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姗姗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开设关于传统文化类课程,但没有统一、指定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学分要求。总体来说,形式较散、内容较散,学生也只能在一学期的几个传统文化专题中窥探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到头来,对传统文化课一知半解,只混了个学分。
电子时代让学生们接收外界信息的来源太过广泛,他们总会认为这样的课程自学就好,实际上,提升个人的传统文化修养,非一朝一夕的工夫。笔者曾在课堂上放映过《百鸟朝凤》的电影片段,温和的叙事方式让影片传统味十足,但远比不上他们看到《大黄蜂》、漫威动漫时兴奋。
如今的大学课堂似乎离不开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在他们来看,没有什么是百度、搜索、拍照保存解决不了的,笔者的问卷调查中看出,70%的大学生仅看过影视剧,却没有读过完整的四大名著。2018年IG夺冠,笔者的学生朋友圈热闹了好一阵子,却没人知道摆在习近平总书记办公室书架上的《群书治要》是什么。
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为学生量体裁衣,设置系统、完善的传统文化课。目前高校中,此类课程以选修课居多,学生在选课及修学分时没有压力,也就容易失去动力。用社会、学校的大环境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提升自身的人格完善,树立文化自信是非常有必要的。
传统文化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学习。首先,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录制传统文化中一些课堂之外的专题上传到网上,作为学生内网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的一个依据。其次,如果自身没有录制条件,可以利用好超星、学习强国等优秀的学习软件进行网络宣传,也会有效果。最后,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学生常用的软件,打造一个传统文化学习的平台,引起大家的思考与关注。
笔者印象中最深刻的是2018年传统手工艺制作进校园的活动,学生们在各个摊位前参与、拍照,品尝小吃、画扇面、捏面人、制作粽子……这些都起到了课堂之外的效果。最近图书馆里展出的本校教工现代折纸展览,笔者做过两天的观察,发现每天观看、拍照的人次高达上百人,留给教育的思考是,传统不因历史久远而脱离时代,相反,只要合理安排和利用,传统也可以很“时髦”。
几年来电视、网络平台上关于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从《开学第一课》到《国家宝藏》,都蕴含着宝贵的传统文化因素,有人形容《国家宝藏》是治愈当代年轻人焦虑的又一味良药。校园活动完全可以采用这些方式,在学生群体中引起广大反响。
传统文化不是说教,而是滋润心田。学生们能对课外的东西感兴趣,而在课堂上成了“低头族”应该引起教育的反思。传统文化课与专业课堂不一样,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用他们最感兴趣、最能接受的方式与之交流,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充实课堂,或许效果会更好。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靠一个或几个老师难以完成庞大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组建一支能在文、史、哲等不同领域配合起来的老师队伍。在2018年度笔者学校选修课开班中,就有经管系、社科部等部门的老师开设了关于传统文化课的内容。如果能由学校层面进行协调和统一,把分散的教师力量组织起来,这样就能够在保证传统文化课程类别多样性的同时,也能保证学校传统文化涉及的领域多样化。
2018年1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春天到了,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应有之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建设好文化家园,这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文化自信源自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也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大学生思政课堂教育是以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并融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目标,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接班人,忘记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无法担此重任。大学生是距离国家建设最近的群体,只有心中有国家、有人民、有格局,才能有责任感、有担当。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刻不容缓。
其次,在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上,传统文化观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智慧,把传统文化讲述好,把思政课堂利用好,有层次及针对性地在思政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的因素,可以转变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同时给大学思政课堂带来新的内容。