算,数学有了故事,更加有人情味,另外,学生真真切切的透彻的明白这些概念为何而来,如何而做,理解其中表达的意思,知道从哪里切入去理清楚他们的关系,成就感的满足让学生更有探究新知识的乐趣,不断的刺激-强化形成一个坚固的连接,学生从解题中得到成就的乐趣,从了解数学文化和知识的背后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喜欢数学了。数学不再是单调的冰冷的数字公式,而是一个鲜活的,热乎的有温度的东西。
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数学自学能力,数学解题能力、数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时不时的遇到一些超出自己认知的数学问题,对于教师布置的习题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拓展的较难的题目,这时候,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数学材料,搜寻相关概念,解答类似问题,探究性学习,甚至可以发现解题的多种方法,阅读多种多样的数学阅读材料这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学生对于知识同化顺应学会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当发挥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并以教材为本,对于教材中的数学概念的定义,做题解题等方面进行深挖,从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方面来激发小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多要学生读题,将其中的关键信息找出来,在教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的时候,如“单价”、“数量”、“总价”,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其涵义,并引导学生自己举例用文字表达。通过阅读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激起后是远远不够的,带领其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持兴趣,营造积极热烈数学阅读的学习与使用的氛围才是应当,教师应当传授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的方法,如缩句扩句,划线做标记等。这样才能保持继续数学阅读的热度。
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的习惯,当其处理数学问题的时候,不单单将其看作一个数学式子,仅仅是抽象的数字符号,而应当赋予其人文底蕴进行思考学习,将数学学习作为一个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事物来看待,将这样的成果内化于心。如让学生定期组织收集相关数学故事,数学阅读材料的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数学阅读成果,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由此强化学习效果。
教师应当学会拓展数学阅读材料,如呈现有关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激起学生心中自豪与向往的情感,建立数学信仰,另外,在课堂组织教学的时候,还可以提供数学问题的相关阅读故事或绘本,激起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更便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涵义,学以致用。
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仅需要教师教学上的培养,家长和学生本身也要有意识的付出行动,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通过实时的生活场景,来跟小孩子沟通交流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给小孩子讲有趣的数学故事,给其提供数学绘本等,拓展其数学阅读材料的广度,作为学生自身,可以结伴阅读数学材料,互相学习讨论,完成作业的时候运用数学阅读方法,养成习惯,来提高自己的数学阅读能力。只有三方互动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取得数学学习上实质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