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璠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竹马舞又称“跑竹马”,是聊城市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肖德河老人正是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据肖老先生介绍,竹马舞作为东昌府区民间舞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主要分布于道口铺办事处萧香坊村及周边村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一直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竹马舞作为聊城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能够成为非遗项目被众人知晓并且能代表山东省去北京参加汇报演出,这些都离不开道口铺街道党委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心村民的支持。
(一)竹马舞简介
竹马舞在民间又叫做跑竹马,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之一。竹马舞主要是以竹篾编制而成的马形作为道具,在马形道具的外部用纸或者布糊上,表演者跨于马上,在民间的节日中以纪念祭祀、军阵列队为主要表演内容。竹马舞流传到今天,不仅仅只是“儿童嬉戏”的一种形式,它其中更包含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竹马的发展从《后汉书》中记载的“儿戏”,到唐宋开始分化成儿戏、社火、歌舞;宋元时期,竹马逐渐向南流传,表演的主体也逐渐由孩子转变为成年人,竹马的角色开始丰富,表演逐渐分化;清中末期,是竹马舞最为盛行的时期;近代逐渐没落;到现在只有少部分村落还保留着竹马舞。
(二)竹马舞的分布范围
不同历史时期,竹马舞在全国范围内共存的区域是变化的。根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统计发现苏、沪、皖、湘、粤、桂、黔、滇、陇、豫、京、辽、陕、冀、鲁、宁夏等22个省份都有竹马的记录。并且有很多地方的竹马舞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然,虽然有些省份没有获批列入省市级以上的“非遗”名录,但不代表该省没有竹马舞的存世。列入“非遗”名录的竹马舞,向北可至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大榆树堡,向南可达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和肇庆市封开县,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并对各区域的民间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山东聊城竹马舞简介
山东聊城地区的竹马舞在我国留存的竹马舞中比较有名,它主要分布在肖香坊村或者是聊城地区周边的一些村庄。据相关数据可以看到,聊城地区的竹马舞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在宋朝时期,现在的聊城一带是宋、辽、晋的战场。当地农民经历了长期的战争考验。此外,政府主张组织民间团体,民众仍处于戒严状态。最传统的跑竹马是仿照古代战争场景,形成“装甲骑兵”,骑竹马、挥剑、疾驰。据说,在两次战争的间隙,辽兵不仅要保证战马的充分休息,还要提高士兵的战斗力。于是命令士兵用竹编假马,绑在腰上训练。这是竹马舞蹈的原型。明清时期,社会比较稳定,人民生活平静,战争准备的气氛逐渐减弱。在明清时期,跑竹马已经不再作为士兵进行日常训练的手段,而是逐渐转变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活动,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渗透着竹马舞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聊城地区的竹马舞表演中,非常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聊城地区的竹马舞是一种跑步舞蹈,它的特点是跑步。舞蹈的开始和结束都以跑步为主,有起动马、跑马、跑鞭马等等。它的一个或多个基本动作反映了中部平原地区的身体语言特征;它热情活泼,夸张诙谐,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主动性、动物性和自然主义。它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在艰苦的自然生活环境条件下,使当地人民逐渐形成了坚强坚韧、崇文尚武价值的追求。自给自足的小农户经济根深蒂固,使人们形成了朴实大方、乐观的精神,强烈的伦理价值观。聊城地区的竹马舞也体现了强烈的儒家伦理理念;在《八仙》中的孙悟空的原型中,推导出协助元顺帝的方法。聊城地区的竹马舞虽然通过表演给现代的人们重现演绎了古代战场的惊心动魄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它还向人们展示了现代的和平。但实质上反映了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与追求。其简洁大胆、宏大壮观的表演形式也是人们审美追求和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
