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叙事·传播:《港珠澳大桥》绘制“中国梦”

2019-01-15 04:26孙福珊
电影评介 2019年17期
关键词:大桥纪录片文化

孙福珊

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以经济建设实现物质文明、以政治建设实现政治文明、以文化建设实现精神文明、以社会建设实现和谐社会、以生态建设实现生态文明诠释着中国梦的实现方式。“中国梦”作为我国在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口号,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总结与升华,更是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与期待。

纪录片作为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与传播载体,能够对拍摄对象进行完整且真实的记录,无疑能够承担起对外传播的职能,起到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2017年,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探索(Discovery)、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海广播电视台五方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以国际视角再现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过程,讲述了港珠澳大桥之所以成为21世纪伟大工程的原因和背后的深刻意义。“中国梦”精神生产的文化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创造,它是一种民族共同体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创造。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纪录片作为文化载体,具有真实性与客观性的特点,在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及塑造我国形象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此,本文将从文化内涵、叙事策略及传播渠道三个方面来看大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对“中国梦”传递的有益尝试。

一、“中国梦”与身份认同的影像化传达

“中国梦”的影像书写事关国际话语权与国家软实力的博弈。[1]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头戏。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一书中曾以“流动”来指喻我们所处的全球性时代,以区别于传统的“固态的流动性”[2],由此也揭示出了全球化背景下“身份认同”的焦虑性,可见全球化对于国家认同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崛起中的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认同危机问题。“中国梦”正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所提出的发展构想,已成为处于重大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式身份符号。文化构成了“中国梦”内容表达的形式,而“中国梦”则是对中国文化的高度概括,其美好愿景与奋斗目标指谓了文化本身,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文化内涵。长期以来,世界文化被西方普世价值观所支配,我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构建出国家形象,对“话语权”的争夺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目前,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正是中国建构的国际话语议题之一。在此背景之下,纪录片具有艺术与文化双重表达的传播特征,有着其他文化形式无法比拟的真实性、客观性与深刻性,为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提供了可能。习近平總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中国梦”在通过纪录片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也是在进行价值的传递,它体现的不仅仅只是国家富强的愿景,是民族振兴梦,也是每个中国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人梦。

关于“中国梦”的影视化,纪录片也尝试从各个角度去挖掘,比如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中国梦365个故事》《劳动铸就中国梦》《中国人的活法》等都是立足于人物故事,以平民化、纪实性、原生态的方式展现了人民对于幸福的追求与认可,将普通百姓的个体愿景与宏大的国家叙事结合起来,以人物故事折射“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充满了深切的人文关怀。除此之外,还有从历史的纵深角度或古今对比来诠释“中国梦”,如《苦难辉煌》《中国梦·中国路》,前者聚焦中国共产党带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后者则以近代屈辱史与改革开放的对比来呈现;再有即是立足全球,以世界性的眼光来呈现“中国梦”,如《百年潮·中国梦》《海上丝绸之路》等。这些角度都有力地共奏着“中国梦”影像化形态,而《港珠澳大桥》则能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角度之外,以呈现重大工程项目来展现“中国梦”的内涵,视角选择、表现方式、立足高度以及传播广度,均有别于以往的纪录片。

大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分为上下两集,该片通过多维度的国际视角、全景式的记录手法忠实地再现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这座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超级工程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桥梁的建设更是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影片客观地解读了港珠澳大桥“连通世界”的意义以及“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走出了一条建立“中国标准”的道路。此项目所体现的不仅是中国过去几十年建桥技术的积累,同时也是在重新定义“中国制造”未来的方向。

