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剑
(辽宁科技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年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民族复兴的伟大宏愿关系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必须要从思想意识进行引导,从而为其在日后国家的建设上打下基础。共青团是党的“孩子”,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共青团对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培养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也需要牢记民族复兴的伟大宏愿,结合新时代的新背景、新要求,不断的对其思政工作进行改革。
在当前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诸多国内外思想潮流对高校学生产生了影响。在其中,民族复兴的愿望无疑是当代中国最富有时代精神的思想,这种思想也为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知名了方向。因此,高校共青团在新时代下的工作方向是要培养出有思想、有创新、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培养高校学生坚定的拥护党、坚韧的精神与责任心、使命感,发挥民族复兴宏远的引领作用,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的“钙”,如果没有信念,那么精神就会缺失。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民族复兴宏愿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口头证明,更需要坚定的信念。这就需要高校共青团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中国梦”包含了丰富的含义,这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提供了美好的愿景,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的力量。因此,高校共青团要根据民族复兴伟大宏愿的指示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养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民族复兴伟大宏愿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才得以实现的,所以,这就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实践活动作出了指示。从实际上看,民族复兴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补充,更是对国内外形势及文化发展做出的重要创新,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和实践性。所以,在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实践中,需要坚定社会主义的道理,坚持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等多种内涵,在行为中不断丰富、全面发展,最终让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民族复兴是根据当前中国发展现状所提出的新的思想,在所以,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改革也需要结合民族复兴的伟大宏愿,将民族复兴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中、血液里,进行正确的思想建设工作。在具体的方法上,可以通过例如国庆节、建军节等节日来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爱国教育,鼓励大学生建立对党的自信心、对国家的自豪感;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的投入到民族复兴伟大宏愿的建设中。
社会实践是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要点之一,在新时期民族复兴伟大宏愿的背景下,高校共青团也需要对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改革的思考。民族复兴伟大宏愿并不是口号,而是脚踏实地、是踏实肯干、是兢兢业业、是自强不息。所以高校共青团需要积极的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工作结束后,还可以通过评价、表彰等形式来选择出一些意识优秀、表现良好的学生作为典型,为学生树立起身边的榜样,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能提升实践活动的质量,从而实现高校共青团社会实践工作的改革。
新时代民族复兴伟大宏愿的实现离不开高校共青团的队伍建设,科学的队伍不仅能够提升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质量,更能够让高校共青团的思政工作更加契合新时代的背景,在当前的时代下,高校共青团需要对队伍建设进行改革,从而确保共青团思政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实现。同时,还可以采取适当的考评机制,通过晋升、降级等形式来提高高校共青团队伍的质量,不断的完善队伍建设工作,为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民族复兴伟大宏愿的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的思政工作也需要契合时代的要求来不断的对其工作进行改革。民族复兴的伟大宏愿为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指示,所以就需要高校共青团能够明确这一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从思想建设工作、社会实践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三个方面入手,提高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