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思政教育功能探讨

2019-01-15 14:39:58尚碧波
山西青年 2019年15期
关键词:哲学教学方式道德

尚碧波

(甘肃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甘肃 平凉 744000)

一、中国哲学的基本内涵

(一)符合道德标准。中国人以儒学为主要教学体系,重视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中明确提出道德标准和底线。作为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女子要‘女子无才便是德,’三纲五常,四书五经,这是中国古代整个社会的标配。重视道德方面的培养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人们的修养和道德品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士大夫的标准放四海而皆知。在古代人看来,通过道德实践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思想进步,因此道德在中国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具有实用特点。东方与西方不一样,西方喜欢先假设一条理论然后再去证实它,但东方人就不一样了,东方人喜欢知行合一,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走的是实事求是的路线。需要实践才能提出理论。这就是为什么西方能够提出万有引力,提出地球是圆的而东方人却提不出来。

(三)引导人生价值。道教提倡无欲无求,垂手而治天下,追求精神的洒脱和对人生的逍遥观念。佛教提倡慈悲为怀,善待世间万物。儒家提倡君子立于天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正是这些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构建了中国哲学。这种人生哲学重视人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哲学引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做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四)教育人际处事。中国哲学如太极,讲究的是黑白交替,万物相生相克,唯和谐二字尔。太极里面包含着动静,昼夜交替黑白对比的色差的和谐。中国哲学为人处世上讲究一碗水端平,待人接物不偏不倚,中庸中立之道。为了达到和谐的要求,儒家信奉和,意思就是以“持中”的原则去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二、中国哲学在现代高校思想教育的应用策略

中国哲学在现代高校思想教育中占很大的比例,也起着重要作用。对以后学生到社会上为人处世有导向作用。中国哲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能够进一步分析中国现代高校思想教育的应用策略,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认真遵从中国哲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原则

其一,方向原则。中国哲学应用于现代高校思想教育中是社会发展、思想素质和觉悟提高的必然趋势。但中国哲学里并非都是无懈可击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于中国哲学进行有选择的挑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中国哲学的选择是一方面,高校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对学生的塑造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关键的一环,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中国哲学和学生的文化融合。

其二,渗透作用。有诗云‘润物细无声’,老师教导学生就是一种渗透式的教学,是中国哲学渗入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原则。有的老师教导学生抓不住重点或者教学方式错误,有的老师过于重视中国哲学,但对于教学方式方法没有很好的领会,还在用让学生靠背诵来加深印象的老方法。这样一来,学生记住的只是那些枯燥无味的诗句,而不是古时可以吟唱,读完感觉唇齿留香的千古绝句。学生只知道这是千古绝句,但它妙在哪里,却一问三不知。这就是我们现代教育的缺陷所在,教师应该用潜移默化的做法去让学生有清晰明了的理解,同时也可将中国哲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中,让其变得有血有肉,真实可触,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及道德素质。

其三,主体原则。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楚主体是当代的学生,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相对活泼的课堂授课方式,不仅能提高授课时的课堂效果还能引导学生自觉投身入中国哲学的学习与建设中来,让学生为中国哲学添砖加瓦。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降低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还导致学生对于中国哲学发展的缺乏兴趣,这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其四,辩证原则。中国哲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要以辩证的角度去看问题。在中国哲学中也会存在与时代格格不入,具有时代局限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一味地去接受。身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看到这样的历史局限性,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知道美与丑,好与坏,这是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强化中国哲学在现代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水平

现代社会要想让学生感同身受不能一直拿着旧时候说事。就比如诗词中描写山势陡峭的诗句,身处平原的学生会对此感同身受。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于多媒体设置,网络上搜索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去感受,而不是对着干巴巴的诗词冥思苦想。接受中国哲学的熏陶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并不是要我们一直拘泥于旧事,更新鲜的题材和更加接地气的话题,都能瞬间拉进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这也是当初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诗句一定要让普通民众听懂的原因所在。

猜你喜欢
哲学教学方式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菱的哲学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2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