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柳向阳
“怀着乡愁的冲动寻找家园”,这是德国诗人诺瓦利斯的话。新年第一期,我们期待为你打开乡愁,挑起回归家园的冲动。
本期特别策划《野果里的乡愁》,近两万字的长文,在快结尾处,读到“马㼎儿”这种野果时,乡愁终于漫溢而出了。是的,前面那些鲜艳的野果,我以为是属于南方的,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而大名鼎鼎的“覆盆子”,不免是书上的。对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乡间度过少年时期的我,都有些遥远,而颜值不高的“马㼎儿”,却是我们那时最易上手的野果,它的各种模样、各种味道,从酸到甜甚至苦味,都是我们幼年时动过许多脑筋、积累了许多判断经验的。
与南方不同,华北平原山野少,野果也少了许多,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童年记忆里必然会闪现野果的影子。写到这里,我想起故乡另一种非常漂亮的野果,我们儿时叫作“香酸不溜”,最近我才知道,它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菇娘果”,其实它是一种遍布大江南北的野果,茄科植物,果实像小灯笼一样,所以又叫“灯笼果”。其实,我想说的是,你的乡愁里应该也有野果,能够挑起你的乡愁的野果。
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远离乡愁的知识体系里,人们把这段话压缩成“兴观群怨”,但在乡愁的知识体系里,或许更看重“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吧,而“鸟兽草木”之中必然也有野果的影子——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木瓜是一种灌木的果实,形如黄金瓜。
“何彼穠矣,唐棣之华”——唐棣是棣树的果实,形如李,可食。
“摽有梅,其实七兮”——梅,不用说了。
“隰有苌楚,婀娜其枝”——苌楚,猕猴桃的祖先。
《诗》的世界离我们太遥远了,唐诗“山中雨果落,灯下草虫鸣”的世界也不易得了,甚至我们童年时的故乡,如今许多地方也变了模样,而乡愁,许多时候也就无枝可依。“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鲁迅写这段文字时,我理解其中有他的乡愁。
新年新刊,我们希望借助一枚小小的“野果”为你展开乡愁,毕竟,在乡愁中寻找家园,是我们人类永恒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