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铃
很多宝宝因为天气多变感冒了,频频发热、咳嗽。医院儿科门诊排满了等候治疗的孩子,医生忙、孩子苦、家长累。为了省事,有的年轻妈妈随意在药店里买药给宝宝服用,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
在大众的认知里,感冒药是无害的。但是最近,有一些常见感冒药的新闻被爆出,柴胡注射液、赖氨匹林粉针、儿童感冒药艾畅……都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了,让家长们的神经紧张起来。记者采访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主管药师邓贵华,为您拨开疑雾,教您安全合理使用感冒药。
临床使用70多年,被很多医生用来给宝宝退热的柴胡注射液现被禁止用于儿童,主要出于“安全性考虑”。但是,很多家庭的小药箱里面会有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的身影,那么这些药物宝宝可以使用吗?
答案是可以的。邓贵华说,柴胡注射液用于静脉输注,直接进入血液,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要比口服给药的方式高得多,而柴胡颗粒或者口服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赖氨匹林是常用退热药,主要由阿司匹林组成,可能引起肝脏、肾脏衰竭的“瑞氏综合征”,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了该药16岁以下孩子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邓贵华指出,布洛芬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对乙酰氨基酚适合3个月以上的宝宝。虽然这两种药物没有严重的副作用,相对安全,但给宝宝用药时仍要小心,要按照宝宝的体重计算服药剂量,避免服药过量。
艾畅并不是没有疗效,也不是“毒药”,注销艾畅主要与它的不良反应有关。邓贵华解释说,艾畅的主要成分为伪麻黄碱和氢溴酸右美沙芬。伪麻黄碱可以缓解鼻塞,但是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紧张失眠、幻觉、腹痛、发热等。右美沙芬镇咳作用强,但是会引起头晕嗜睡、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在给孩子使用药物时要权衡利弊,如果弊大于利,存在潜在风险,能避免则避免。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常见类型,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会引起咳嗽、喉咙痛、流鼻涕、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通常7~10天可不治而愈,一些症状会持续3周。
如果在正规医院确诊为病毒性感冒,那就听医生的话,吃好喝好睡好即可,无须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则需服药,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等。清淡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卫生。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一般无须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免引起菌群失调而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抢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