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译梓 杜重麟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战斗堡垒,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对我们党和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编制规划是巩固基层党组织集中教育活动,是基层组织建设年成果形成的长效机制的有力抓手,是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2013年7月,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要完成这一伟大的战略工程,有计划的制定学生党支部规划是重要的环节,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有了完善的工作规划,就有了目标,就能有章可循,清清楚楚的开展党的活动,避免工作中的漏洞,保证工作质量,使学生党支部这支队伍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各大高校都陆续成立了学生党支部,但未有学生党支部进行规划编制。
规划是学生党支部未来建设的设计蓝图,主要应包含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要求、主要任务、组织保障等几方面要素。总的原则是要符合党的指示精神,反映支部的实际需要,遵循基层工作的基本规律,体现学生党员的集体意愿。制定规划大致以下有几步:
要制定规划,首先要认真研究学习建党以来的各大精神,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党的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党章党规,认真学习党纪党规党法。党的精神指明了我们支部工作任务的重点,提出了一个时期支部建设的具体要求,对支部建设具有直接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按照党的指示精神制定年度规划,支部工作才能符合党的工作要求,才能与党的整体工作协调一致,不让支部规划偏离航线。
规划要切合实际,就要先了解自己支部的现状,要对支部进行调研,包括:目前支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学生党员管理、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经费保障、活动开展等方面。只有摸清支部的基本情况,制定的规划才不会脱离支部实际,不会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
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生党支部,都有自己的特点。支部规划方案不能一概而论,统一标准。要根据各支部的现状“对症下药”,结合实际,编制各支部独一无二的规划。
党支部是全体党员的党支部,规划的最终实施者也是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只有大家都来参与制定,落实起来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提高透明度,扩大知情权,让大家真正参与规划的制定,形成规划大家定、支部大家建的良好氛围。
方案通过备案后,正式公布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要坚持“事先有安排,事后有分析”的思路,确保党支部的活动不仅真正办了,还要确保党支部活动的质量。
规划一定是建立在对党的政策和支部实际情况都充分了解前提下制定的。知彼是统领和方向,是制定规划的首要依据;知己是主体和动力,是制定规划的现实依据。服从党的政策,符合支部实情,知己知彼,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规划。
目标是整个规划的核心,对连队建设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规划目标要明确,分清主次,要充分考虑学生支部建设的基础、优势、弱势和潜力,坚持适度原则,使目标真正起到指南和带动的作用,促进支部建设的长效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工作分工不明、责任分配不到位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推卸责任的事例屡见不鲜。为此,党支部在制定规划时应注意实行工作责任分配制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员,这样既可以保障工作质量,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