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风
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等地是瑶族分布最广、人口较多的聚居地区。由于这个民族特有的迁徙性和居住分散性,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瑶族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民族,数千年来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延续下来并为人类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自古以来,在我国瑶族各种祭盘王仪典的活动中,长鼓舞耍歌堂的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互渗在一起,在此,我们寻找其特有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强大的民族自我意识的源泉。
广东连山瑶族祭祀盘王的活动时喜作“耍歌堂”。这是瑶族人民最为隆重的纪念先祖的传统节日,与瑶家人日常生活的民俗文化难解难分,其中以歌舞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瑶族舞蹈文化的民族特点。广东连山瑶族长鼓舞[1]是一种民俗信仰事象,从蔚为壮观的舞蹈表现内容看可分为四类:一是祈求丰收的舞蹈;二是表现瑶族劳动生产的舞蹈;三是反映战争方面的舞蹈;四是一些纯属祭祀性的舞蹈。在瑶族传统中,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也常跳长鼓舞。如今,广东连山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2008年6月7日,瑶族长鼓舞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连山瑶族是我国岭南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原住民少数民族,因在生产劳动时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生活情景而形成了形象生动的舞蹈语汇,最典型的有“黄泥长鼓舞”“芦笙长鼓舞”“挞鼓舞”和原始宗教舞蹈。瑶族民众喜好跳长鼓舞,它的民俗文化以原文化生态基础,来自原始信仰及其祭祀和巫术活动,是历代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变异的结果。长鼓舞常在瑶族的传统节令假日和喜庆的日子表演:一是“盘王节”,祭祀仪式表演“还愿长鼓舞”;二是在春节贺岁和各种喜庆日子表演,称“贺年长鼓舞”;三是“做屋长鼓舞”和“赶羊做鼓长鼓舞”等表演。因区域不同,长鼓的打法既有风格共性,又有鲜明个性,其功利诉求都是祈求祥和的生活,它反映瑶族人民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体现瑶族民众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集中展现在祭典盘王的偶像崇拜这个核心上。
长鼓舞是祭祀盘王“还愿”仪式中所跳的舞蹈。这一古老的传统祭祀舞蹈,是连山人民在祭祀“盘王”的仪典和在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的舞蹈,深受瑶族人民喜爱。长鼓在瑶语叫“汪嘟”,其所制的长鼓,通常用沙桐木作为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长,中间小,两头大,其中一头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两头喇叭蒙上精制过的黄羊皮,然后用6至8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美化鼓身。跳舞时,舞者用一条彩带绑着两头“鼓颈”,挂在肩上,横于腰间,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别击鼓,随着音乐节拍,即发出“唪啪唪梆”的铿锵之声。长鼓舞在整个祭祀盘王“还愿”仪礼中,只有“请愿”和“围愿”中表演长鼓舞,有锣鼓伴奏,随着音乐节拍击鼓,伴以舒缓、持重的舞步,发出“噼啪蓬平”的浑厚激昂之声,充分表现瑶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和气质。每年举行“盘王节”的盛会,以长鼓舞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的动作膜拜盘王开天的传统习俗。历代有成千上万的俗民参与活动,2014年广东连山千年瑶寨参加的人数破了吉尼斯记录。
瑶族有一种独特的文化主题,一种主导观念,产生了属于本民族的自我认同感,连山瑶民通过长鼓舞把诸多要素整合起来,形成社会模式,我们可以循着祭祀盘王仪式的舞蹈文化去寻找其中的轨迹。
