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鸿飞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株洲市美丽乡村发展的战略定位如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布局美、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要求,以政策为导向、农民为主体、产业为支撑,交通以辅助,坚持以点、线、片综合整治的基本路径,依据株洲市自身条件和比较优势,加快建立健全以推动美丽乡村沟通的快速交通体系,让快速交通体系为美丽乡村发展和便捷出行提供有力支撑,将株洲市全域农村建设成更高水平、更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株洲市美丽乡村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政府引导、规划引领、多措并举、创新管理。
美丽乡村快速交通体系发展目标:加快建立健全推动美丽乡村沟通的快速交通体系,重点突出高速公路网、镇村公交网络和快速轨道交通网的规划建设,实现未来株洲市中心区至株洲市各美丽乡村1小时内通达,株洲市各美丽乡村30分钟内通达高速、快速路和干线路网,并完善美丽乡村至各街道、各美丽乡村之间的交通衔接。
株洲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有以下几项任务。
(一)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把“盆景”变成“百花园”。按照“市统筹、县(市区)为主、乡(镇)村负责”的建设模式,建成“一廊十镇百村”美丽乡村示范工程。
(二)坚持大局发展,把“清宫”变成“后花园”。加强株洲市快速交通体系建设,形成高效、完善的旅游交通道路体系,串接各种旅游资源。
基于株洲市整体的发展战略和美丽乡村的战略定位,结合现阶段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目前株洲市已建成美丽乡村的战略重点应着眼于周边运输生产服务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城乡居民新型城镇化治理推进三方面。
(一)美丽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网规划建设
(1)高速公路网建设。为加强美丽乡村与长株潭都市圈的紧密联系,提升区域可达性,下一阶段应按照综合交通规划大力建设规划中的莲株高速、娄醴高速和长株潭东环线高速,打通美丽乡村外围的益娄衡、吉安至邵阳段等高速公路,以高速公路对美丽乡村出行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形成多出口、高密度的高速公路网,带动整个株洲地区的城乡统筹建设。
(2)快速路网建设与管理。为了改善快速公路网发展不均衡、提升道路连通度,下一阶段应在现有网状快速路格局的基础上,改善道路条件保证道路具有良好的通行能力;注意快速路与常规道路的衔接问题,重点把握快速路出入口、连接段、相邻交叉口的几何设计及其后续通行能力。近期应尽快完成省道335、渌枫大道、东城大道
、航空大道等,构建快速通道完整框架,完善示范村对外联系便捷通道。
(3)旅游大道建设与管理。为整合株洲市本土优势资源,将株洲市市辖五区内的美丽乡村串联成片,从市辖核心区开始可推广生态旅游大道建设,规划通过新建旅游专用线、借用现有城市道路和对规划城市道路提出断面改造建议3种方式,构建规划区完整的旅游道路体系。
2.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建设
充分利用长株潭城际快线和株洲市各县市城乡专线资源,实现市辖区和各乡镇之间的快速通达;开发旅游专线以提高景点的直达率,并配置各区域之间的旅游专线,串联相邻乡镇美丽乡村的景点;以自驾游出行为补充,完善沿线交通标志和交通信息指引;以常规公交为辅助,合理调整现有的城乡公交线路,使其覆盖更多的美丽乡村。
(二)美丽乡村交通出行服务
城际快线和快速公交。充分利用长株潭城际和快速公交的快速、准时和便捷的特点缩短出行时间,在城际快线站点开设用于接驳的城乡公交和旅游专线。
旅游专线。旅游专线在布局上,应实现株洲市市辖区和各县市线路的整合,在线路设计上应体现直达性和便捷性,线路调整时,要根据各美丽乡村的区位特征、现有周边交通资源及各景点的季节性特征和客源分布等情况进行整合。
辅助交通方式。对于株洲市市辖区内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可以尝试利用辅助交通方式(如电瓶车、游览观光车、自行车)。
(三)美丽乡村交通发展政策
1.加强美丽乡村客运资源整合
加强对美丽乡村客运市场的集中整顿工作,形成合理规范的美丽乡村客运市场;加强对客运市场的调剂力度,协调好城际快线、快速公交、城乡公交和自驾出行的客运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客运资源互补。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株洲市政府应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客运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新农村发展规划,重视美丽乡村客运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3.消除城乡客运差异
①充分考虑城市公交与美丽乡村客运班线的差异,统一公交化运行的美丽乡村客运与城市公交在税费、补贴等方面的政策。②促进美丽乡村客运网络和株洲市市区公交网络的合理衔接和有效融合。③积极摸索美丽乡村客运经营模式和线路管理方式,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流情况,结合农村客运的特点和老百姓出行需求,稳步推广美丽乡村客运片区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