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生的作业最让学生、家长不满意,原因是作业量大,作业的形式不吸引学生,有的作业难度也大。这就要求教师变革、创新,告别僵化、枯燥的形式。教师要以人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小学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从教者向教育家迈进,要走教改之路,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否则,教育就不能以较快的步伐前进,我们的目标就会遥不可及。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走教改之路,并且在教改这条艰辛的路上,要下大功夫,解决一些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人民满意。下面我就从七个方面,谈谈我的新教改理念,以便能与更多的同仁一起交流。
一、要研究解决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走研究者之路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深刻体会到,新课程呼唤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呼唤着教师们通过自身素养的提高成为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和现代教学能力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只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才能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和学生成长变化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布克汉姆说过,研究不是一个专门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教育工作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其科学性与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研究的态度,他(她)的工作必然具有研究的特性,甚至可以说教育和研究没有根本区别,更不能截然分开。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否则,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比如,我发现,目前学生的作业就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错的太多,有的书写潦草,有的不写作业,有的偷抄别人的作业,有的我就以学生作业为突破口,寻找原因。经过调研,结果发现家长、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很不满意原因:一是作业的数量太多,学生、家长感到很累,尤其是晚上的作业,数量太多,大多数学生都睡的迟,几乎到了晚上十点才能睡觉,并且作业质量不高。二是作业的形式不多,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我就带领了十几个同事,开始了有关作业的课题研究。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和喜欢的老师性格。现在我们的课题立项通知已经拿到手,并写出了详实的开题报告和研究实施方案。现在,我带領的团队已进入正式的研究之中。我想,只要努力学习,攻坚克难,一定会研究出学生喜欢的作业框架,一定会改变目前的现状。我坚信,有政策的扶持,领导的支持,同事的配合,困难总会克服的,研究成果总会早日出现的。
二、要设计学生喜欢的作业,并不断尝试
作业的形式要丰富,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作业的看法,我对全校1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作业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大多数学生的作业都是他们不喜欢的,是带着抵触情绪去做作业,写作业时间长、不专心、不仔细审题,作业书写和质量都很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首先在一个班给学生上了一节特殊的班会课——我最喜欢的作业是……,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说出最喜欢的作业是什么类型,不喜欢的是什么,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结合课标、教材、学情,布置学生喜欢的作业。现在,我布置作业时,首先问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们喜欢吗?作业多不多?如果学生开心、满意,我就布置,如果学生不满意,我会及时调整我布置的作业。通过研究、分析、总结、改善,我布置的作业,已经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尤其是制作绘本、写想象作文、写发泄的作业阅读唐诗宋词、观察、搜集资料等的作业,学生都喜欢,并且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写作业的活动中,家长也很满意,我也感到很欣慰。
三、设计阅读、积累作业,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学科素养。
语文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各种精华,课本中大量的古诗词倾注了历代诗人的风华才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背记并摘录,引导学生,或琅琅诵读,或引经据典,或侃侃而谈,学生很感兴趣,他们有时还随时用一句,以现其文才。我还让他们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少年中国说》,背一些经典的文章,通过背诵,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思想、智慧,加深优秀文化的积淀。对于一些好词佳句,学生也会抄到积累本上。由于积累多了,他们习作、表达时就会应用自如,游刃有余。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资料可读,我在班里设了两个图书角,有500余册书,学生利用课余,就能随时看看。另外,我们学校的大厅,从一层到三层,都有书架,每层书架上,都摆满了书,大约每层也有一千余册,学校走廊墙上、顶上都布置着名言、警句,学生随处都可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及名言。另外,学校还有一个图书馆,有两万余册图书,当学生还想看其他书时,我会带他们进入图书馆阅读。这些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的课外阅读变成了自觉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四、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是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把自己看作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的。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课堂上,我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当学生回答错了,或不回答时,我都不会批评,而是与他们交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对于发言积极的孩子,我会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在以后的课堂上,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踊跃发言。对我的讲解敢于提出质疑的,我更加赞赏、给他们发个小礼品,或给他们掌声。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敢说敢想,敢敞开心扉,师生关系很和谐,我感觉他们是真正的课堂主人。在时间安排上,我一般只占十分钟左右,讲解、点拨、引导,其他时间,都是学生占用,他们有时间思考,有时间练习,有时间交流。对于学生通过自学能懂了的,我不讲,对于难度太大的讲了也不会的我也不讲,对于可以在其他课文中讲更合适的我也不讲。所以学生的时间是充足的,他们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肖川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3] 孙向阳主编.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备注:本文作者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作业质量与数量关系的研究”(课题编号:GH-17341)的课题负责人---洪洞县山焦第一小学,朱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