从史籍记载中可以看到,早期祭祀盘王只是“叩槽而号”的简单仪式,有一些模仿盘瓠动作的简单舞蹈,在流传的“盘王舞”的“祭兵舞”中可以看到“叩槽而号”的痕迹。到了唐代,由于瑶族大量南迁,在迁徙过程中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叩槽”已发展成歌舞长鼓“时节祀盘瓠”了,“盘王舞”进一步得到发展。宋代以后,道教逐步传入瑶区,首都祭祀盘王仪式与瑶族传统祭祀盘王形式互相吸收、融合,逐步丰富祭祀盘王仪式中的舞蹈,一直发展至今我们看到的庞大的“盘王舞”体系,同时祭祀仪式也大大发展了。粤北山区的瑶民是隋唐时期迁徙到连南的,有逢年过节都跳长鼓舞的传统,舞者以男性居多,他们身穿节日盛装,将一米多长的大长鼓斜挂在腰间,腰扎红绸,裹白色绑腿,左手持竹片击鼓,右手用手掌拍击。表演形式有双人对舞和众人圈舞。对舞时一人领击起舞,另一人对应相合;圈舞时也由一人领舞,领舞者多由村寨中年长的鼓手担任,众人合。长鼓舞以击鼓时晃动鼓头而带动上身连续环动和半屈膝柔缓起伏的步伐为基本动律,时而腾空急转,时而如猛虎扑地,特别是双人表演时,犹如两虎相斗,又像双龙戏珠,妙趣横生。其中“立圆”鼓、“平圆”鼓和“8字圆”鼓,在圆中涅槃,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古朴,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整套动作刚劲有力,粗犷洒脱,把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雄劲刚强的性格,表现得惟妙惟肖。还有“斗鸡”“射箭”“虎跳龙门”等动作,舞姿优美奇特,难度很高,娴熟的表演技巧随着耍歌堂的兴盛而兴盛。盘王节的仪式要举行七天七夜的大型祭祀娱乐活动,届时附近以及邻省的瑶胞一齐涌来参加,热闹非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盘王节的舞蹈文化,以舞蹈为中介,导引出民间的各种交往,促使群体内部成员凝聚情感,使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和满足感,使瑶族的子孙产生强大的合聚力,超越千山万水的阻隔。
盘王节跳长鼓舞是有来由的。传说盘王有一次进山打猎,在追赶山羊时不幸掉落山崖身亡,盘王的孩子有六男六女,他们寻找父亲,发现盘王的尸体挂在悬崖的泡桐树上,儿女们便追杀山羊,砍倒泡桐树,挖空树干做长鼓,剥山羊皮,蒙鼓面,击长鼓为盘王伸冤雪恨。长鼓的传说传递给我们的是,当年瑶族是一支比较强盛的民族,生存在中原一带;飘洋过海则应是其在迁徙过程中千磨百折的象征。后代们打死山羊剥皮制鼓报仇,是瑶民为恢复当年民族昌盛的期望,这种期望和飘洋过海的传说形成了瑶族人民的文化心态,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彰显全族同舟共济的精神,从而形成了瑶族坚韧、顽强、剽悍的民族性格。
长鼓舞的风格形成是瑶族人民性格自我的体现,其动作风格特点突出了“弹”和“矮”。弹,即指每个动作必须颤动,但这种颤动是有发力点,好像是装了弹簧,向下颤动即向上反弹,用内力控制,使每个动作都有弹性,与一些民族的宗教舞蹈重心向下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反映了瑶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长鼓舞动作花样多,从膝部屈伸程度和耍鼓时部位高低不同而分“高桩”“中桩”和“低桩”三种姿势,从打法上分为“文打”和“武打”,“文打”动作温和、舒展,“武打”动作粗犷、复杂,每套动作都是由慢变快,逐渐形成高潮结束,这也是锻炼族人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
在“盘王节”祭祀仪式中“长鼓舞”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人民以长鼓舞为“凡界”和“神界”的媒介,“鼓”成了一种沟通法器,成为人们与神灵和祖先沟通的桥梁,通过跳长鼓舞告知祖先,瑶族后代对他们的崇敬之意和感激之情,从而祈求祖先对子孙后代的保佑和庇护,同时表达瑶族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长鼓舞是瑶族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多样,是瑶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长鼓舞将其灵性之美融入长鼓中,创造出众多优美的动作艺术,使长鼓舞成为中华舞蹈文化的一朵艺术奇葩。长鼓舞动听的鼓点,高超的技术,存留在鼓舞的仪式美、程式美、节奏美和技术美中,世代流传,其民俗美学价值是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同。
在瑶族《过山榜》中记载,瑶民跳“长鼓舞”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时称“长鼓”为“铙鼓”,据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记载:“铙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腰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鞔植于地,坐拊之。”长鼓也是瑶族祭祀活动中重要的道具,是瑶民的崇拜物,是瑶族祖先崇拜的残余物,它印证了瑶族的传说,唤起瑶民对历史的记忆,是凝聚这个族群的力量之物。“长鼓舞”是一种媒介,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瑶民通过它集中表现瑶族的民间艺术文化,通过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盘王节”是祭祀祖先和感谢众神赐予丰收成果,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仪式活动。“长鼓舞”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宗教祭祀活动、节庆假日庆典、传统节日狂欢等,其表演形式异彩纷呈,它是一种与宗教活动紧密结合的民俗舞蹈。
