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利云 靳绵绵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焦作 45400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指胸闷、喘息、气促等症状突然发生,或者患者疾病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加重,多发生于清晨或夜间。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人数呈现上升趋势,成为急诊科常见疾病。据相关研究表示[1],这可能与应变源等因素有关,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一,严重者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就会危及其生命安全。为确保该类患者健康,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围绕SBAR沟通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详细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2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全国哮喘工作会议制订的标准[2]。入组标准:存在不同程度哮喘、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年龄为18~65岁者;急性发作期病程<3 d。排除标准:支气管哮喘缓解者;合并心肝肾或造血系统疾病者;精神障碍者;未按照规定接受治疗者;随访资料不全者。将120例入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20~65岁,平均40.23±5.10岁;哮喘病程3~20年,平均12.32±1.22年。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2~65岁,平均41.42±5.12岁;哮喘病程3~19年,平均11.23±1.10年。2组患者在年龄、病史等结果对比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该组运用传统交接班模式,主要通过简单记录和口头交代各项工作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服务。
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沟通模式(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具体内容包括如下:(1)培训人员:成立SBAR沟通小组,由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长担任小组组长并展开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的SBAR沟通模式内涵、优势等。以讲座、案例分析或情景模拟等形式开展,要求护理人员参与小组前需经专业培训后才能加入SBAR沟通小组。(2)制定交接表格:根据SBAR沟通模式为患者制定相关表格,S表示现状,表示了解患者姓名、年龄、入院时间等基础信息;B表示背景,针对患者过敏史、既往史或手术史等进行了解;A表示评估,主要评估患者现状,如生命体征、阳性体征等;R指的是在评估基础上对患者病情做进一步分析并给出诊疗建议,要求护理人员需认真填写每一项内容。(3)规范交班流程:护理人员在交班前要主动将表格填写完整,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在交接时详细交代需注意事项,交代完毕后要求再次核对信息,确保无误,若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做好标注。
1.3.1 交接班失误情况
对比2组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失误率,例如输液渗漏/脱落、忘记做好相关标注等。
1.3.2 病情知晓程度
分析2组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分别在每周交接班后抽查1~2名护理人员,检查内容包括诊断和病情、异常检查结果、治疗以及存在的重点护理问题,每项评分介于0~10分,评分越高提示知晓程度越佳。
1.3.3 护理满意度调查
采取医院护理满意度调查表[3]评估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程度,表格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态度、护理技术操作、责任心以及知识宣教四个方面,评分越高提示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程度越高。
观察组在交接遗漏、信息传递不清、遗忘签字及书写不合格方面的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失误率比较(例(%),n=6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态度、护理技术操作以及责任心等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表3 患者对交接班工作满意程度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部门,每日需接到不同疾病及严重程度不一的患者,工作量极大,大部分患者需开展实时监测,该部门通常采取护士轮班工作模式,而交接班也成为了日常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2]。为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减少和杜绝交接班工作失误率,这对患者健康及良好的护患关系影响深远。
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起病急且病情发展快,部分严重患者若未及时发现有可能在几分钟内就会失去生命,因此该类患者需实施严密进行监护,在患者病情未脱离危险时,护理人员需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3]。传统交接班模式大部分以简单的文书记录和口头交代为主,很容易出现纰漏、混乱,导致患者无法得到良好、安全的护理。明显可知急诊科具有工作量大、疾病种类多等特点,护理人员每日需接待和护理大量病患,难免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纰漏。SBAR沟通模式是将证据作为基础的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注重以表格形式展示患者现状,减少信息遗漏、信息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出现,同时在交接班过程中有效促使医护间沟通深度,提高信息传达的有效性,进而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临床治疗[4]。经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培训后的护理人员能规范、正确的反应患者实际情况,是的交接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患者具体情况,交接班体现了护理人员的条理性[5]。本次课题在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采取SBAR沟通模式,促使交接流程更为规范,且以表格形式代替传统交接班模式中的口头交代,进而促使交接班中沟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护理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具体分析如下:一方面,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工作失误率,有利于确保患者安全[5]。急诊科护理人员通过SBAR沟通模式要求,详细严谨的填写交接单,并对发现问题做好标注,再次以口头形式做好交接核对工作,及时检查输液情况等,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交接班时发生错误。另一方面,观察组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对患者病情各内容及其总评分均高于得对照组。这就说明,SBAR沟通模式可促使护理人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和掌握患者基本情况以及病情变化,这就提示SBAR沟通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现状,对其病情做正确评估。这可能与定期为护理人员开展SBAR培训工作相关,护理人员在参与SBAR沟通小组前需参与专业SBAR培训,在SBAR培训过程中,除了让护理人员学习SBAR沟通模式概念、流程等知识外,还根据不同的病区以及疾病做不同形式的培训,增近护理人员对各类疾病护理基础操作程度,增加其对自身工作自信心,从而改善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其疾病稳定[6-8]。还有,可提升患者对急诊科交接班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促进医院稳定发展。而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明显可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态度、护理技术操作以及责任心等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由于SBAR沟通模式注重交班流程及发现问题,由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起病急,护理人员在急救工作传递正确信息至关重要[9],进而提升救治效率,确保还支气哮喘发作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稳定病情,从而减少患者痛苦,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度,有利于缓解紧张护患关系,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0]。
综上所述,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开展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交接班失误率、提高对患者疾病掌握程度,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对床边交接班工作满意程度,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