《港珠澳大桥》在体现出我国综合国力稳健发展的同时,更是传递了在这项“超级工程”的背后是桥梁建设者付出的心血与秉承的信念。他们在桥梁的修建过程当中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最终达到了世界建桥技术的高峰。如果说桥梁建设者在影片中建构出了工程领域中先进的中国形象,那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安全环保部则建构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大国形象。港珠澳大桥所处的地理位置为白海豚国家一级保护区,如何在维护生态的健康和平衡前提下保证经济的发展是环保部的使命,他们在排除万难的同时恪守着自身的职业道德及人文信念。片中所记录的每一个为港珠澳大桥建设做出奉献的劳动者,都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坚韧。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生动、最感人的中国故事,桥梁建设者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确立了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中国标准,他们在伶仃洋上挥洒汗水,书写奇迹,体现出中华儿女勇于创新与顽强奋斗的中国精神。港珠澳大桥的落成,成为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是在我国“一国两制”的背景之下三地紧密联系的象征,这种联系不仅仅只是地理及经济上的连接,更是两岸三地人民思想感情上的交汇相融。在港珠澳大桥设计之初,设计师就远不止只是将一个梦想变成现代工程奇迹那么简单,桥梁的交通功能只是它的一个最基础性的设计旨要,而桥梁的文化打造和追求是另一个更高境界的使命。设计师“珠联璧合”的创造理念体现了祖国统一的愿景,这无不唤起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情结。

历经几千年沉淀的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梦”的载体,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通过忠实的纪录与传播,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港珠澳大桥》正是对“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制造、体现中国力量”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尝试,该片将“中国梦”所提倡的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输出,完成了一次“中国梦”国际化传播,成功且主动地进行了一次“中国形象”的影像书写。

二、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的关系构建与意义生成

“中国梦”的传播就是通过叙事在国际范围内谋求一种跨文化传播话语权,从而影响受众思想逐步实现文化认同的一个过程。“中国梦”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同时具备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的双重要求。如今,主流媒体站在宏大叙事的角度对“中国梦”的宣传已经达到一定的力度,而《港珠澳大桥》则从“国家叙事”与“个人叙事”的转换与共生上做出了努力,且在媒体框架上达到了国家叙事与个体叙事的平衡与有效意义联系。可以说,《港珠澳大桥》既有着如《海上丝绸之路》《辉煌中国》等的宏大视角与开阔视野,同时也吸收了如《中国梦365个故事》《远方的家》等的平民视角与个人叙事,尤其通过双重叙事的有效呈现实现了历史创造与民众力量的关系构建。这里涉及叙事的“修辞权力”问题,法国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语言本身存在着经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3]这意味着表达的内容与如何表达都将赋予语言一定的“价格”,而与之相联系,又形成一定的经过修辞的“权力”,也即布尔迪厄所谓的“象征权力”。而纪录片选择叙事的方式,也是一种修辞性权力,它依托语言的象征来达到传播与说服他人认同的效果。因此,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内含有我国的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诉求,由此传达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港珠澳大桥》在这一点也完成得很突出。

影片以澳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为线索,重点挖掘了港珠澳大桥之所以成为21世纪伟大工程的原因和意义。该片没有采用从国家发展促进民众生活的宏大叙事,而是从普通劳动人民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入手。影片中的主角是为港珠澳大桥建设奉献出精力与热血的劳动者,除了中华儿女还有众多外国劳动者投身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当中。片中没有气势磅礴的解说词,而是通过对每个劳动者的采访,来将平凡个人的心路呈现,“港珠澳大桥”对于他们而言,不仅只是一项国家的“伟大工程”,更是他们付诸心血的“亲人”。《港珠澳大桥》将体现国家国力的宏大主题用个人视角娓娓道来,将“中国梦”的内涵通过微观视角进行叙事,运用故事化手段将主流意识形态打造成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增强了纪录片的张力。这种“个人叙事”形式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理想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文化价值的认同。

