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治水七十载 淮河安澜谱华章
——江苏治淮70年回顾与展望

2019-01-15 14:54江苏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治淮 2019年10期
关键词:淮河防洪水利

江苏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周 萍

江苏淮河流域处于淮沂沭泗诸河下游,西接安徽、北毗山东、东临黄海,南与长江流域相邻,总面积6.53 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24%,占全省面积的64%。从黄河夺淮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数百年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七十年,形成了较高标准的防洪、挡潮、除涝、调水工程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如今江苏淮河流域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治淮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科学决策,励精治水七十载

受黄河长期夺淮影响,解放前江苏境内淮沂水系紊乱,洪水出路不足,洪、涝、旱、潮、渍、碱灾害频发。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先后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掀起三次大规模治水高潮,以及新世纪以来持续的治水高潮,开展了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区域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跨流域跨区域调配水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挡潮、除涝、调水、灌溉、降渍等水利工程体系,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以大规模治理淮河洪水为起点,开创了江苏治淮事业的新纪元。以“导沂整沭”为重点,短短几年时间,新开新沂河、新沭河、灌溉总渠,兴建三河闸、高良涧闸,加固整治淮河入江水道、洪泽湖大堤等,初步实现洪涝分开,有效改变了淮河洪水泛滥危害的局面。

(二)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推动下,江苏围绕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全面掀起了以治水改土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开挖了一批区域河道,兴建了一批调蓄水库,形成了各区域相对独立的灌排调蓄水系。此间,江水北调、淮水北送工程系统也基本建成,江淮沂沭泗水系初步实现了互连互通、互济互调。

(三)20世纪90年代。以199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为标志,治淮进入了新一轮建设高潮。洪、涝、旱综合治理,大、中、小工程配合,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一期、怀洪新河、淮河入海水道近期、淮河“老三项”续建、海堤达标建设等流域骨干防洪工程,泰州引江河一期、通榆河中段等供水工程基本建成,防洪、挡潮、除涝及江水东引北送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新世纪以来。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再次作出加快淮河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治淮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新沂河整治、中运河骆马湖治理等工程全面展开。2010年6月,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在治淮19 项骨干工程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全面部署进一步治淮工作。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进一步治理淮河实施方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里下河川东港整治、黄墩湖滞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进一步治淮38 项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并于“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陆续实施。与此同时,实施了江河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大中型水闸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城市防洪、区域治理、饮水安全、灌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民生水利建设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二、成就辉煌,淮河安澜谱华章

70年来,江苏治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约920 亿元,建成4994 公里流域性骨干堤防,修建各类水库433 座,建设354 座大中型水闸、215 座大中型灌排泵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除涝、灌溉、调水工程体系,成功抗御了多次流域较大洪水,基本保障了较大干旱年份生产生活供水,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一)建成了较高标准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淮河水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形成了洪泽湖调蓄,入江、入海、相机入沂出海三路外排的防洪格局,洪泽湖及下游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沂沭泗水系,扩大外排、就近入海,形成了东调南下的防洪格局,中下游地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区域治理,开展了大规模的河网建设和圩区治理,区域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基本达到10~20年一遇,区域除涝标准大部分地区达到5~10年一遇,部分因洪致涝洼地3~5年一遇。70年来,依托建成的水利工程体系,先后战胜了25 个洪涝灾害年、14 个干旱灾害年、22 个旱涝交错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二)建成了较高标准的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针对淮河下游既易涝又易旱的地域特点,按照防洪抗旱并举、除害兴利并重的思路,在治理洪涝灾害的同时,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扎根长江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基本建成江水北调供水系统,形成了以江都水利枢纽为龙头,苏北京杭运河、淮沭新河、徐洪河为主要输水河道,9 个梯级提水泵站,串联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的工程体系,改善了淮北地区供水条件。2013年基本建成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我省北调供水区供水能力,实现了供水出省目标。基本建成江水东引供水系统,按“二河引水、三线输水”的格局,开挖了新通扬运河、泰州引江河、通榆河、三阳河,完善了里下河腹部河网,建成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促进了苏北沿海开发。江都水利枢纽1961年以来已累计引江水2744 亿立方米,抽排涝水395 亿立方米;高港枢纽1999年建成以来,累计引江送水497 亿立方米,抽排涝水66 亿立方米。

(三)建成了较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按照引得进、灌得上、挡得住、排得出、降得下的治理目标,积极实施灌区建设与节水改造、中低产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山丘区水土流失治理、平原区梯级河网化建设、圩区改造与达标建设、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不断完善提升能灌、能排、能挡、能降、能蓄、能控的河湖沟渠水系,为淮河下游“旱改水”、里下河地区“沤改旱”耕作制度的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基础保障,实现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大突破,成为江苏最为重要的米粮仓,改变了江苏“南粮北运”的历史。70年来,江苏淮河流域累计建成有效灌溉面积4227 万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3755 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达到2381 万亩。

(四)建成了较高标准的水利工程调度运行体系。坚持以信息化技术为重点,全面实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改造。基本建成水利工程统一调度、联合运行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基本建成了防汛指挥科学决策、有序指挥的系统,通过利用现代通信、计算机、水文模拟分析等现代技术,实现了信息采集传输的自动化,对洪涝等灾害进行科学预测预报和评估,大大提高了调度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基本建成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技术规范,实现河道、水库、堤防、岸线、水域资源和水闸、泵站等水工程的科学管理。

三、凝心聚力,再创治淮新佳绩

江苏治淮的显著成就,是70年来江苏治水事业的缩影,也是新中国治淮伟业的重要见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照“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要求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系统治水提质效”的水利改革发展任务,江苏治淮事业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将在系统总结70年治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再铸新一轮治淮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一)创新工作思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对水利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要求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以全面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与水利现代化建设为统领,以“补短板、强监管、提质效”为总基调,以系统治水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完善淮河流域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切实提升淮河流域水利保障能力,推动治淮事业快速发展。

(二)完善规划目标。水利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对照治水兴水管水的新理念新思想,全面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着眼整体谋划规划、坚持系统治理,努力建设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努力建设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努力建设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努力建设功能完备、管护高效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努力建设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水利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供给能力、水环境自净能力、水生态修复能力与依法治水能力,有效提升水利现代化的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

(三)优化治理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先后开展了淮河下游综合治理研究,提出了“江水北调、淮水北送”和“江水东引”的伟大设想。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治淮方略,围绕“补短板、强监管、提质效”水利改革发展任务,全面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沂沭泗南下百年一遇等工程,基本满足淮河下游地区防洪减灾安全保障需求;配合国家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加快推进临海引江供水通道建设,基本满足淮北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增长需求;全面加快生态河湖建设,实施水系连通、退圩还湖、生态修复等河工程,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美丽宜居的高质量生活环境需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水利应用系统,加快建设覆盖河湖水系、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管理运行体系的网络平台,实现涉水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四)创新体制机制。现代水利的发展,大大丰富了行业发展的内涵,拓展了行业服务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水利发展的新任务、新课题。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投融资政策创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深化与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继续坚持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大力推行政府与社会合作、特许经营和股权投资,进一步推广PPP 等建管模式。继续坚持水利管理体制创新,正确把握水资源的双重属性,积极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水利发展空间,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努力为加快治淮建设提供有效的体制和政策保障。

励精治水七十载、淮河安澜谱华章。江苏治淮70年的辉煌成就,既凝聚了几代江苏水利人的不懈追求,更为江苏水利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已经确立了江苏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任务和基本途径。70年治淮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使我们对江苏水利的美好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淮河防洪水利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