在连山瑶民的祭祀仪式中,“长鼓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生的基础是舞者崇拜祖先和神灵,相信有灵论是祭祀仪式程序中的主要内容。瑶民通过“长鼓舞”想方设法去亲近神灵和祖先,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膜拜及传递神灵和祖先慧泽瑶族的信息,祈求他们的庇护,以此抵御自然灾害和避免不幸的遭遇。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意识的感性形式对于人类是最早的,所以较早阶段的宗教是一种艺术及其感性表现的宗教。”在宗教祭祀仪式中跳“长鼓舞”有严格规定的时辰、场景和表演者。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长鼓”作为人格化和神化的法器,舞者即是仪式的代言人,他们通过“长鼓舞”给人一种宗教体验,完成仪式中神圣的传递信息者的角色。这种泛神色彩忠厚的遗风中,管窥到神灵观念产生是因为瑶民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感到忧虑和恐惧,在恭敬地举行神圣的祭祀活动中,参与者表演的每一个“长鼓舞”动作是神秘的,是祭祀物化的精神象征,其表演程式的肢体语言不是随意的,是与天道、神灵、祖先沟通的天梯,所以“长鼓舞”的风格特点是神圣而空灵。祭祀仪式的礼仪和程序,统统成为瑶民景仰、崇拜的对象。
“长鼓舞”是瑶民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后代兴旺发达、人寿年丰的一种舞蹈仪式。在香烟袅袅、灯火昏黄的仪式中,“长鼓舞”表演者节奏缓慢,表情肃穆,动作规矩、平衡而稳重,舞步变化多端,若鸟之飞翔,其庄严与神圣感,既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拜,又有对祖先的崇敬与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向往,突显瑶族古老宗教文化的印记。孔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凝神”。长鼓舞展现出一种气势、风骨、力量、节奏、旋律和意蕴,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给人以更多的联想和美的享受。瑶民通过“长鼓舞”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娱神气氛浓厚,唤起民族的记忆,增强族群的凝聚力,使瑶族的血脉维系长久。形态生动、技艺精湛的“长鼓舞”已是瑶族的标志性符号,它把过去与现代、祖先与后代子孙联系在一起,成为瑶族人民文化与精神传承的媒介,使子孙后代与神灵和祖先的沟通更清晰、更具象。“长鼓舞”是瑶族民众系统肢体语言的象征符号,承载着千百年来瑶族人民所沉淀的多元文化,是瑶族人民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折射出瑶民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
“长鼓舞”具有完整的表演程式,表现瑶民丰富的情感内容。瑶民对祖先崇拜的祭祀仪式有特定的时间、场景及表演者。整个表演程式节目较多,其中“长鼓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举行“家愿”仪式规模较小,“庙愿”由全体村民举办,参与者较多,其仪式规模相对较大,两种仪式程序基本相同,一般需要三昼夜至七昼夜,有些把两者合二为一举行。也有数十个村寨联合举行,规模浩大,人数多达成千上万人,活动持续好几天,除了祭祀祖先,还有上清、太清、玉清三位主神及其他神灵。以“盘王节”为例,它的仪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还祖宗愿”,二是“还盘王愿”。祭祀中的师公角色是指定的,女人不触碰法事所用的一切祭品,更禁止女性参与准备工作,遵循我国传统女人不得参与的传统观念。“还盘王愿”仪式琐碎,但较简单,主要以乐舞为主,整个氛围较轻松。当“瑶歌”告一段落,舞长鼓者接着表演 十八套程式动作,舞蹈过程中不可以间歇。晚上,还要点燃篝火,师公带跳,“瑶歌”一旁助兴,这段“长鼓舞”是娱神舞蹈,舞姿曼妙,步伐轻盈,音乐丰富,具有多种神话色彩,跳“长鼓舞”时还要拨卦,拨到阳卦,则说明祭祀仪式完满结束。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着,它像一个纽带,紧紧地维系着本族群的团结、繁荣与发展,同时它也记录族群全体休戚相关,而足以加强的团结意识的记忆。求雨祈丰年的祭祀活动尤为流行,其规模盛况令人叫绝。
“长鼓舞”记录了瑶民源远流长的历史印记,有着直接表现本民族人文的符号功能,通过这些“符号”向祖先和神灵传递瑶民后代坚韧不拔的精神及民众生生不息的信息,把长鼓化为人格神灵,其审美价值就是深埋在瑶民心灵中的神圣感,对瑶民的生活影响深远。