竹马舞的舞蹈形式以跑队形为主,这种队形被称为“阵”。阵形变化是民间舞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仅引导着表演者的行走路线,使表演环节紧密相扣,充满韵律感,也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山东聊城竹马舞在全盛时期,演出者可跑一百单八阵。由于年久失传,现在只能跑几十种阵法了,代表阵型有天王阵、地王阵、龙门阵、虎门阵、雷公阵、阳光阵等,固定套路主要有双进门、四门斗、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圆场、二龙出水等。①在竹马舞的表演过程中,表演形式主要是通过跑阵的形式进行体现,因此,它的舞蹈线条类似于古代战斗中使用的队形方法。主要强调布局技术,大阵列变化的结构严谨。随着开幕式的声音,红马是第一匹马,其他的马也跟着来了。旗、锣、伞、扇领道,彩旗方阵相互配合,演员队伍紧随其后,整齐排列,表演队伍后面还有高亢的鼓声等精美的铜管乐器敲击自如,整个阵式就像皇帝走出了宫殿,表演气氛达到了高潮。当鼓响时,演员用鞭子向观众点头以示尊敬。该编队的第一次出现是“两扇门”。然后马术演员被分成两个队,并排出场。他们以两个半圆形的队形向不同的方向前进。之后,两队相对而去,变成了“交叉绷带”;随后,两队在内外拉成一个两圈的“夹心墙”,此时,两队合为一队,走同一方向,该地层与拉犁的新月形动物的“套弯”相似。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分别向内和外拔了三朵花,称为“落珠窗帘”,最后,整个形成圈被放大,内有四朵圆花被拔出,互相环绕。这是“铁锁扣”,形状与当地农民家的铁锁扣形状相似。在聊城地区,竹马舞蹈主要以圆阵为主。一方面,它是对万事吉祥主义的追求。在地域上也彰显了山东人喜欢宏伟、热情的特点。另一方面,它是古代阵法的真正再现。例如,“二门”类似于“五侯八阵”中的起重机翼阵。将军在编队中,并将由重型士兵包围,翅膀是一种攻防阵式。“设置弯曲”类似于“月亮阵列”。整个队列布置得像个弧线。它的形状像一个新月,将军在新月形的底部,战斗时注意攻击侧翼,用厚厚的月轮抵抗敌人;它看起来很弱,但也有危险。而“底壁”,如“方形圆阵”,则会位于阵形的中央,外围的力量会以层层的方式展开。这是一个密集的防守队形。聊城这些阵法的名称和形式,不仅反映了丰富的乡土风情,而且真实再现了古代阵法的神奇力量。
(一)竹马舞的现代变化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山东聊城地区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走南闯北,他们最喜欢看的还是家乡传统的民风和民俗,因而聊城地区的许多民间艺术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竹马舞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如,聊城地区的一位七旬老人建起了红色村史馆,他将本村演出的竹马曲谱整理成册,这对竹马舞的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竹马舞作为民间传统舞蹈,要想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山东聊城的文化部门积极组建起一支保护竹马舞的队伍,走村串户进行表演。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走访尚存于世的老艺人,请老艺人讲述、表演竹马舞故事,政府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对其进行搜集、整理、汇编、入档,才得以让这一传统舞种较好地得到保存,为传承竹马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丰富民俗的传播途径
在2005年3月,我们国家为了保护民间传统艺术,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一条例的颁布对保护我国古代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在此过程中,山东聊城地区的各级政府和领导,对古代民间流传的文化艺术也非常重视,并且积极组织聊城的竹马舞,进行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聊城地区竹马舞的申遗的过程中,聊城地区的各个县、镇、村都非常积极配合,大力宣传聊城地区竹马舞。让我们国家更多的人来关注、了解竹马舞,同时也发动原有年长的竹马舞爱好者,排练节目,整理曲谱,甚至拍摄录制电视片。另外一些竹马舞的表演爱好者通过建立免费培训班,为年轻人传授竹马舞的表演技巧,这其中包括竹马舞的行阵列队、舞蹈表演技巧、竹马唱腔、竹马道具制作等。为竹马舞在年轻一辈间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加大民间文化教育
进入21世纪,作为古代传统的民间文化竹马舞的表演依然蓬勃发展。聊城区的文化馆除了在本地开展文艺表演外,还组织竹马舞蹈表演队参加各级各类文化表演和文艺比赛。2006年参加山东省国际文化节,聊城区文化中心推选的竹马舞蹈获金牌;2007年11月,曾参加山东省民间艺术节,获聊城区文化中心评选的竹马舞银牌。在全国范围内的舞蹈展演中,山东聊城表演了“竹马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由于人民的爱戴,在聊城地区,一些公司、工厂或商场的开幕庆典,往往需要竹马舞蹈表演队表演,并支付一定的演出费用。竹马舞虽然是古代民间传统舞蹈,但是由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群众之间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成为老百姓节日娱乐的项目。因此加大对竹马舞的保护,应让竹马舞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竹马舞是山东聊城地区的一种传统的民俗舞蹈,深深扎根于当地民俗文化的土壤之中,与当地民俗活动密不可分。它是当地传统节日和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间歌舞的形式和戏剧故事的推广,参与者也怀着人民祈求好天气、丰收、追求和平吉祥的美好祝愿。他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加强对竹马舞的保护,以及继承和发展竹马舞,对保护我国民间传统艺术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注 释 ]
①朱桂林,丁来刚,王冰.108种阵法演绎竹马舞[N].农民日报,201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