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智渊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
现代的电影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的相结合的时代。这些数字影像技术给电影所带来的改变与成长给不少电影人带来了新的创意与设想。这种手段也将会是电影人在制作电影时长期发展的方向。而现代电影当中介绍文化,少数民族,动物世界等等这些形式往往都是用纪录片的形式去展现和阐述这个民族文化的特点。然而在数字媒体发展下的今天我们可以采用数字影像的形式来诠释民族文化的特色,使故事看的更有立体感,记忆更加深刻。
独龙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当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的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独龙江和怒江。在解放前的独龙族社会还是一个原始社会的父系家族时代,这里的一个村寨就是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家族聚居,他们所有的土地是公开的,生产工具也只是一把铁质砍刀,在家族的土地范围内,自由开垦,自由采摘,但惟独自家房屋旁边的园地已有私有观念,代代继承,分家分产。
1.独龙族的道德习俗
独龙族人民从古到今保留着淳朴浓厚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有所归,幼有所养”对于有特殊情况孤、寡、老弱病残者都应具备特殊的照顾。
独龙族的人在见到别人的东西时一定会归还于失主的,如果捡到认识人不小心丢下的物品,就算路途遥远他们也会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地还给失主。在出远门时,因为路途遥远,来回往返的辛苦,许多独龙族人都把口袋里的食物用麻袋装好挂在沿途中的大树上或是岩洞里,回来时逐袋地再取下,经过的路人无论多么的饥饿,也绝对不会拿走这些食物。在主人要出远门时,会在自家的门上放两根竹条或是木棍,来往的邻居看到后就知道主人不在家的,别人也绝不会擅自闯入这家。如果是远途的客人要经过此地,想用火做饭,也会开开门进去生火做饭,但是会等到主人回来谢过后再走,主人也绝不怪罪的。独龙族的人生活虽然很穷,对于生活困难的人去到任何一家来说,主人分的的食物跟家里人的一样多,对于幼儿孤衰,在家族中必定会有人抚养这个孩子。独龙族人也会把打捞回来的鱼和猎物按照每一户平均分给全村的人民,他们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就是有了东西不给别人吃那是可耻的,有时分得肉和鱼的人家又常常会把这些分给当地的老人,使得老弱病残的人又更加多了一份关怀。
2.独龙族节日习俗
在解放以前,独龙族过的节日就是过年,独龙语叫做“古奚”。由于那里的人数字观念比较差,没有论月日过节的习惯所以那里的人无论是过年、元旦等节日都与其他人过节的时间不在同一天。
独龙族一个村寨就是一个家族,过年也是一个家族在一起。大家都会在过年的前几天争相来这里帮忙,筹备过年用的食物。过年的前一天大家聚在一起与宾主共同饮酒,用一个大竹节的酒杯,两个人把腮紧紧的贴在一起,同时拿起酒杯然后一饮而尽。第二天的清晨,主妇们就点起灶火开始煮饭,这就是新一年的开始。主妇们开始把最新的麻布毯挂在门前,家里有几口人就挂几个,这是有讲究的,当地的老人说这个麻布毯只能挂多不能挂少,挂多了带来家里人口兴旺。当地的男人也会在头一天把面粉活好,做成面捏的怪兽用簸箕送到村前面的一个山坡上,每家每户的人都把做好的挨在一起摆放着,并且每个人摆上两碗酒,一些年轻人会砍些树枝来,插在地上,布置成小树林的样子,然后燃气松枝,敲响铓锣,同一家族,同一村寨和邻近的住户都会来这里,其中一个年龄最长最有威信的人站在中间,手拿一根树枝向山上祈祷,用树枝蘸上酒并向山上抛去,同时把所有的面兽也都向山上抛去。祈祷礼仪完后老人喝下酒,年轻人拿起弓箭开始向空中射向面兽,在他们看来射中什么样的兽今年必猎获什么样的兽,同时酒碗向上抛的越高越好这样就可以减少一年不吉利的现象[2]。
独龙族的人民有着浓厚的文化精神,因为没有字,就以刻目和结绳来记载事情。在独龙族的现实生活中使用这种刻目和结绳的方式来记载例如说民间、官方、打仗、结婚等。
独龙族人民有着更为丰富的语言口头文学,包含一些传说、神话、故事、诗歌、儿歌等。丰富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底蕴,更是传承了我国民间历史文化。对于独龙族自身的语言,文化,文字等我们应当继承和保留下来。这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笔,也是独龙族这个少数民族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把这种历史继承和传载下来才是对独龙族文化最好的保护,然而这种保护只用纸质的形式保存下来又有多少人知道,我们采用当下最流行的数字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发扬独龙族的文化特征。
在现代全新数字技术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影视、动画制作中,这已经成为当前的影视发展研究一项重大进步。全新数字媒体技术给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保留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诸多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素材,这一切都给数字影像艺术带来了更美好的时代。[1]对于现代的数字媒体来说多数是采用计算机数字合成的方式,将虚拟现实运用在全新数字媒体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变化发展和表达影像内容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将影视艺术理论转向另一个时代。在影视作品当中一些荡气回肠的故事和情节发生时我们可以采用全新的数字影像媒体艺术,用这种全新的数字特效技术来满足广大观众的视觉享受,故事内容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性,这样不在使整个故事显得平平淡淡,能使传统富有历史感的民族特色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在数字影视中某有些场景我们可以利用电脑设计的动画形式,这种数字艺术设计出来的场景,景观在造型,色彩等都可以跟真实的场景相媲美。这可以由于全新的数字影像技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远远大于一般记录所带给观众的艺术和审美的视觉表现。从而观众群会对这种全新的数字影像技术的兴趣会超出对纪录片和文艺片的兴趣,这种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媒体形式更会成为以后影视发展的新趋势。在这种虚拟的世界里能真正地让人回味影视作品所带来的艺术感。
90年代后,影视文化产业当中民族文化的题材开始出现落寞现象,这使得许多研究少数民族理论的学者或是想保存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不愿意接受的现实。
他们研究历史文献,对历史故事用艺术的手段加工,整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将,表达出独龙族村寨生活图景。在对独龙族文化历史发展的分析中,不能忽略当地的地域特征和人文文化精神,而且要把握民族文化独特性,并根据原有文化的内涵加以创造和发挥。
作品的灵感就是来自独龙族人的道德品质、节日习俗、文化特征等特点来定位影响的整个表达过程。淳朴的独龙族民族特色和当代人生活在这快节奏的城市里只有物质和金钱的生活形成了一种较为反差的对比形式。通过故事情节形式,将传统文化表达在人们面前。
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电脑、三维影像技术、视频小时代的到来。使得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离的越来越近。开始引发许多课题的出现“互联网+”、VR、AI等。数字媒体技术更是给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转变。单一的纪录片形式不再能满足观众了,幸好现代电影作品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先进的数字技术做后盾,电影场景和情节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技术手段制作出超现实的生活场景,视觉效果也可以通过故事节展现出来,整合分镜头将故事情节表达得更为流畅。高清、仿真技术的运用,并入一个三维、多维空间的创造性阶段[3]。
中国的数字化电影发展,将数字媒体技术和传统文化艺术很好地相结合在一起。在高速发展的数字影像技术面前,单纯故事情节的电影艺术是相对滞后的,中国传统电影艺术的发展还是要有本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