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坚
2018年10月23日,被譽为“当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工程竣工开通。张宝兰作为“建设功臣”之一,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53岁的她,扎根孤悬大海的牛头岛苦干7年,历经1000多次试验,带领团队攻克世界难题,为港珠澳大桥桥隧工程设计出“不开裂混凝土的超级配方”。
人生没有完美,一边是世界超级工程,一边是需要她照顾的家庭,她只能在7年里忍痛远离家人,奋战荒岛,为此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而面对大桥,她备感自豪:“身在这个时代,我很幸运。正是因为国家的发展,因为时代的进步,才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去经历这么大的项目。”
1965年,张宝兰出生在广东南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小时候,张宝兰喜欢玩泥巴,经常挖土和泥捏泥人、房子和汽车,弄得满身满脸都是泥点子。母亲看到后,并没有骂她,而是怜爱地一边给她洗衣服一边说:“你啥时候才会照顾自己呀。”张宝兰稚气地回答:“我长大了不光会照顾自己,还会好好伺候妈妈的。”
1987年,张宝兰从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四航务工程局研究院,从事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该院第一位女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由于工作关系,张宝兰经常转战全国各地,不能照顾母亲,一直无法兑现曾经的承诺,直到在广州安顿下来,她才得以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
可是,2011年4月29日,张宝兰就接到了一个新任务,去珠海参与港珠澳大桥沉管混凝土试验室项目的搭建工作。
最初,张宝兰以为她的任务只是到珠海帮助进行试验室项目的前期组建。直到5月3日,张宝兰见到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这才知道,沉管预制厂要建在离珠海23公里、伶仃洋深处的牛头岛上,作为预制厂核心部门的混凝土试验室也要在此扎营。“宝兰啊,沉管预制厂试验室需要你,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林鸣当即表态,这个试验室就由张宝兰负责,而且试验室要建在桂山牛头岛上。
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关键在“岛隧”,“岛隧”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沉管”,而混凝土则是沉管预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试验室的任务就是研究出不开裂的混凝土配方,为沉管浇筑上金刚不坏、滴水不漏的“金钟罩”。作为混凝土研究资深专家的张宝兰,深知这是个世界性难题。
“试验室筹建工作是块硬骨头。”一些熟人劝她不要去冒这个险。在家中,80多岁的妈妈听说她要住进荒岛时急了,说:“你走了,我怎么办?”张宝兰抱着老人说:“妈,您放心,我会经常回来看您的。等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我一定开车带您到那里走一走,看一看……”
妈妈虽然十分不舍,但知道女儿做的是大事,不想给她过多牵绊,于是转而宽慰道:“只要你能为国家出力,妈妈就高兴。等你不忙了,妈妈不光要去大桥看看,还要和你坐飞机到北京去瞧瞧,那样我就心满意足了……”张宝兰暗下决心,等项目完成后,一定要满足老人的心愿。
而当时,儿子正在读高二,正是功课紧张的时候。丈夫和儿子也都劝她放心地去工作,张宝兰依依不舍地辞别家人。
在赶赴现场的路上,张宝兰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海中荒岛,白手起家”。
2011年5月的牛头岛一片荒芜,由于试验室还处在规划阶段,不仅房屋、仪器设备、人员没有,就连最起码的水电也没有,而上级要求张宝兰必须在4个月内建成与世界最大的沉管预制厂相匹配的试验室,张宝兰只能克服困难白手起家,努力去搞定全部事情。
一上岛,张宝兰就开始在各个项目部门间奔波,组建工作小组,完善试验室前期筹建规划。她带头住进几公里外桂山岛上简陋的民居中,跟两个女同事挤在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房子里,睡的是上下铺,用的是公共卫生间。对此,她打趣道:“奔五的人了再住集体宿舍,也算重温青春岁月了。”
7月12日,试验室动工修建,张宝兰从打基桩开始就亲力亲为,操持所有事务。
各种仪器设备是试验工作的关键。为了保证海上运输时不出现闪失,张宝兰每次都亲自押送。2011年9月28日,她带领3个年轻同事一起押送设备,从早上7点开始装船、协调吊运、安装,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启程,等返回牛头岛时已是凌晨1点。正逢退潮,水深不够,船靠不了码头,他们只能在海上等候,实在熬不住了,大家就在船舱的甲板上躺着休息了几个小时,直到第二天7点多才下船。这次押送整整用了24个小时,尽管张宝兰的全身像散了架,但看着安全运回的仪器设备,她疲倦的脸上挂满了笑意。
就这样,在张宝兰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经过4个多月的建设,11月23日,“设备一流、人员一流、管理一流”的混凝土试验室正式挂牌,混凝土“修炼”金钟罩有了“梦工场”。
教科书上说“大体积的混凝土没有不开裂的”。作为专业人士,张宝兰深知这句话的权威性,所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她跟团队深入研究后认为:要拿出不开裂的混凝土配方,混凝土配合比是重中之重。而准确的配合比仅靠计算无法得出,只能通过一次次试验“打”出来。