在祭祀舞蹈中,使用“鼓”的法器做舞是普遍的现象,借助法器做舞声,能使人在世俗凡间与超凡的神灵间传递信息。“瑶不离鼓”的说法是十分广泛,瑶民通过法器理解神灵和祖先的旨意,这也是祭祀仪式舞蹈中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仪式具有的普遍规律。“长鼓舞”的密集鼓点是发自肺腑的乐音,鼓声起处,依稀可见瑶民祖先围坐一起,热血般的鼓点,迎来丰收时歌舞升平的盛世。每一威风的鼓点,敲击的是代代不息的呐喊,每一个威风的舞姿,都让人领略到坚韧不拔的民族秉性,都是瑶民宽广胸襟的体现。威风凛凛,催动经久不息的千年鼓声。
“长鼓舞”具备其声,也执有其“形”。
其舞蹈风格一:以“沉”见长。舞长鼓时动作的矮、稳、颤时还有一“沉”的过程。评价“长鼓舞”技艺精湛与否,就是瑶民山地文化“矮、蹲”的功力,外化为“长鼓舞”的动作特征。矮,腿部须全中蹲,身体支撑全在一主力腿上,这要求舞者有非凡的腿功,如果不具备超人的腿部力量,往往无法胜任整套舞蹈动作。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瑶族人形成坚韧不拔的性格。“颤”是大山生活的瑶族人上下山的弹性动作,长久的生活习惯形成腿部的屈伸,这些动作在“沉”的过程中,使舞蹈动作更加凸显“矮”和“稳”的功力,体现瑶族舞蹈的审美价值观。
其舞蹈风格二:以“圆”见美。“长鼓舞”的步法,以及动作的起、承、转、合,皆以“圆”为内核,其蕴涵着许多中国传统的精神理念和关于生命、社会、宇宙的哲理思想。“圆”承载着人与神、人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契合,符合中国追求圆满和谐的人生哲学。瑶民通过舒缓自然的动作组成的“长鼓舞”,把“鼓”人格化来愉悦神灵和祖先,“圆”是长鼓舞独特的动作特征,显示神灵的功德令瑶民崇拜。打“莲花”形成“平圆”;手握鼓身画圆再往回收时形成“立圆”;长鼓绕身而舞形成“8字圆”,在“圆”中涅槃,直契宇宙本体,蕴含着中国传统的精神理念和无穷的哲理。瑶族《单人还愿长鼓舞》以矮、稳、颤的动作形态来体现瑶民的生活习俗,在拙朴、沉稳中体现瑶民祭祀的心理和文化特点。瑶民通过祭祀的生态环境、文化背景及仪式中“长鼓舞”的动作特点反映瑶族的整体性格与人文特征。“长鼓舞”的“平圆”“立圆”和“8字圆”鼓的形态,规范了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反映出瑶民古朴、厚重、充满力感的阳刚之美,体现出瑶族人民善与美的传统文化价值。
其舞蹈风格三:以“线”抒情。“长鼓舞”在瑶民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表演程式,每套动作需要头顶表演“大莲花”,然后朝拜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表演动作,表现瑶民对四方神灵的虔诚和恭敬。在仪式过程中特定的时辰、场景和表演者,一手握鼓中部,另一手敲击鼓面,双腿有弹性地上下屈伸,以屈伸的程度分高、中、低三种打法。仪式中的“长鼓舞”表演,是民众与神灵进行交流的过程,通过“肢体语言”刺激而产生两者强烈的情感维系。在繁杂的动作语言中,舞者与观众都“读懂”动作意图并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长鼓”的个性动作赋予“长鼓舞”不同的个性和相应的舞姿态势,在连贯流畅、断续顿挫的动作和急闪急收的旋转中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拜和恭敬之情。“长鼓舞”这一舞祭具有“无道具不成舞”的显著特点,让祭祀仪式更具神秘而虔诚的宗教感和质朴的生活气息。跌宕起伏的长鼓舞使“鼓”与“人”二者浑然一体,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力,强化了视觉冲击。“长鼓舞”在祭祀仪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鼓是瑶族历史的见证,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物化精神象征,它令“长鼓舞”更具神圣、空灵感,它对祖先的崇敬和孝道增加了瑶民对宗族情感的依附感和凝聚族人的力量。《淮南子·修务训》曾记述古代一舞人动容的舞貌舞情:“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看来古往今来,鼓舞无时无处都显露出圆润飘洒的风韵与魅力,而瑶族的“长鼓舞”继承着古代鼓之风姿,又传承了瑶民仪式行为之载体,传递瑶民的深情厚谊。运用舞蹈艺术化的手段展示,使瑶民深深感悟到家庭的温馨,为维护民族之间、家庭邻里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关系起到宣教的传承作用。
“长鼓舞”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构成了瑶民千姿百态的多元文化特征,正如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而“长鼓舞”个性化的“美”是我们真正保护和传承的核心,我们还要继续在“长鼓舞”威严、端庄的动作中去寻求美、创造美、表现美。
注释
[1] 广东连山瑶族长鼓舞,以下称“长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