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增 林爱波
摘 要: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为满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处在不断改革之中,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课题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烟台地区民办院校为例,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民办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育人实效性 应对机制
民办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育人模式。民办高校必须立足于民办教育的特点,探索和创新民办院校立德树人育人新模式和新机制。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思政课,才能实现更多“圈粉”。
一、精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1.立足教學实际,突出教学重难点
民办院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所有高校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的前提下,立足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结合当前政治理论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从事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讲透难点,避免简单灌输。上课时要避免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简单传授即使其知其然,而是要把重点放在使其知其所以然。
2.注重教学案例的本土化、特色化取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尤其是利用好山东省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胶东红色文化等优质资源,实现教学案例的本土化和特色化取材,用活生生、接地气和为人熟知的事实和事例说事讲理,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3.整合和拓展教学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精准性”供给
一方面要整合资源,避免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以及高校四门思政课教材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性,让学生对所讲教学内容产生新颖感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似曾相识”的主观认知。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和现实需求性。思政课教师在进入课堂授课前,首先要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授课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再根据特点量身取材。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最新的时事政治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适时有效的融入到教学进程中,尤其是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升学、就业等信息的适时传递,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获得感
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探索多种有效教学方法
可以探索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社会调研等多种教学方法,从单向“灌输式”、“说讲式”、“填鸭式”传统教学向双向探讨、自主学习、情感交互式教学转变,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把学生从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解放出来。
2.拓展网络育人新载体,构建教学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探索和创新思政课堂“线上线下”、“课上课下”交互式教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例如,教师除了精心制作集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外,还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开辟“思政在线”讨论区、课程思考答疑区、慕课互动交流区等对学生进行课程的网上辅导,也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多种手段实现师生间网络互动,在线交流。另外可以探索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适时推广与课程相关的优质资源,巩固知识点,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全过程育人。
3.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
首要环节便是要求思政教师仔细梳理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的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构建起“大思政”课程育人格局。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契合点”,顺其自然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
三、构建思政课多元化、开放性考核模式,切实提升育人实效性
1.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优势,开辟课程实践考核新模式
课堂教学考核以历史问题、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胶东乃至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重点问题和学生实际需求问题为导向,运用专题式、研究式、情景式、案例式等授课手段,邀请大学生进行专门解读,根据学生自身表现和准备程度给予相应考核成绩算在总成绩里;同时,要根据每门课程特点和性质,不断尝试“我来讲一课”、“画说原理”、“光影留思”、“成长痕迹”等“个性化菜单式”考核定制模式,规划和完善思维模式形成的专门考核方案,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行为考核。
2.开展网络教学考核,拓展思政育人新空间
思政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相关主题,要求学生利用手机、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等网络资源搜集材料,制作与所选主题相关的ppt课件、视频短片等作品,由教师组织予以评比,并以此给出相应考核成绩计入课程考核总成绩里。另外,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师生网络互动平台,设置专门课程“互动板块”,对课堂延伸出来的相关主题予以回应作答,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相应课程考核结果,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3.开展实践教学考核,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
实践教学则以“知行合一”为导向,制定具有吸引力、难度梯度合理的项目化运作机制,引导大学生参与理论研读与应用研究,将思政课实践活动延伸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相关社团活动之中。要结合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培育“调-研-行”三层次协作机制,使大学生能够在参与项目研究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并主动向周围的人讲解自己的研究成果,实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从而实现课程考核过程的全覆盖。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健全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配套机制
一是党政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思政教师的人文关怀,经常深入思政一线问诊把脉,了解思政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情况,并及时解决。二是每年定期拨付专项思政经费,用于思政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学习交流和社会实践等,鼓励优秀青年思政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博士后学位,提升思政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理论涵养和业务水平。三是将思政课教师单列指标,进行单独评审,提升思政教师学科地位。四是加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出台相关配套机制选拔校内优秀党政干部和学工干部充实思政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五是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激励机制,在学校各类综合性教师表彰体系中,确定相应比例用于表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思政教师荣誉感和获得感。
2.充分发挥教研活动作用,强化反思性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一要根据各教学班不同的授课对象、教学要求、课时安排,定期召开教研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确立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二要定期开展示范课、优质课、汇报课、研究课、新开课试讲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活动,在相互听课评课和学习交流中提升教学水平;三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老带新”和“优带青”作用,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课程知识点等方面给青年教师给予必要指导;四是在反思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教学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探索适合民办院校学生需求的思政课优质或精品課程建设,以教促研,以研促建。
3.全面提升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思政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涵养,做一个“有厚度”的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社会现实研究,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术素养和知识储备,用社会现实激活经典著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透视当代社会现实,以科学真理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与实效性。二是思政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人格魅力,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思政教师要坚守底线思维,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具有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还要具备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三是思政教师要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做一个“有深度”的人。思政教师应精通自己的专业,形成广博精专的知识结构,努力使教学反映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进展,力求从研究的层面上,讲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本文为2017年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入选项目“烟台市民办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现状及应对机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