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程思政在“去极端化”教育中的功能及时效性

2019-01-15 16:11张湘宾何依桐
山西青年 2019年17期
关键词:极端化理论课实效性

张湘宾 何依桐

(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为高职学校提供后备人才力量的中职学校,加快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非常有必要。

中职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间段,在新疆,宗教极端思想已经渗入意识形态领域,严重地毒害着青少年的精神和思想。所以,如何在中职学生的教育中融入“去极端化”教育,将日常课程政治化是现今中职学校十分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让学生深刻理解“三个离不开”,让学生树立对“五个认同”意识,从而有效的“去极端化”。

一、课程思政在“去极端化”中的功能

(一)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去极端化”中的教育引导

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各民族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新疆中职学生,尤其是南疆生源的学生,从小到大在新疆多元文化耳濡目染下,如不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引导及价值观树立,很容易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荼毒。所以,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掌握教育阵地的“主渠道”。针对当前新疆中职学校“去极端化”工作形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宗教、正确认识新疆“三史”、加强“五观”“五个认同”教育的重要课程,是提高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中职德育课在“去极端化”教育工作中具有一定针对性,在内容和设计上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去极端化”教育工作,对推进中职学校“去极端化”、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促进中职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

(二)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在“去极端化”中的影响作用

公众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是构成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体现了国家对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每个学校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部分差异,主要分为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和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三大模块。新疆中职学校根据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去极端化”斗争工作制定在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去极端化”教育,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教育的同时,更能够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做“去极端化”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旗帜鲜明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

(三)重视专业课程在“去极端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而专业课程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出各行业所需的技术能手,也同时进一步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

中职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技术,主要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提高自己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专业课程中,结合思想政治课程与意识形态领域“去极端化”,能够更好的坚定学生学好技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决心。专业课程的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认知,思想上进步了,学生才会认清事实、明辨是非,不会被极端势力所迷惑。

二、课程思政在“去极端化”中的实效性

(一)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为提高新疆中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能力,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去极端化”工作中的内容与路径设计,以做好当前新疆中职院校意识形态领域“去极端化”工作。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做学习型教师,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做到德育教师队伍常态化教育集中培训工作,将“去极端化”教育纳入培训学习中。中职德育教师应实事求是,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理论修养,加强自身思想政治觉悟,通过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真正做到用透彻的道理征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得到学生的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才能真正实现既定的目标。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升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在思想上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讲故事、看视频、谈问题等多种形式,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在理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并巩固知识,才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不断运用新手段,拓宽教学途径,用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学生,才能更好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多是一些较为枯燥的系统性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乏味,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恰当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打破传统的语言讲述教学的单一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

(二)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在“去极端化”中的教育引导作用

公共基础课程是进行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如何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在“去极端化”中的实效性尤为重要。

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应与意识形态领域“去极端化”教育相结合。通过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等内容的学习,以课程实践的方式,增加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兴趣,并增加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强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历史、民族团结的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在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做“去极端化”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旗帜鲜明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

将公共基础课中与意识形态领域“去极端化”教育相关的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促使学生养成课上学习、课后巩固、考核复习的习惯。提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在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中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在知识传授中完成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注重MHK考核,创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自觉为成为有思想情怀、有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三)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去极端化”教育在专业课中的应用

将专业课程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创新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实践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让中职生在实践中获得学习技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在成就感中提升自信,从而加强学生对于学习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渴望。

中职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举办、参加各种技能大赛,让学生们,尤其是南疆的学生多观看、多参与,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技能大赛的形式让优秀的学生走出去,参加范围更广、人员更加优秀、竞争更加激烈的比赛,在得到宝贵经验、精神与物质奖励的同时,更加促进了学生对于学习专业课程的热爱。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尤其是南疆的学生,将在学校的丰富经历讲述给远方的家人,使家人懂得在校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性。

同时,中职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习、就业的渠道,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收获物质回报的同时,也让家人感受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生活的帮助和改善,从而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实际事例与宗教极端对学习生活带来的危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学生及学生的家庭进行“去极端化”方面的教育,从而达到专业课程在意识形态领域“去极端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调查问卷情况

为了解目前南疆生源中职学生去极端化思想教育开展的相关情况,更好的落实去极端化教育,以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经济贸易技师学院)为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了500名学生。其中维吾尔族学生的比例占98%,来自喀什、和田地区的学生总占85%,57%的学生表示接受过去极端化的思想教育,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去极端化的相关问题,多数同学都表现出较为清晰地条理及认识,98%的学生觉得学校开展的各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活动非常有必要,对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在调查问卷中,多数学生都能清晰明了的表达出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性,学生也对学校还可以开展哪些去极端化的活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包括了组织学生大会、运动会、主题班会,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红色基地等地,安排讲座、体育活动、学习演讲活动、多上一些心理健康课、观看相关电影等多种活动。

四、结束语

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三大类的课程功能定位,探索了课程思政在“去极端化”中的功能与实效性,强化思想引领和教学方法,在主题上深深根植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念的优势,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将课程思政在意识形态领域“去极端化”教育的功能和实效性实现最大化。

猜你喜欢
极端化理论课实效性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极端化事件难题破解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