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晨
案例简介
(一)项目名称:**单位集中采购管理专项审计
(二)立项背景
审计背景:根据《**单位内审工作制度》和《**单位集中采购管理专项审计方案》,**单位组织开展集中采购管理审计,并对集中采购管理审计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
审计思路:通过开展集中采购管理专项审计,重点规范集中采购组织管理、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程序、采购合同、采购履约等行为,关注当前集中采购管理中的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分析集中采购资金使用的效果以及体制、机制性问题,进一步防范采购资金使用风险,促进采购结果物有所值。
(三)审计内容:**单位辖内集中采购项目采购合同管理情况
审计发现问题
经汇总分析,审计发现存在合同签订、执行不规范问题的单位占辖区69.23%,潜在法律风险较大,同时合同相关法律风险相比其他内部管理风险的利益相关性强、矛盾激化可能性大、风险可控性差、善后处理难。
(一)合同签订不规范
1.要素缺失或填写错误、不规范。**单位2016年签订的《车辆维修协议书》中双方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未签字、无签约日期等要素。**单位与**科贸有限公司签订的空气净化机采购合同中,合同日期用铅笔填写。**单位施工合同中未对审减金额超出部分进行约定,院坪维修、供暖及排污管道维修工程合同,未对审减金额超出部分进行约定。**单位签订的《桌椅购销合同》无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和提货及交货时间。
2.签订程序不规范。**单位服务器采购项目和幅面打印机采购项目成交商确定超过15个工作日;某专用销毁一体机采购项目、视频会议设备采购项目及高清拼接屏采购项目发出成交通知书后,合同签订日超过10个工作日。**单位采购专用机具合同签订日期早于中标通知书发出日期。
3.法律审核不严格。**单位2016年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的《华为可视电话系统采购合同》经法律事务部门审查后,提出了将合同第十条修改为“出现合同纠纷,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若协商或调解不成,由**区人民法院裁决”的法律意见,在正式签字生效的合同中未被采納。**单位法律事务部门未对宾馆服务采购、2016年度车辆保险、2016年度车辆维修等采购活动中与服务商签订的协议书进行审核并出具意见书。
(二)合同执行不到位
1.未按合同约定留足保证金。**单位与某电子有限公司签订的除湿机采购合同,约定“支付进度及方式为签订合同后支付总价的30%,货物进场后支付总价的65%;预留总价款的5%为保证金,1年质保期满后支付”。但同年11月采购物到货后**单位却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给供货方。**单位《屋面防水维修工程合同》第11条“1.本合同签订后,乙方进场施工后5日内,由甲方支付给乙方合同总额的30%的预付款;2.剩余65%的款项待甲方验收合格后,一次支付;3.扣除5%的工程款作为质量、维修保证金,自工程完工之日起一年后,由甲方根据工程建设质量和装修质量状况,扣除维修费用后,支付给乙方”的规定,该单位于2016年9月26日全款给付,不符合合同规定。
2.未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比例付款。**单位开展的办公楼智能广播系统、后院基础设施建设、中央空调清洗保养、机房网络改造、消防报警系统采购项目未按合同规定的要求付款;专用机具改造采购项目验收合格后65%款项未按合同要求支付;机房软化水设备采购项目提前支付款项;互联网管控采购项目付款日期早于验收合格日期。
原因分析
(一)风险意识欠缺。对集中采购业务重视程度不足,防范集中采购业务风险的警惕性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对集中采购业务组织领导不力,集中采购涉及部门协调衔接不畅,自我规范集中采购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
(二)业务素质薄弱。经办人员对集中采购业务相关制度规定不了解,对具体业务流程和操作细节不熟练,对自我职责、权限不清楚,制度执行力不强,对签署合同等法律行为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导致集中采购业务操作不规范。
(三)组织管理不严格。集中采购涉及的部门较多,统一组织和领导欠缺,导致各参与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集中采购各环节脱钩和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出现上一环节未结束,即转入下一环节的情况。
意见建议
(一)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和规范集中采购业务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认真梳理集中采购业务管理流程,落实集中采购业务管理责任,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逐条分析并查找原因,做到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今后继续发生。
(二)提高业务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强化集中采购法规知识、采购方式、采购程序等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严格执行采购制度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标准,进一步增加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规范采购行为,努力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三)有效发挥采管会履职作用。采管会要充分发挥规范管理、完善内控、防范风险等方面的作用,严格用制度规范各项业务操作,杜绝违章违规操作,强化集中采购工作协调配合,提高对业务环节和风险隐患的识别防控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