《港珠澳大桥》面对的受众不仅是中国观众。该片于2017年6月30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首播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随之播出,同时在Discovery探索频道同版播放。要将代表中国形象的纪录片在具有国际形象力的平台上播出,影片就要符合全球受众的认知习惯。《港澳珠大桥》坚持了多元化的视角,除了表述自我态度之外,还致力展现多方见解,从而在国际传播的过程当中获得了世界观众的认可。“中外合拍、国际合作、讲好中国故事”的纪录片创作模式是《港珠澳大桥》的总导演闫东一直致力的路线,他始终专注“用国际化表达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国外观众喜欢中国故事,理解和接受东方文明中优秀的文化观、历史观和价值观”。[4]

大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从个人到国家,从“中国梦”到“亚洲夢”到“世界梦”由此及彼、层层相连。在这个过程当中,让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信息以及个人情感在“桥梁”这个话题之下慢慢相融,将中国谦逊、智慧、实干的形象展现给世界,以主动的姿态塑造出真正的“中国形象”。

三、从“他塑”到“自塑”:纪录影像的话语权转换

长久以来,西方没有间断过对中国的影像书写,由于过去的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长期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从而导致国际上的中国影像都是以“他塑”的状态存在,甚至被西方任意扭曲,涂抹色彩。这都与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主体性缺失有关。如今,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西方对中国的书写开始走向客观真实,如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即采用相对客观的视角,择取经济、军事等多个视角来呈现中国,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再比如美国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客观呈现了中国这五年以来在习近平领导下的发展与强大;还有中美联合制作的纪录片《运行中国》则聚焦中国城市的活力发展与未来前景;等等。不仅如此,随着国际话语权逐步被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关于“中国梦”的阐释也日益绽放在国际舞台,我们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以“自塑”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传达中国自信。客观地来说,纪录片作为建构国家形象的载体在对外宣传方面的优势显著,为世界范围内的受众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平台去了解他国文化。由此,我国纪录片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建构国家形象的重任,且创作了不少精品,诚如前文所例举,传播平台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传播广度由国内到国外,纪录片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港珠澳大桥》即是又一力作。

一部纪录片要在国际上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单靠优良的文本及视听制作是不够的,具有国际视角更是导演不可或缺的能力。如何将“中国梦”在国际上传达,加强拍摄及发行上的国际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据影片总导演闫东介绍,《港珠澳大桥》的创意策划从2015年12月就已经开始,2016年8月由中宣部立项,被列入2016年度中宣部“纪录中国”国际传播工程重点纪录片项目。影片项目组为了能够体现国际视角,邀请探索频道参与,组建成一个国际合作团队。于2016年12月完成了拍摄脚本,2017年2月正式开机拍摄,拍摄地点囊括国内十余个城市;摄制组还前往美国、荷兰、文莱、孟加拉国等地进行实地采访、拍摄。如此一来,影片与探索频道的合作有利于借助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来进行“中国梦”的传递。早前与英国合拍的纪录片《美丽中国》已经留下了成功的案例,这部被称为“中英两国创意产业领域一次成功的合作”的纪录片就是我国在市场化的理念下与英国共同运作所发行的,拥有全球化视野及国际化的视听水准,在国际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由此,纪录片借助“他者”的资源和影响力能够更好地展现我国的国家形象,具有客观性与可行度,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纪录片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一种能将崇高的政治符号转化为受众更易接受的通俗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我国纪录片正在通过“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向世界阐释“中国梦”。大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就从文化内涵、叙事策略再到传播渠道为我国“中国梦”的影像传播打造了一个可行性的范本,从而为当下我国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在今后的纪录片创作当中,创作者只有不断挖掘新颖的传播模式,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内容,才能通过影像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实现对“中国梦”的意义共享。

参考文献:

[1]虞国芳.“中国梦”的影像书写——基于中国纪录片生产的研究[ J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5).

[2][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2-3.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禇思真,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

[4]纪录片走向世界的中国梦——闫东访谈录[EB/OL].(2016-11-30)人民网——新闻战线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1130/c14677-28912738.html.

猜你喜欢
大桥纪录片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