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清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高校也根据教育部、教育厅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笔者通过抽样调查之后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目前笔者所了解到的大部分高校已经根据教育部、教育厅文件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但是在师资、课程定位、开课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教师人数仍远远不达标。笔者了解到的大部分高校授课教师组成均比较复杂,包括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者考取了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辅导员、或者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辅导员,教师之间拥有比较大的专业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体验一体的课程,具有教育性、普及性和指导性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在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基础之上,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完善人格。但在实际授课中,心理学背景的教师易将课程教育等同于心理学专业课教学,非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在通俗性与普及性方面难以把握。
笔者了解到的大部分高校教学模式仍为传统的课程授课模式,主要集中于知识传授,在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方面分配较少。一些高校采用“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的教学形式,学时采用线上学时和线下学时相结合的形式,线下课程主要集中于知识的运用,因理论知识的学习取决于学生自己,也存在无法检查是否学习以及学生效果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人际、学业、情绪、异常心理的识别等章节,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大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技能、调节个体心理困扰,导致很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困扰,或者只是很小程度的困扰,觉得课程的针对性不强。很少有学校课程的开展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取向的,重在挖掘、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智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面提出的目前教学存在师资、课程定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开展“传帮带”经验交流活动,分享课程教学经验;通过集体备课、心理主题沙龙等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的教师做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共同的研究、讨论,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团队的智慧进行解决,也可以有效弥补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缺点。
明确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多样化的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品质,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融基础性、普及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课程。课程的定位方面要处理好专业性与普及性的关系。
目前大部分的课程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很难让学生以“做中学”的形式掌握知识。高校可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分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在课堂外比如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我参与、自我体验的形式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高校可以丰富完善教学内容,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教学内容重在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比如课程内容可以拓展到如何发现个人优势与美德、如何培养个体的积极情绪等等,关注学生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学到心理问题调适方法,更加可以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在教学师资水平、教学内容等方面仍有较大的问题存在,可以通过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任课教师专业水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与心理学专业课相区别,推进课程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克服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普及性。真正意义上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