为此,张宝兰坐镇一线,带着团队在混凝土成型间夜以继日地试验。他们时而进行拌制检测,时而聚在一起讨论。深夜,成型间灯火通明,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中,不时传来商讨声:“泌水率还是没有降下来啊,增调剂的用量能不能增加一点?”“不能加了,混凝土有点流不动了!”“OK,不过引气剂用量要稍微加一点,兄弟们最后再搅一锅料我们看看效果……”就这样,2012年5月,在耗时近1年、用坏了5个混凝土搅拌机、试配了100多吨混凝土、进行了海量试验后,基础配方终于出炉了。
试验室出来的配方运用到沉管混凝土实际浇筑中究竟会怎么样?包括张宝兰在内,谁心里也没底。因此,正式浇筑前,她带领团队进行了两次正式浇筑量1/4的足尺模型试验,取得了近乎完美的效果。于是,指挥部决定于2012年8月5日开始进行正式浇筑。但直到8月4号晚上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确定施工混凝土初凝时间。由于正式浇筑的沉管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量近3400立方米,需要多长时间?多少人来完成?浇筑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没有人知道。如何确定这些指标?需要多少初凝时间才能既满足施工要求,又能够避免立模出现冷缝?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重压之下,现场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大家的眼神齐刷刷地投向了张宝兰。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对同事李超掷地有声地说:“你帶人去加缓凝剂,确保施工有6个小时时间,有什么问题我来承担。”浇筑开始了,经过51个小时的连续工作,3400立方的混凝土浇筑完成,自始至终盯在现场的张宝兰却因身体虚脱,倒在了地上。
经过检验,首次浇筑即告大捷,张宝兰长舒了一口气,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混凝土质量会受到温湿度等气候因素和原材料质量的干扰,她需要做的就是时刻把关。
在牛头岛忙碌的张宝兰,一直挂念着亲人,却苦于无暇回家。思亲心切的儿子,只好在假期来到牛头岛探望妈妈。张宝兰的同事问他:“想不想妈妈陪在你身边?”孩子回答:“小时候我会希望妈妈多陪陪我,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张宝兰不由红了眼眶。
2012年国庆节,张宝兰终于有了一次回家的机会。本想对母亲好好尽孝,可是刚进家门,她就接到单位电话:不知哪里出了问题,浇筑时混凝土怎么也打不出试验室调配的理想状态,试验室需要她赶紧回去。
临出门时,母亲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女儿,眼里满含不舍和期待……后来,由于无法照顾母亲,张宝兰只好把妈妈送回南雄老家。
张宝兰赶回岛上后发现,混凝土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气温过高所致,于是,她提出了石子堆场加装喷淋系统,并在搅拌时加入冰块的解决方案。国庆假期就这样在“混凝土打起来,性能测起来”的忙碌中度过了。张宝兰顺口说出金句:“咱们这是国庆混凝土7天乐”。
何止如此,从2011年上岛到2017年最后一节沉管浇筑完成,张宝兰在牛头岛上度过了“混凝土7年乐”,优选出了满足沉管施工工艺性能要求,并具有低水化热、低收缩的沉管施工混凝土配合比。综合采用多种温控技术,实现从骨料堆放到混凝土入模的全程温度控制,极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保证了沉管滴水不漏,将混凝土彻底炼成了“金钟罩”。
张宝兰为总长6.7公里的33节沉管装上了金钟罩,却在那几年无暇顾家人,这成为她内心的一大遗憾。
2013年高考前夕,儿子给她打电话,言语中流露出几许渴望。张宝兰没有跟儿子说大道理,而是对他讲了一个故事:“妈妈单位有一位40多岁的司机,在岛上接到他母亲去世的消息,但岛上一天只有3 班船,等他接到电话时已是下午5点以后,错过了出岛时间。他在海边号啕大哭,第二天又出现在施工现场……”听了这番话,儿子更加理解了妈妈。在张宝兰的激励下,他考出了优异成绩,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
2017年,张宝兰的任务完成了,而84岁的老母亲却辞别了人世。对此,张宝兰十分心痛:“要是我可以照顾妈妈,妈妈也许会活到100岁……”
在施工现场的几年间,张宝兰唯一的一次休假还是因为摔伤了腿。那天,她到预制现场察看混凝土沉管拆除模板后的质量状况,一不小心从台子下方的垫脚桶上摔到下方的沟边。她全然没有放在心上,忍着疼痛继续工作。可到了晚上,刺骨的疼痛让她一夜未眠,第二天实在扛不住了,她才离岛上岸检查,并在家里休养了10天。
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她感动地对丈夫说:“你的身体不好,我不能照顾你,反倒要你来照顾我。”7年间总算有了一次难得的长假,有人问张宝兰,是否后悔与家人分开,她回答:“人生没有完美的,面对家人,我深感歉疚,面对大桥,我备感自豪!”
是的,张宝兰攻克了大型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的世界级难题,确保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滴水不漏,把混凝土炼成了金钟罩,为民族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交建集团三大项目建设功臣等荣誉。2018年11月3日,她又被广东省委授予南粤楷模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